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調查報告3篇[經典]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質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質調查報告1
一、前言:
俗有“東方威尼斯”美譽的蘇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十年代洗不凈馬桶蓋”。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我們的生活將無法繼續下去。水資源的污染及短缺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我市不是一個用水緊張的城市,但水污染卻存在,并與每個市民都息息相關。為此,我對我市水污染進行調查。
二、調查方式:
1、查閱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
2、實地勘察水污染問題。
3、通過各種渠道詢問。
三、調查目的:
1、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更好地了解水污染情況。
2、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治理污染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從而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熱愛美麗的大自然,珍惜人們的寶貴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
四、水污染情況:
(一)、水污染新聞報道
1、新華網20xx年11月1日報道:“自20xx年以來,重慶市合川龍市鎮飛龍村僅有500號人的6、7兩個村民小組,癌癥病人突然增多,3年中共查出癌癥病人17個,其中14人已經死亡。癌癥病人當中,患肝癌7人、白血病4人、食道癌4人、肺癌1人、直腸癌1人。而居住較遠的飛龍村其他的村民小組卻沒有這種情況。20xx年至今,7組有7人是患癌癥去世,另有2人患腦血栓、1人癱瘓去世,全部是非正常死亡。兩個小組3年中有17人患癌癥14人死亡,另有3人非正常死亡。村里未受工業污染,有村民懷疑與1992年后開始吃地下水有關。截止記者發稿前,致病原因仍未查明。”
2、《重慶晚報》20xx年1月6日報道:“因取水點被污染導致水廠停止供水,重慶綦古南街道橋河片區近3萬居民,從3日起已連續兩天沒自來水喝,綦齒輪廠也因此暫停生產。經衛生和環保部門勘測,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慶華強化肥有限公司排出的廢水所污染。事發當天,綦縣有關部門在綦河水域的橋河段上游和下游開閘放水,加速稀釋受污染水體,責成華強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廠停止生產并整改。同時,抽調5臺供水車輛,為綦齒輪廠及周邊群眾提供必需的生活用水。目前,綦河水質、水色已恢復正常。該縣有關部門正在對此事件作進一步的調查。”
3、人民網20xx年07月11日報道:“20xx年7月1日至5日,賀賀街至合面獅水域陸續出現死魚現象。經廣西環保廳檢測,在賀州市與廣東省交界斷面扶隆監測點水質鎘超標1.9倍,鉈超標2.14倍。導致西水質受到威脅,下游賀州市信都鎮、廣東肇慶等地存在飲用水安全隱患。此次賀被污染河段約110公里,從上游的賀馬尾河段到與封開縣交界處,不同斷面污染物濃度超標從1倍到5.6倍不等。”
(二)、自己看到的水污染情況
1、衛星湖水清澈碧綠,有桃花島。島上花草樹木繁多,景致優美,尤以桃花島最佳。每當桃花盛開,湖水瀲滟,人面桃花到映,水天山色相襯,非丹青妙手所能描繪。當我在湖畔道路上漫步徐行至文理學院星湖校區排污口時,發現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至美麗的星湖里。排污口附近還漂浮著一些不知何物的污穢,一股惡臭撲面而來。
2、重慶嘉陵上游某金屬表面處理廠,平時把工廠的廢水(廢水中含有硫酸和大量鐵離子)儲存起來,待到里漲大水時,直接排放到嘉陵里。廠里工人說:“漲大水時把那些廢水排入河里沒人管,沒事這么大一河水可以把它稀釋不會照成污染得。”同樣,旁邊的干洗也是直接排放污水進入嘉陵。
五、污染原因: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為的兩方面因素,我們一般所說的水污染是指人為污染。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田排水未經處理而大量排入水體所造成的污染。
1、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是水體主要污染源,它面廣、量大、含污染物質多、組成復雜,有的`毒性大,處理困難。像造紙、紡織、印染、食品加工等輕工業部門,再生長過程中常排出大量廢水。而且這些廢水中的有機質,在降解時消耗大量溶解氧,易引起水質發黑變臭等現象。此外還常含有大量懸浮物、硫化物、重金屬等。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的總特點是有機物含量高,易造成腐敗。此外,因在厭氧細菌條件下,易產生惡臭物質,如硫化氫、硫醇等。生活污水中含合成洗滌劑量大時,對人體有害。家庭污水一般很渾濁,生化需氧量為100~700mg/l。
3、農業污染源
農業污染源是指由于農業生產而產生的水污染源。如降水所形成的徑流和滲流把土壤中的氮、磷和農藥帶入水體;由牧場、養殖場、農副產品加工廠的有機廢物排入水體,他們都可使水體的水質惡化,造成河流、水庫、湖泊等水體污染。
六、整治建議: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采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后循環利用。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淀、冷卻后再用于洗滌。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渣,避免因降水或徑流的沖刷、溶解而污染水體。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采取預防措施。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第三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準。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于管理。最后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準。第一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準,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第二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七、總結:
