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集合(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理解氧化還原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會用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和本質的分析,學習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氧化”和“還原”這一對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體會自然現象中的對立與統一關系,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難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提問】回憶一下初中學過的知識,什么是氧化反應,什么是還原反應,能不能舉出幾個具體的實例呢?
【學生回答】氧化反應:碳與氧氣、鐵與氧氣……
還原反應:氫氣還原氧化銅、碳還原氧化銅、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教師引導】通過大屏幕出示碳還原氧化銅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2CuO
CO2↑+2Cu。在這個反應中,氧化銅失去氧變成單質銅,發生了還原反應。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在這個反應中碳得到了氧變成了二氧化碳,發生了氧化反應,由此可知,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我們就把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提出問題】能不能舉出其他的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回答】碳與氫氣的反應、氫氣還原氧化銅……
【提出問題】觀察一下所列舉的幾個化學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從化合價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回答】得氧元素發生氧化反應,元素化合價升高;失氧元素發生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降低。
【教師引導】由此可知,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變化。
【提出問題】鐵與硫酸銅的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學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回答】是,鐵元素、銅元素的化合價都出現了變化。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
2.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會出現化合價的升降變化?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與什么有關?
【學生回答】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與得失電子(電子轉移)有關。
【教師引導】那么就從原子結構的角度揭秘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提出問題】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NaCl,從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角度思考NaCl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思考,教師講解】從原子結構來看,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1個電子,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7個電子。當鈉與氯氣反應時,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成為鈉離子(Na+);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成為氯離子(Cl-)。這樣雙方最外電子層都達到了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鈉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1價,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被還原。在這個反應中,發生了電子的得失,金屬鈉發生了氧化反應,氯氣發生了還原反應。(教師講解并板書,利用雙線橋法)。
【小組討論】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HCl,從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角度思考HCl是怎樣形成的`?
【小組討論后回答】從原子結構來看,氫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可獲得1個電子而形成2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7個電子,也可獲得1個電子而形成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這兩種元素的原子獲取電子難易程度相差不大。在發生反應時,它們都未能把對方的電子奪取過來,而是雙方各以最外層的1個電子組成一個共用電子對,這個電子對受到兩個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對方最外電子層都達到穩定結構。在氯化氫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對共用電子對的吸引力比氫原子的稍強一些,所以,共用電子對偏向氯原子而偏離于氫原子。因此,氫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1價,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1價。在這個反應中,發生了共用電子對的偏移,氫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氯氣發生了還原反應。
【提出問題】根據以上的分析,能不能從電子轉移的角度重新定義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回答】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教師總結并板書)
【提出問題】能不能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分析鐵與硫酸銅的反應?
【學生回答】鐵元素失去2個電子,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鐵元素得到2個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教師板書:利用雙線橋法)
環節三:鞏固提升
【提出問題】有人說置換反應、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和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全部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你認為這個說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提示:正確。因為在這幾類反應中,反應前后都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本質,學到了什么?
布置作業:課下思考,四大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有什么關系。
四、板書設計
略
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2
同周期從左到右,氧化性增強:cl > s > p (2)還原性 金屬元素 金屬活動性順序:k>ca>na>mg>al>zn>fe>sn(h)>cu>hg>ag>pt>au 同主族從上往下,還原性增強:mg (3)氧化劑 + 還原劑 == 還原產物 + 氧化產物
氧化劑的氧化性 > 氧化產物的氧化性;
還原劑的還原性 > 還原產物的還原性;
(4)濃度、溫度、酸堿性等: 如:濃hno3的氧化性 > 稀hno3,加熱時濃h2so4的氧化性增強,kmno4溶液在酸性條件下氧化增強等。 8、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一般用"化合價升降法"或"電子得失法"配平。配平原則是"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
"或"得失電子總數相等"。下面以硫與濃硝酸反應為例,說明配平的一般步驟:
(1)標變價:標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中價變元素的化合價。
(2)求總數:求得失電子數的最小公倍數,以確定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和
還原產物四大物質前的系數。
(3)配系數:觀察配平兩邊其他物質的系數,并進行檢查,最后改"----"為"==="號。
9、有關氧化還原反應計算
1、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常見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氧化劑、還原劑在反應前后化合價數值變化(升降)的計算;
二是關于氧化劑、還原劑用量的計算。
2、計算的原則是:氧化劑得電子總數等于還原劑失電子總數。即常說的"電子得失守恒"。
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用化合價升降法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標
通過對各種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紹,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的訓練。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原則和步驟。
