品讀經典作文800字(精選5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品讀經典作文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1
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而古典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品讀經典,是一場經典的盛宴;是一出名人大家的相約;是一段穿越時光的回想。在品讀經典中滋養著心靈,聞著書香伴我們健康地成長。
讀――經典
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有一定文學價值和影響的,它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樓夢》這本偉大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它將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種無限的力量。品讀《紅樓夢》,讓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傷感和寶玉的凄美愛情。在我高興時快樂時,我會翻開書,繼續吸取營養知識;當我傷心沮喪時,我也會翻開書,在書里面尋找知音,讓我知道,生命是美而圣潔的,人生是幸福與苦難相伴而隨的。正如古人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品――經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有這樣一則小故事,父子倆在林間散步,父親問:“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兒子答到:“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是一輛空馬車”。兒子問:“你怎么知道是一輛空馬車?”父親說:“從聲音可以分辨出來,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父親簡單的話語,告誡我們人不要高傲自大,自以為是,應腳踏實地。正如古人所云:“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悟――經典
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的.獲獎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筆耕不輟,但卻也與那些博大精深、滋養心靈的經典作品不無關系。他出身貧寒,但也從為放棄過讀書,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將圖書館里1000多冊文學書籍幾乎全部看過,才最終登上世界文學之巔。莫言的成功驗證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訓。
經典如一壇老酒,醇香濃烈,馥香逼人;經典如一首古詩,絕唱歷史,彌久珍藏;經典如一支舞曲,圓潤華麗,不失內涵。品讀經典就如飲酒、誦詩、跳舞,領略藝術的至善至美。品讀經典,猶藥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潔身正性。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2
經典,是具有典范性和權威性的,經過了時間的篩選和歷史的考驗的,被世人廣泛認可的,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經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人們的精神財富,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閱讀經典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更可以提升民族的整體素質水平。所以,我們要品讀經典,用心感悟其中的真諦。
然而,在前不久,某出版社列出的“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中,《紅樓夢》竟高居榜首,國內外很多幾乎無人不曉的'名著也位居前列。在這樣經典文學遭遇冷落的同時,通俗文學作品則大受廣大讀者的歡迎。這一社會現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經典文學作品在現代人看來大多晦澀難懂,讀起來十分吃力。其深奧的語言中蘊藏的當代的社會狀況,若不細細品讀,就很難被領會到。在發展迅猛、節奏飛快、壓力巨大的現代,人們往往擠不出足夠的時間去細細品讀一本經典,有的人甚至都無法涉獵。相比之下,通俗文學作品有通俗易懂的特點,因而風靡一時。而且,現代人由于閱讀能力的降低和閱讀經驗的缺乏,再加上懶惰心理作祟,就變得越來越不愿去讀一本高深之作了,更有人甚至不愿意閱讀,任憑自己的思想和靈魂遭到禁錮。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在現代,即使是讀經典文學作品,也會有奇效。在生活中,人們總是會遇到一些讓人心煩意亂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停下手頭的工作,選擇去品讀一本經典,去身臨其境地體驗書中人的生活,感受書中獨特的意境,在放松身心的同時,還能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凈化自己的心靈,然后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有趣又高效的方法呢?而且,經典對每個人來說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絕佳之物啊。
當我們認真閱讀、品味經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經典中那耐人尋味的人生道理,我們也會在經典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當我們遨游在經典的海洋中時,我們會發現經典有著更加多姿多彩的一面。我們從經典中領悟到的優秀的精神品質,將會為我們將來的生活帶來更多精彩和輝煌。
