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美文(精選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美文吧?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美文的概念已經不限定于某種文體,或某類內容。你知道寫美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美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美文 1
一個個小芽打量著這個大世界
那是我們在草地上嬉戲
那是一個初春
一簇簇樹葉在陽光中搖曳
那時我們舔著冰棍搖著涼扇
那是一個盛夏
一片一片落葉飄落
那時我們已經踩落葉去上學了
那是一個金秋
一朵朵雪花飄落它在流浪
我卻不知道你們在何方
是在為電腦和游戲而依戀
還是在傾聽書的聲音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
那時年幼無知的伙伴
已變成了為學習目標而努力的同學
那時只會做游戲的老師
變成了學識淵博的教師
那時的一把把嶄新的玩具槍
我們會樂嬋嬋的迎去
這時一塊塊嶄新的黑板
上面的字星羅蜜布,我們會大聲朗讀
童年那么的短暫是那么美好
現在的`我已經從小女孩長成大姑娘
不知是寒風在炫舞還是陽光在暴曬
在這個季節我想起了你們
一陣風拂過,把我的記憶吹進了
那無邊無盡的苦海里……
童年美文 2
當我們兩鬢如霜回憶童年的時候,在記憶深處最清晰的,應該是故鄉的模樣,那是哺育我們生命的源頭。
我的家鄉是坐落在關東平原松花江畔的一個古老的小鎮一一伏龍泉,那是一片肥沃得流油的黑土地,是生我養我哺育我的地方。
那里一馬平川,地處松遼八百里平原,連接關東有名的黃金玉米帶,盛產玉米,大豆,高梁,水甜菜鮮。
那里交通方便,經濟貿易較發達,輻射周邊前郭和長嶺兩縣及相鄰三盛玉,永安,朝陽,巴吉壘等鄉鎮。
和現在比,那時的故鄉還很落后,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土坯和泥搭建的,魚脊梁骨形的房頂都是用堿土抹的,若逢下大雨,很多地方就要漏水。為了防止漏雨,每年的雨季之前,都要用買來的堿土加上草沫和成泥,用長一點的鐵鍬,把泥扔到房頂抹一遍。窗戶是用紙糊的用雞毛翎蘸碗里的豆油往窗紙上抹,在油浸日曬的作用下,窗紙便繃的緊密起來,用來防風防雨防寒,每年春秋兩季都要糊一遍。
戶外門的窗上半部分也是用窗紙糊的,門沒有合頁,是在門邦的一側上下突出兩個圓柱為軸,起到合頁的作用,方便開關門。
住人的房間也就是10多平方米的空間,靠著窗戶這面搭建土坯火炕,炕沿用長方木做成,炕上鋪著用高粱櫛編織的席子,屋里的地面是土地,廚房里有一個用土坯搭建的灶臺,放上一口6到12印的鐵鍋(鍋的大小由家庭人口決定)用于全家人燒菜做飯。
做飯用的燒柴是茅草,玉米桿,玉米鑲,高粱桿,葵花桿等,除了做飯,也用于冬季取暖。
廚房里放一口大缸裝水,做為平時生活用水,洗菜做飯,洗衣洗臉等。水的來源是用扁擔和水桶到附近的水井去取。
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有個院子,大小不等,大的幾十米,小的也有十幾米,各家都以家庭的形式把小院圍起來,有的用土加草和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