教學難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教材分析: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確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側重理科學生所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種,本節介紹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教材從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引入,說明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可以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配平,但對于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配平不太方便,進而引出用“化合價升降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
本節教材通過三個典型的例題,對三種不同類型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細致分析;介紹了三種不同的配平方法,培養了學生靈活看待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訓練了學生的辯證思維。
教材還通過問題討論,將學生易出錯誤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用配平時應遵循的原則―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進行分析判斷,強化了配平的關鍵步驟―使反應前后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相等的原則,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教法建議
教學中應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利用學生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和接觸的一些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本節內容。教學中應采用精講精練、講練結合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學生一步到位,隨意拓寬知識內容。
1.通過復習,總結配平原則
教師通過以學生學習過的某一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為例,引導學生分析電子轉移及化合價的變化,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原則―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
2.配平步驟
[例1]、[例2]師生共同分析歸納配平基本步驟:
(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分別標出變價元素的化合價,得出升降數目。
(2)使化合價升高與化合價降低的總數相等(求最小公倍數法)
(3)用觀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質的化學計算數(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還原的原子(原子團)數通過觀察法增加到有關還原劑或氧化劑的化學計量數上),配平后把單線改成等號。
該基本步驟可簡記作:劃好價、列變化、求總數、配化學計量數。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礎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屬于經驗之談,是對學生辯證思維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為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議在分析完每個例題后,補充針對性問題,強化技能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另外,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可組織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討論”、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滿足原子個數守恒、電荷守恒、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練習加以鞏固。通過設置該“討論”內容,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知識,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在學習化學中的.重要作用。
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補充配平的另一種方法―離子一電子法,以及不同化合價的同種元素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確定方法:氧化產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價態不能高于還原產物中被還原元素的價態。
如:(濃)―氧化產物是而不是或,還原產物是而不是。氧化產物的還原產物。
典型例題
例1?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未配平化學方程式為:
,請配平方程式。
選題目的:復習鞏固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當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難時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寬視野,達到簡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題適于任何學生。
解析:一般可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關系
5NH 4 NO 3 ==== 2HNO 3 + 4N 2 ↑+ 9H 2 O
升高3×5
降低5×3
為了簡化配平過程,也可通過反應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價及變化關系
5/2NH 4 NO 3 ―― HNO 3 + 2N 2 ↑+ 9/2H 2 O ===>5NH 4 NO 3 === 2HNO 3 + 4N 2 ↑+ 9H 2 O
N:+1――→+5???升高4×1
2N:(+1―→0)×2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題時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價不能出現交叉現象
解答:??5、2、4、9。
啟示:對于同種物質中同種元素價態不清或同種物質中同種元素的價態不同時,只需根據化合價法則,找出元素的相應化合價,抓住質量守恒、電子守恒,就可正確配平。
例2?已知在下列反應中失去7mol電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選題目的:加強對“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依據是化合價升降(電子轉移)總數相等。”的理解。此題作為提高能力可介紹給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
思路分析:?觀察反應前后的化合價的變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不十分清楚,則化合價的變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價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該題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價較復雜,做起來較麻煩,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地電子總數和還原劑失電子總數是相等的這一規律。根據題中已知條件設未知系數求算。
設計量數為,計量數為,根據得失電子數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觀察法確定其它物質計量數,最后使各項計量數變為整數,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題是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和還原劑失電子總數是相等的這一規律。本題若用確定元素化合價變化進行配平,需確定中為+1價,S為-2價,1個應當失去,可得相同結果,但做起來較麻煩。
啟示:?因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化學反應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個反應都了解的很透徹,抓住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依據,即可找到解題的切入點。
例3?在強堿性的熱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發生反應生成―和。生成物繼續跟硫作用生成和。過濾后除去過量的硫,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強堿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應也完全轉化為。
(1)寫出以上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經上述轉化后,最終完全變為,至少需和的物質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熱堿液中含6mol,則上述a mol硫的轉化過程里生成的中的值為多少?
