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鑄造精神文明征文2500字(精選11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的有關文章。一篇什么樣的征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征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承中華文化鑄造精神文明征文2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承中華文化鑄造精神文明征文 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國傲立于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岳的脊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nèi)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nèi)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yè)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nèi)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后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伙兒翻箱倒柜,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里,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么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表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雖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孔子的這種態(tài)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jīng)夸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zhì)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xiàn)代人仍然存在復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jīng)、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jīng)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淀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后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淀嗎?
國學經(jīng)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