所以,讓我們放慢腳步,去品讀經典、感悟真諦吧!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3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博大而精深,傳統文化猶如一座蘊涵豐富的寶藏深植于這塊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偉的典籍,一冊冊光輝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氣吞山河或如泣如訴的詩、詞、賦、曲如群星璀璨、華光四射。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在這樣的星空下,生生不息,繼承和創造著。
當今世界,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我們將如何實現民族的復興偉業?我們將怎樣參與全球競爭?有一句話說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華民族繼承和弘揚優良的傳統文明,以其獨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質,從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了解傳統、繼承傳統、發揚傳統,閱讀經典不失為最佳途徑之一。因為閱讀經典就猶如與先哲同行,聆聽他們對世界、對歷史、對人生的感悟,你會被那睿智的思想靈光所照徹。比如讀先秦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愛”的人性光芒,還能激發你“濟世、修為”的進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學空靈的境界,還能學會洞悉世界的方法……閱讀經典,你能感受到一顆顆激越跳蕩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愛國情。屈原峨冠博帶、手執長劍,佇立在汩羅江邊眺望楚都,憂嘆長問,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壯的豪邁高歌,岳飛壯志未酬白發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畢現,無不撥動人們的心弦。
閱讀經典,你還會走進祖國的山山水水。李白雄奇瑰麗的詩筆,把你帶進激情的山川;王維清麗的詩情,把你融入如畫的意境;還有那邊塞的冷月、那大漠的孤煙、那長河的落日、那北國的壯偉、那江南的溫婉……你怎能不傾情祖國的'河山之美。
閱讀經典,你還會感受到慈母溫暖的目光以及親人倚門的殷殷期盼;或看見朋友或踏歌而別,或把酒而嘆;或體察到離別時又有前路無知己的孤寂……
經典浩如煙海,我們只能擷英粹精。讓我們從小選取一些經典篇章來閱讀,或許我們現在有許多還無法解讀,但不要緊,我們重在濡染經典的靈氣。讓經典長相伴隨,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你也許會豁然頓悟,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的脈氣貫注于你,中華文明的特質熔鑄了你。你,就這樣走向人生、走向世界。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4
經典是經過時間篩選出的著作,它經歷了歷史的考驗,有其寶貴的價值。只有做到品讀經典,經典著作的那些價值才會顯現。
經典固然有其價值,但如果不去細細品味,經典中的價值又如何能夠被顯現出來呢?“品讀”就是在認真閱讀過經典著作后,仔細思考,慢慢領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所以“品讀經典”不是囫圇吞棗般地把經典大致翻一遍,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地去閱讀。這樣,經典作品的價值才會顯現出來。
認真閱讀并品味經典,你會發現經典中那耐人尋味的人生道理。而這些道理對每一個品讀經典的人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老人與海》,看到老人身上無所畏懼的品質,明白了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讀《簡愛》,看到簡愛身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知道了面對現實的不公,要敢于斗爭;讀《悲慘世界》,看到冉阿讓身上追求正義的力量,懂得了無論何時,都要堅守正義……這些人生真諦對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多品讀品讀經典,這對個人來說百益而無一害。
一旦一個民族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品讀經典,去感悟經典中的人生真諦,并時刻堅持那些從書中領悟到的精神品質,那么這個民族的整體素質一定會大為提高。所以,品讀經典,對一個民族的發展也會有重要的'影響。《三國》、《水滸》等民族經典中所蘊含的的民族精神,正是支持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這些經典文學的不斷傳承也是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原因。倡導全民品讀經典,促使國家不斷發展壯大。
而在這個充斥著快餐文化的年代,人們地傾向于各類武俠小說、時尚雜志,越來越少的人愿意把時間、精力用在品讀經典上。經典就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他能照亮人們前進的路。而那些武俠小說、時尚雜志只會是時間那汪洋大海中的泡沫。所以,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應該去品味經典,去感知前人留下的智慧。
品讀經典,感悟經過時間考驗的人生真諦,讓經典的價值能夠充分顯現。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5
