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燃氣安全的應急預案范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有事故發生,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那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室內燃氣安全的應急預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室內燃氣安全的應急預案范文1
需救援!”
5月29日7時35分左右,12122、110、119、120相繼接到緊急報警電話:“兩輛?;愤\輸車輛在四川廣元駛往南充方向的仙女臺隧道內追尾,有不明液體泄漏,車輛嚴重擁堵,大量人員被困!”隨后,南充市順慶區政府有關領導及公安、交通、消防等救援隊伍,相繼抵達廣南高速公路南充北收費站……
其實,這是一場演練。與通常不一樣,它不是彩排,沒有事先約定,這讓各部門“猝不及防”。
20xx年11月22日,山東青島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從發現漏油到爆炸,期間耗時8小時,一次普通漏油事件最終演變成嚴重的爆炸事故。后據事故調查組調查認定,釀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應急救援不力,現場處置措施不當”。15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罪被移交司法機關。
青島“1122”事故以來,國家安監總局進行了多次應急預案管理工作暗查暗訪。此次在四川,檢查組不打招呼,直奔現場,模擬20xx年晉濟高速山西晉城段巖后隧道“31”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啡急鹿嗜^程,通過“應急響應、拉動集結、裝備點驗、桌面推演”等4個演練科目,實際檢驗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應急處置能力。
每一次重大災害事故,除事前隱患外,原因總結里經常會出現“政府應急處置不力”。政府各相關部門又是如何啟動應急響應、參與救援的呢?《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記錄了演練的全過程和重要細節,以管窺一些地方政府應急機制之積弊。
滑稽“指揮部”
事故救援現場有些混亂和滑稽。
7:35至7:40,報警電話撥出。12122高速公路報警是自動臺電腦接聽,幾經選擇到人工接聽時,已過去半分多鐘;110接警長達5分鐘,派出警力的任務是核實報警的真假;119記錄接警幾分鐘后,居然再次回電要求給上級領導打招呼;僅120接警不僅專業而且反應迅速,接警后多次回電告知隊伍派出情況并詢問事故傷亡情況,并提醒報警人員現場救護初期處置的要點和注意事項。
8:10,120指揮中心派附近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救護車2輛,抵達集結地點。
8:10,12122派出第一批次救援力量展開交通疏導工作,但并未向指揮部報到。
8:15,110指揮中心派附近地區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由于電臺超出有效區,派出所民警用手機回撥110報告情況,幾分鐘后才打通。隨后,并未按照有關規定和應急預案要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上報相關部門。且集結地點傳遞錯誤,導致后來其他一些部門未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8:15,120指揮中心派出第二批次救護力量。
8:16,高速公路營運公司1輛道路清障車抵達集結地點。
8:17,高速交警廣南三大隊2輛警車抵達集結地點。
8:55,119派出的2輛救援車抵達集結地點。
9:45,119派出的5輛救援車抵達集結地點。
9:50,南充市煉油廠?;瘜I救援隊1輛泡沫車抵達集結地點。
期間,個別高速公路交警、順慶區消防大隊、高速公路清障隊伍由于得到的信息有誤,搞錯了集結地點。南充消防支隊高坪特勤中隊接到的指令是油罐車追尾,而不是演練設置的“危化品”車輛追尾;
從7:35調度指令,到9:30,隊伍尚未集結完畢。氣象、供電、通訊、民政等部門一直未到現場。南充市、順慶區政府有關領導及多個部門負責人到達時,均已超過9時。
根據記錄,公安、交通、消防等救援隊伍接到出動命令,距報警平均間隔時間約為50分鐘,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到事故信息,距報警平均間隔時間約為68分鐘。加上接到事故信息再趕到事故地集結的延宕時間,嚴重制約了救援效果。
在集結地,檢查組專家逐一檢查核驗救援隊伍所帶的裝備配備,情況亦不容樂觀。
中石油四川石化南充煉油廠到場的消防車未配備個人防護器具。南充市順慶區個別消防中隊泡沫車未配備空氣呼吸器,個別空氣呼吸器保養維護不到位,余氣不足,不能使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交通執法第三支隊到場執法車輛缺少錐筒交通管制、基本急救及個人防護裝備,僅有測量器材和鎖車器。四川省公安交警總隊高速公路支隊廣南三大隊一輛車無任何防具裝備,另一輛車雖有防化服,車上人員卻不會穿戴。環保部門來了一輛環境監察車,事故處置所需的環境監測車輛卻未到。經了解,南充市公安消防未配置干粉車。
9時過后,到場救援人員和相關領導在暗訪組提醒后,才宣布成立現場指揮部,此時距報警時間已過去1小時35分鐘。
隨后,開始進行桌面推演,檢查組依次給出以下演練指令:“事故為電石車追尾甲醇罐車,甲醇泄漏并有燃燒危險”、“甲醇燃燒起來,并有流淌火,多臺車輛被困,5名人員返回取物”、“隧道內猛烈爆炸燃燒,偵檢人員無法靠近”、“網絡上出現不實消息,稱南充北收費站發生事件”,再現了“3 1”事故“先期處置、響應升級、救援終止、信息”這4個階段的應急處置環節,實際考查現場指揮部應對能力。
在如此緊急情況下,指揮部并未對到場負責人按照有關應急預案進行分工,有的負責人急得滿頭大汗,有的坐在旁邊一句話也不說。在“甲醇燃燒起來,并有流淌火,多臺車輛被困,5名人員返回取物”階段,現場指揮部專家組幾經會商,最終給出“進行強泡沫覆蓋”的滅火措施,這個救援措施會產生相反效果,因為泡沫里含有水分,水與追尾車上裝載的電石會發生放熱的化學反應,并且產生易燃易爆的乙炔氣體,造成事故擴大。