選題目的:該題以信息的形式給出已知條件,是培養學生學會提煉題中信息作為解題依據的能力;鍛煉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學習方法;復習鞏固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識在解題中的應用。
解析:
(1)① ② ③
④
(2)從氧化還原電子得失關系看,電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間進行。
從,失電子;從,得電子。
所以完全轉化為所失電子數與轉化為所得電子數相等,即:
amol?amol
由守恒,完全轉化為需和。
(3)原熱堿液中含,則反應①中消耗。根據反應①、②、③,有,所以。
啟示: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服從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這是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凡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計算要考慮得失電子守恒規律的合理應用。
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4
一、教材分析
中學階段的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課標要求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應的實質,正確探究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貫穿于整個中學階段化學知識的學習始終,是非常重要的理論知識。
本節的教學思路是通過分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是否有變化,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并探討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通過分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所承擔的角色,引出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概念,加強對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二、教學目標
1.課標要求
(1)通過熟悉的化學反應,使學生認識到有的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建立氧化還原的概念。
(2)通過實驗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轉移。
2.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能舉出生產生活中氧化還原反應的實例。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提出問題,引入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認識到氧化還原反應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有利有弊。只有充分學習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讓更多的氧化還原反應造福于人類。讓學生關注化學與生命活動的聯系,體會化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包含三部分內容: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以往教學通常將本節分為3課時,每一部分為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教師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以“氧化還原反應”為線索,通過“化合價變化”這一氧化還原反應的標志揭示其實質為“電子的轉移”。本節課在設計時注重化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由學生熟悉的五彩繽紛的焰火引入,以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結束,交相呼應。
2.學情分析
本節知識內容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是高一學生在學習了物質的量、電解質之后的又一難點。將這兩課時合為一課時,也成為教師教學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如果在一節課中將多個概念傳授給學生,那就是一節失敗的課。真正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層層遞進地學習、理解這些概念,領悟相互之間的關系,自主地進行探究和思考,那才是一節成功的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分析化合價的升降,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2.難點
理解電子轉移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五、教學方法
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在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上設置疑問,并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練習、實驗來解決疑問。例如,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后,利用學生熟悉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反應引出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概念,教學過程順理成章,易于學生接受。問題的設置應有梯度,循序漸進,由現象到本質,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解決新知識學習中的疑問。由于本節內容理論性較強,教學中多處采用舉例教學,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和熟悉的化學反應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標志和實質。通過練習,鞏固理論知識的學習,講練結合,實現高效教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最為直觀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引發學生思考,發現問題的本質。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很高興引領大家學習氧化還原反應,今天我們將走入氧化還原反應的世界。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十分重要的反應,它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學們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29個由焰火組成的神奇大腳印和絢麗多彩的焰火嗎?這就是由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我們學習過的化學反應也有很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大家請看屏幕(展示圖片)。
2.設計思路
氧化還原反應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導入環節的設置就是先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建立熟悉感,更好地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3.引入正題
給出常見的幾種化學反應,讓學生標注化合價。然后分成兩類,我們把化合價變化的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在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教學中,先提出問題“什幺因素引起了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呢”,然后以氯化鈉的形成為例,以圖片的方式展現鈉原子和氯原子之間電子的轉移。
假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是由電子的轉移引起的,接下來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可以解釋為鐵失去電子轉移給了溶液中的銅離子,銅離子得電子生成銅,并在鐵釘上析出。理論分析如此,那幺實際是否符合理論分析呢?采用演示實驗,把鐵釘和銅片分別連接導線,串聯電流表后插入硫酸銅溶液中。按照理論分析電路中應該有電流產生,則電流表的指針應該發生偏轉。實驗現象證明確實有指針偏轉,說明理論分析正確,電子轉移引起了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有機結合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精神,又節省了時間,達到了實驗效果。最后歸納小結,提煉精髓。
4.概況整合
實質標志:電子的轉移,化合價變化形成氧化還原反應。
5.課前準備
(1)搜集教學素材,如氧化還原反應的視頻、生活中氧化還原反應的圖片、防腐劑圖片等。
(2)設計幻燈片輔助教學。
(3)準備一個演示實驗和兩個分組實驗。
(4)設計教案,設計、印刷導學案。
七、教學評價
氧化還原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這節課循序漸進、有條理地將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概念一一介紹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層層遞進地學習、理解這些概念,領悟其中的關系,自主地進行探究和思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幫助學生把難懂的理論知識學得更加輕松,是本節課希望達到的最佳效果,也是最終目的。
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5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從得氧和失氧的分類標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從化合價變化的分類標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3、培養學生用概念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探究與活動,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使學生形成勇于創新的習慣、培養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其發展