假期的時候,坐在窗前,看著陽光懶懶的撒向大地,微風吹拂,樹葉舞動,幾只麻雀停在窗外的電線上叫囂,吵得叫人心煩。我在家中整理自己的房間,一眼瞥見床底有只大箱子,陽光在上面不斷的跳躍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它拖出,打開一看:《安徒生童話》,《童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態決定命運》,《細節成就人生》……一本本名著呈現在我的眼前。
突然覺得這幾本書似乎記載著我的成長和成功人士的人生。人生這本書可能不像小說情節那樣跌宕起伏,不像散文那
樣優美深刻,也不像詩歌那樣抽象晦澀。它的內容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如一杯“白開水”,但只要你慢慢品讀,這杯白開水會變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無窮。
品讀經典,要先學會品讀他人。品一代詩仙李白,感受他的詩的韻味。品“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感受龔自珍的奉獻精神。品“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會陶淵明的悠閑自得,怡然自樂。
品讀經典,要學會品讀失敗與痛苦。愛迪生做了一千多次實驗。才發現了適合做燈絲的金屬,縱然失敗了一千多次。可他沒有放棄,最終還是迎得成功,所以說他是一個成功者,他的人生是成功的。貝多芬雖然雙耳失聰,眼睛失明,可在最后,他以巨世之作――《第九交響曲》又面向人們,所以說他的人生也是成功的。盡管它殘缺不完
美。
品讀經典,還要學習品讀成功與喜悅,人生道路既有荊棘也有鮮花,品讀成功與喜悅,是讓人學會珍惜,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功,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時,也讓人學會進取,不讓步,不滿足自己已有的一點點收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似一朵鮮花,那歷經發芽,孕育蓓蕾,綻放生命的花朵,在輝煌淋漓盡致后,面容憔悴,惆悵直至凋謝,它的一生變走完了,這就像人的旅途一樣,既短暫又長久。人生亦如此,我們更要細細品讀。只有真正的品讀經典感悟人生。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陽光,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當我品讀一些經典書籍時。我就陶醉其中。仿佛身臨其境。在,書的世界里盡情遨游。這幾天我讀了風塵已久的蘇東坡傳。幾句綸巾要錢不要命,和鞏皇滿朝人更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仿佛看見了他。一位年輕的官員蘇東坡。在田野中傾聽著農民,訴苦。原來那年莊稼熟的晚。農民們終于等到秋收。大雨卻在這時傾盆而下。農民們把雨后幸存的稻子拿到集市上。卻只能賤價賣出。在老農婦們滾滾而下的眼淚中。蘇東坡的心里充滿了同情。她怒火中燒。痛恨朝廷的改革。寫下了這首《吳中田婦嘆》。
翻過書頁幾句話映入了我的眼簾,沒想到就是這首詩和與其類似的作品是蘇東坡遭到迫害。
我看到他被朝廷一在再貶官。最后被貶低到了黃州。長江邊上的一個窮苦的小鎮二月的春日風景如畫。可他卻滿目肅然的望著一切。他不僅在官場失意。生活也極為困難。只靠著幾畝田地為生。我不禁的為他擔憂。他的生活是多么的崎嶇坎坷啊!
一年的秋夜中。蘇東坡和他的好友相約到赤壁下泛舟游玩。秋風緩緩地吹拂著臉頰。衣衫在風中飄動。她們把酒言歡。在漂泊的.小舟中唱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他閉上雙眼,感受著。仿佛在騰云駕霧,飄飄欲仙。這仿佛是他最舒適愜意的一次了。想到這兒,我便深有感觸:蘇東坡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官場的失意,古往今來,如他這般的離人騷客,屢見不鮮。
是誰筆耕不輟地譜寫著歷史?是他司馬遷。在遭受宮刑的痛苦與恥辱后。仍微笑面對人生,忍辱負重,憑著被命運打不垮的信念,在暗無天日。的牢籠中,堅持不懈地譜寫著著作《史記》;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中年時雙耳失聰。但他并沒有為此放棄音樂,用樂觀的心態,面對這坎坷的遭遇。憑著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愛,創下了一首首著名的交響曲。
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亦是如此,要用樂觀的心態,來擊敗遇到的困難。微笑著面對人生,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強大。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7
讀徽因的作品,感覺筆觸細膩柔和,往往能讓我在生活中聯想書中人物和事情。
每當看到氣質美女走過身旁,就會想起徽因筆下那美麗動人的鐘綠,她是那樣的傳奇,引得無數男子為其傾心。可是美人薄命,鐘綠的未婚夫在婚禮的前一星期驟然死去,而鐘綠后來竟死在一條帆船上。每每讀到這里,總是引起我淡淡的哀愁,但我不相信美人都薄命,這些不過都是巧合而已。我想只要真心努力地活著,都會有好結果的,不是嗎?我不相信命運,我們只相信命運要被自己掌握創造。
每當看見同學埋頭鉆研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徽因筆下的吉公,那個在自己的小屋里修理機器,搞些小發明的吉公。我羨慕吉公遇到這么多的坎坷還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理想愛好,最終有所成就。我想做人也就是應該像吉公這樣吧,堅持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努力去把它做好,這樣在多年以后不會后悔,對得起自己曾經的付出。再想想自己,有時候容易受別人的想法而動搖,也許是現實情勢所迫,但是說到底還是自己堅持的不夠。如果真的喜歡就該好好堅持,當我們看到夢想的禮花燦爛的.綻放時,我相信我們會露出最美的笑容!