面對記者“網絡上傳出謠言,以為是事件”的當面采訪,在場宣傳部門負責人首先是敷衍搪塞,認為此事應由指揮部負責,最后指揮部以“我們先研究一下,請記者10分鐘之后再打電話采訪”的方式予以回避。
12時,推演結束,檢查組調取了南充市、順慶區有關應急預案,根據上午演練的情況開展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總結評估。經過仔細查看,四川省高速公司、交通廳高速執法隊、高速交警,南充市及順慶區政府提供的多個應急預案無印發時間和文號,格式不規范、要素不齊全、內容粗糙,個別應急預案有臨時編制的痕跡。
再三暴露的漏洞
“這些問題并不是四川獨有,在全國普遍存在?!眹野踩a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雷長群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雷長群所說的“問題”,包括接警不專業、傳遞有偏差;出警不及時、到位不準確;裝備不完善,操作不熟練;現場指揮部成立不迅速,方案制定不科學,等等。
事故信息傳遞有誤、速度慢,是應急救援不力的重要原因。青島“1122”事故是凌晨2:12發現的,直到8時34分后,青島市政府總值班室才將泄漏事故基本情況通過短信報告市政府秘書長、副秘書長、應急辦副主任。
20xx年4月,蘭州發生自來水苯含量超標事件,前期水污染并不嚴重,但從發現污染超標到市政府采取措施,竟用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
在近期另一次重大事故中,110接警人員被刑拘,等待救援的人員曾多次報警報告事故的具體信息,均被記錄為重復報警,漏掉了諸多重要線索,致使大量人員傷亡。事故調查組在調出接警錄音時,不少人聽完都潸然淚下。
安全生產事故現場往往情況復雜,形勢危急,報警人多為普通公眾,在生理和心理可能已遭受嚴重影響的情況下,難以冷靜和正確報警。“一定要重視接處警工作,盡可能簡便程序,細化預案,提高效率,原則上不允許設置自動接聽。還要進一步明確對接聽人員的基本要求,盡量選拔素質高、能力強的人員擔任,定期培訓考核。”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信息管理部綜合處張明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國務院山西“31”事故調查報告已經提出要統一和規范地方政府危險貨物事故接處警平臺,強化應急響應和處置工作,建立責任明晰、運轉高效的應急聯動機制。
在20xx年1月對河北的暗查中,檢查組發現救援隊伍裝備不完善、操作不熟練的情況非常突出。
在滄州市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檢查組設定氨氣泄漏的事故情景進行應急模擬處置。
5分鐘后,消防車趕到現場,在沒有提前偵測的情況下,直接停到了下風向。救援工作展開緩慢,水帶連接笨拙,長時間未能出水,待出水時又發現2段消防水帶皆嚴重漏水。氣體檢測人員雖然佩戴了防毒面具,但選擇的濾毒罐并不是針對氨氣的,不能起到防護作用。現場人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兩只手竟揉到了中毒人員的肚子上。由于急救箱長期未使用,鎖頭銹死,只好用剪刀撬開。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衡水華潤燃氣公司的演練現場。檢查組選擇一處與其他多類閘井相鄰的`燃氣閥門井,要求其就閥門井氣體泄漏進行處置。事故處置中,企業作業人員未穿戴防靜電服,一旦真有燃氣泄漏,極易引發爆炸。按照標準作業程序,燃氣泄漏應先在井蓋小孔檢測氣體濃度,若在爆炸范圍之內,必須采取防靜電措施,使用防爆工具開蓋,但現場人員手腳利索,一把拽開了井蓋,如果真有燃氣泄漏,后果不堪設想。
大量事故表明,企業不消滅事故,事故就要消滅企業?!按蠖嗥髽I存在安全監管盲區。”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李湖生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以20xx年8月2日江蘇昆山發生的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為例,“國內外如何預防和處置粉塵爆炸的經驗已經很成熟,很難想象還會出現如此重大的事故”。李湖生說,據企業員工回憶,爆炸前的日常生產中,一伸手,在地上就能捧出粉塵,“說明這家企業安全監管存在很大漏洞”。
近年來,安監總局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經常深入企業檢查隱患?!斑@在國際上是少見的。即便如此,昆山這家本不屬于重點危險企業,仍能造成大禍,企業是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崩詈f。
在《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隨同安監總局的暗查暗訪中,多數企業有應急預案,但缺少風險評估。“缺乏科學規范的風險分析,也沒有在此基礎上進行應急資源調查和評估,基本是憑經驗拍腦袋,造成應急預案脫離實際,針對性不強。”雷長群說,管理層面預案數量雖然多,但是內容重復、質量差,而基層關鍵崗位卻多數沒有應急預案
青島“1122”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對事故風險評估出現嚴重錯誤。青島站、濰坊輸油處、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對泄漏原油數量未按應急預案要求進行研判,沒有及時下達啟動應急預案的指令?!耙訌姂鳖A案機制的建立,預案要符合實際且科學,否則,不出事故,都有預案,一出事故,仍然是一片混亂?!?span style="display:none">t65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此外,應急預案在預報預警、信息報告、現場處置等環節,企業和政府銜接不夠,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檢查組在河北中海油中捷石化黃驊港站暗查時發現,43公里長的管道,沿途涉及多個鄉鎮街道,任何一個點都有可能出現原油泄漏,但黃驊港站應急預案的事故救援主要依托中石化滄州輸油處,缺少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和救援力量有效銜接的內容。另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