[教學難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人類的衣、食、住、行,生物體的產生、發展和消亡,化工生產約50%以上的化學反應等等都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與我們的生活、生命、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例如,研究燃燒中的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燃燒效率及產物對環境的影響等問題與本節知識有密切關系。下面我們就討論氧化還原反應這一問題。
師:初中學習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與空氣中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氧化反應,現在我們來進一步研究。請同學們舉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實例。
[板書]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
新課推進
師: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學生填寫此表)。
引導學生討論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概念。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氧化反應
還原反應
分類標準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否同時發生
CuO+H2====Cu+H2O
H2跟O2結合生成H2O的過程稱為H2的氧化反應
CuO跟H2反應失去O的過程,稱為CuO的還原反應
得氧、失氧的角度
是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結論
[板書]根據反應中物質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分類標準:得失氧的情況。
氧化反應:得到氧的反應。
還原反應:失去氧的反應。
師:在復習化合價概念的基礎上,請分析填寫下列表格: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反應前后化合價升高的元素
反應前后化合價降低的元素
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與化合價升降的關系
還原反應與化合價升降的關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師:CuO+H2====Cu+H2O
1、在以上反應中,氧化銅發生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依據是什么?
2、標出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從中分析三種元素化合價各有什么變化。
小結初中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知識后,引導學生把氧化還原反應跟化合價變化聯系起來。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這兩個反應雖沒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還原反應,為什么?哪種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哪種物質發生還原反應?為什么?
[課堂小結]
上述[合作探究]討論后,得出:
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的一類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發生還原反應。
[板書設計]
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
一、氧化還原反應
1、定義:根據反應中物質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2、兩類標準:
(1)得失氧的情況
氧化反應:得到氧的反應。
還原反應:失去氧的反應。
(2)化合價升降情況
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發生還原反應。
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與探究]
下列反應中哪些是氧化還原反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各是什么物質?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隨堂練習]
1、下列各類反應中,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2、下列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單質,此元素可能被還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C、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是氧化反應
D、化合物分解的產物有單質,則該分解反應必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3、下列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但反應類型不屬于四個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
A、Fe2O3+3H2SO4====Fe2(SO4)3+3H2O 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 D、H2+ S====H2S
氧化還原反應教案精選案例大全2
一、氧化還原反應
1、定義:根據反應中物質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2、兩類標準:
(1)得失氧的情況
氧化反應:得到氧的反應。
還原反應:失去氧的反應。
(2)化合價升降情況
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發生還原反應。
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與探究]
下列反應中哪些是氧化還原反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各是什么物質?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隨堂練習]
1、下列各類反應中,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2、下列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單質,此元素可能被還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C、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是氧化反應
D、化合物分解的產物有單質,則該分解反應必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3、下列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但反應類型不屬于四個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
A、Fe2O3+3H2SO4====Fe2(SO4)3+3H2O 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 D、H2+ S====H2S
氧化還原反應教案精選案例大全
氧化還原反應教案精選案例大全3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分析多個化學反應,是學生認識到有的化學反應中存在著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通過實驗事實和思考,知道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3、初步掌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提出問題、討論交流、分組合作,揭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和特征,培養學生從微觀角度準確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過設計問題情境,由表及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養思維的邏輯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在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并理解化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化合價升降的觀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教學難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轉移。
教學過程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復分解反應
一、化學反應的類型
A+B=AB AB=A+B
A+BC=AC+B
AB+CD=AD+CB
2、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按下列要求各舉一個符合條件的化學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Fe2O3 + 3CO = 2Fe + 3CO2的反應屬于
哪種基本反應類型?
氫氣還原氧化銅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
初中時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
討論結果
同一個化學反應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去分析,結果也不相同。四種基本反映類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應。
初中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比較片面,不能真實地反映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對于這一反應,誰得到氧,誰失去氧,得到氧與失去氧的數目關系怎樣。
哪種元素化合價升高?哪種元素化合價降低?升高的化合價降低的化合價關系怎樣?
二、氧化還原反應
1、什么叫氧化還原反應?