每當自己和朋友們一起玩鬧時,我就會想起徽因筆下活潑開朗的四小姐文琪,我喜歡她活潑但也平易近人,沒有等級觀念。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奴隸制,但是有些人依然會有一些不平等的看法,尤其是富貴家里的孩子。所以在那個年代里能有如此的思想,就值得我們贊賞學習。
每每讀這些作品總能感受到林徽因淡淡筆觸下的絲絲情感。喜歡林徽因,不僅僅在于她的才華,也在于她的氣質。喜歡她淡淡的淑女氣質,喜歡她滿腔的愛國熱情,喜歡她堅持不放棄的精神。我期望著,自己能夠漸漸向林徽因靠近,多讀書,寫好文章,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做一個有內涵的知性女性。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8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題記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一個石頭上記載的故事,金玉良緣的命中注定,乾坤里不能扭轉的情感寄托,在一本千古奇書中流淌著一個凄婉的故事情緣。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清代的曹雪芹和高鶚共同編著的一本千古奇書。它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揭示了以賈家為首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
正所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曹雪芹的一生與他所編著的《紅樓夢》一樣,都深深地體現了這一句話。曹雪芹原本出生于一個達官貴族之家,但突如其來的巨變,使他的家族漸漸衰落。他在一個小草廬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于是他憑借著自己出色的才華以及感悟的道理,花費十年的心血,編著出了這一本經典之作。《紅樓夢》這一本經典展現出了廣闊的社會背景,描繪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次巨大飛躍。
《紅樓夢》中不僅人物多樣,而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冰雪聰明以及她性格中特有的一些孤僻和叛逆。都說“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也只有黛玉能在花前癡讀西廂,毫不避違。她不愛花言巧語,追求真情實意。她淡泊名利,卓爾不群……這樣的她像極了一朵獨自盛開的清幽荷花,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質,追求著自己的真心。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造成這本書人物悲劇的原因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種種制度,以及世人們心中的封建理念。從最開始黛玉的.芳心暗許,到最后她“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悲慘結局,無一不體現了我國封建理念對人們的摧殘,也更是表達了作者希望得到一個真正幸福的世界。
讀完這本經典名著之后,我漸漸發現了一個道理――珍惜當下。當我看到寶玉從最初的天真活潑到癡癡傻傻,再到最終的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古代黑暗的封建理念下人們痛苦的生活,讓我更是感受到了當下生活的幸福。所以說,品讀經典文化,開啟人生智慧。
品讀經典作文800字 9
校園里鋪滿梧桐葉,我才陡然意識到秋天已到了。
也許看多了傷時悲秋的古詩詞,我不知何時沾染了一些悲秋的句子,“梧桐深院鎖清秋”、“滿地黃花堆積”、“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秋天確是擁有一張蒼黃的面孔,因為它意味著燃盡了生命之火,生命從此將要跌落。
我滿懷悲憫的看著地上躺著蜷曲皺褶的樹葉,默念著秋風的寒意,“草拂之而變色,葉遇之而葉脫”。那裸露的一條條干枯的皺紋,怎能不讓人思想著秋的蕭殺與憂愁,感嘆生死存亡,枯榮興衰的更替。但它躺在大地的懷抱里,安靜的又讓人欣慰,或許它在沉默,在回想,一片樹葉從萌芽到嫩綠,從嫩綠到泛黃,再從泛黃到衰落,這一生的總結應是充盈的,豐富的。這一切似乎讓它理應受到安息。而我又想起了泰戈爾的話:“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我怎么去理解靜美的含義呢?
泰戈爾又說:“所有的人都在向秋天走著。”我們沒有人能擺脫它,這是生命的.歸宿,季節在時間中循序輪轉,人生總要向衰老走去。汪國真有詩說:“你擁有晨鐘,怎么可能拒絕暮鼓”。把生命作為一個行程,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停止的時候,因為永恒不在!秋不正是生命凋零、生機停止的季節嗎?
“好多落葉,快掃”一個聲音把我從自己的思緒中拉回現實,同學們正在奮力清掃滿地枯葉。
“掃到樹腳,這些樹葉可是上好肥料,明年梧桐會更綠、更茂盛。”勞動委員大聲指揮著。
“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芳啊”不知何人篡改了詩句。
枯葉能讓明年梧桐會更綠、更茂盛?原來是這樣,“死如秋葉之靜美”,不是指了無聲息死去,是指落葉默默化成肥料,靜靜滋養著梧桐樹,來年,大樹會在今年凋落的枯葉滋養下越發秀美。生命并沒有因秋而停止,卻是在積蓄,為明年積蓄更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