2、特征: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變化(也是判斷依據)
一種物質被氧化,同時另一種物質被還原的反應
[練習]用化合價升降的觀點去判斷下面的反應,哪些是氧化還原反應?
關鍵:1)正確判斷各反應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價及其變化;2)凡是有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為什么會發生化合價的變化呢?
[小結]從NaCl的形成看化合價升降的根本原因是電子的
得失,即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有電子的得失。
4、實質:電子發生轉移(得失或偏移)
有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3、氧化反應,失e、價升;還原反應,得e、價降
用雙線橋應注意的事項:
正確判斷各反應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價及其變化
兩個線橋一個在上、一個在下,線橋的方向是從反應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都必須對應與發生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同種元素。
電子符號用“e-”來表示
得失電子總數表示:原子個數×每個原子得失電子數
注意: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總數等于得到電子的總數
5、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
[練習]用雙線橋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合價升降及電子轉移情況。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Zn + 2HCl == ZnCl2 + H2 ↑
③SO2 + 2H2S == 2H2O + 3S
④2KClO3 2KCl+3O2↑
⑤3Cl2 + 8NH3 == 6NH4Cl + N2
⑥MnO2+4HCl濃MnCl2+Cl2↑+2H2O
[練習]用雙線橋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合價升降及電子轉移情況。
①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② Cu + 2H2SO4(濃) = CuSO4 + SO2 ↑+2H2O
③ SO2 + 2H2S == 2H2O + 3S
④ 3Cl2 + 8NH3 == 6NH4Cl + N2
三、氧化還原反應與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及一般規律
1、化合反應:有單質參加的是氧化還原反應。
2、分解反應:有單質生成的是氧化還原反應。
3、置換反應: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
4、復分解反應: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四、氧化劑和還原劑
氧化劑:得到電子(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被還原。
1、定義
說明:(1)氧化劑和還原劑均是指反應物質,是一種化學試劑,不是
某一種元素。
(2)氧化劑本身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得到的產物是還原產物;
還原劑本身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得到的產物是氧化產物。
還原劑:失去電子(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被氧化。
小結:
(1)氧化劑和還原劑分別是不同的物質
(2)氧化劑和還原劑都是同一種物質
(3)氧化劑和還原劑都是同一種物質,而且被氧化與被還原的元素都是相同價態的同種元素
(4)反應物參加反應的總量中僅有一部分為氧化劑,另一部分為反應介質
2、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氧化劑:O2、Cl2、濃硫酸、HNO3、KMnO4、 FeCl3等
還原劑:Al、Zn、Fe、C、H2、CO等
3、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
氧化劑的氧化性>氧化產物的氧化性。
還原劑的還原性>還原產物的還原性。
(1)原子或離子的得電子能力越強,物質氧化性越強
一般規律:
(2)原子或離子的失電子能力越強,物質還原性越強
課后習題
作業:完成課后習題。
難忘的校園生活作文800字6
【教學目標】
1.在復習化合價的基礎上,使學生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認識、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
2.學會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3.掌握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教學重點】
1.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及其判斷。
2.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教學難點】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的表示法
【教學方法】啟發討論
【教學設計】
[復習引入]
1.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2.寫出鈉、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析其得失電子的情況,推出鈉、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學生活動〗
學生交流討論,得出如下結果:
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
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
[問題情境]標出2KBr+Cl2=Br2+2KCl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并分析哪種元素失電子,哪種元素得電子,電子從哪種元素轉移到哪種元素?
〖學生活動〗
學生探索、討論、交流,從而得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
〖教師活動〗
在氯氣與溴化鉀的反應中,溴離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結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價由-1升高到0;同時氯氣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離子給出的1個電子形成氯離子,氯元素的化合價由0降低到-1。
在反應過程中,溴離子與氯原子之間發生了電子轉移,導致了溴元素與氯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強調提醒]
a.“e-”表示電子
b.用雙線橋法表示時箭頭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箭頭起止為同一種元素,應標出“得”與“失”及得失電子的總數。
〖學生活動〗
由學生歸納概括總結:
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轉移的反應
[問題情境]
判斷下列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請指出氧化劑和還原劑。
(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
(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
(4)NaOH+HCl=NaCl+H2
上述反應各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哪一種?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有何關系?
〖學生活動〗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如下:
〖教師活動〗[拓展視野]
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表現出氧化性,還原劑表現出還原性。一般情況下,得到電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