大家都應該好好保護我國的河,并且隨時進行環保宣傳,讓從都行動起來,讓它更加風采迷人!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國民保護河水,杜絕污染的自覺性,加強城市污水處理以及相關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水資源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保力度,提高我市水資源的質量,為國家防治水污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質調查報告2
一、問題的提出
浙省開化市位于浙西部邊境(東經118°01′―118°37′,北緯28°54′―29°30′),地屬衢州市,是浙皖贛三省七縣交界處,浙省母親河――錢塘的源頭。為生態優良的休閑天堂。擁有錢源國家森林公園和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80.4%。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地表水水質達到國家Ⅰ類水標準。開化屬浙西中山丘陵,溫暖濕潤,降雨量1814毫米,日照時數1712.5小時。全境峰巒重疊,山嶺連綿,縣域版圖的85%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和宜人。常年平均氣溫16.4℃,晝夜溫差平均為10.5℃,年降水量達1814毫米,無霜期252天。素有“中國的亞馬遜雨林”之稱。處于閩、浙、皖、贛四省邊界旅游“金三角”中心,是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的天堂。身為開化人的我自然無比自豪。那么,為什么開化擁有如此之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呢?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二、探究的目的
1、探究開化縣優美的生態環境與所處地理位置和地貌的關系
2、探究開化縣水質優良的原因
3、思考開化縣旅游開發
三、探究工具及途徑
1、通過查找資料明確開化縣地理位置
2、利用網絡及查閱相關資料探究開化縣地貌的形成
3、走訪錢源、古田山等著名景點,觀察其地質結構,取山泉水化驗并獲取其水質情況;走訪水利局,獲取相關資料。
4、撰寫調查報告,得出結論
四、探究過程
查找資料
地形地貌:
開化山地具有典型的南古陸強烈上升的地貌特征,谷狹坡陡,山脊脈絡清晰,其中≥25°的陡坡面積172.99萬畝,占51.77%。全縣按坡度級分類,坡度在46度以上的險坡6.5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1.97%;36°~45°的急坡55.91萬畝,占16.73%;26°~35°的陡坡110.51萬畝,占33.07%;16°~25°的斜坡93.42萬畝,占27.96%;6°~15°的緩坡36。18萬畝,占10.82%;5°以上的平坡為31.58萬畝,占9.45%。
開化縣境內共三條山脈,為白際山、懷玉山和千里崗。
白際山發脈于浙省淳安縣余家鄉與安徽省休寧縣白際鄉交界的白際嶺(海拔1208米),在休寧縣內西南行15公里到馬金嶺(1130米)再西南行11公里,折向南走9公里后,進入開化縣境內。巍峨高大的花崗巖山體,聳立于縣西北部的齊溪、何田、長虹、蘇莊諸鄉鎮,連綿46公里,為浙省白際山中山山脈之南段(北段在臨安縣、中段在淳安縣)。有千米以上山峰25座,其南段最高峰為齊
溪鎮的外溪崗(1276米),往西南6公里有蓮花山,主峰傘老尖(1145米),為浙、皖、贛三省交界處。白際山南段有四條呈西北往東南走向的支脈:一是馬金嶺,二是高樓尖,三是馬金溪與池淮溪的分水嶺,四是白象尖往南一分支,均為開化西北各鄉的自然分界。
清光緒《開化縣志》載:“懷玉山由贛省三清發脈,為開邑之來龍”,即指西省玉山縣境內的三清山主峰玉京山(1816.9米)。北行15公里,進入開化縣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1座,為楊林、桐村兩鎮與西的界山。懷玉山脈進入開化后,有兩個分支,一支往東經過1135米、1143米、1146米、1027。1米四座無名高峰,總長7公里到達菜刀崗(1114米)再往東北2公里即為南華山(1166.2米),又東9公里,盡于龍山溪,為楊林與桐村兩鎮之分界。另一分支沿北經中黃崗、豪嶺關(340米),銀嶺關280米,盡于小關。為開化縣楊林鎮與西省德興縣的境界。
千里崗山脈,斜貫浙西中部,有一條從杭州到開化之間多條山嶺的復式山地,山嶺走向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東南為蘭,西北為新安,長280千米,寬約40千米,山地內部多丘陵盆地,巖溶地貌特別發育。其南段即為千里崗山脈。由淳安、常山兩縣的邊界進入開化縣境。其主峰磨心尖(1522米)在常山縣境內,往西3公里即為開化縣最高峰白石尖(1453.7米)。
形成原因:
開化縣境域,因新地質構造運動作用,形成四周高,中間低,整個地勢,自西北逐漸向東南傾斜的基本地貌格局。具有典型的南古陸強烈上升的山地特征,切割作用明顯,山脊脈絡清晰。由于受下古生界加里東旋回的影響,出現焦坑口―陰山壩,薛家嶺―華埠,里洪丘―泉坑三條斜交斷層,控制龍山港、池淮港、馬金溪三條水系的形成。除沿河分布小面積河谷平原外,其它均系高低起伏,綿延不斷的山丘。
水質水系:
開化縣地下水質評價主要是指淺層地下水(含巖溶水和基巖裂隙水)。經分析評價,開化地下水為重碳酸鹽類鈣質水,水質較好。基巖裂隙水多為未受污染的優質水;河谷孔隙水極大部分未超標,基本未受污染,可作為生活飲用水;而淺埋孔隙承壓水,由于原生水文地球化學環境因素的`影響,一般說水質較差,為基鐵、氨根、總硬度、氯化物超標。
綜上所訴,開化縣的水質極好,而這些與其上流森林覆蓋,土壤肥沃有關,因此,也可見開化縣生態保護之好。
開化縣主要河流屬錢塘水系。有馬金溪、池淮溪、龍山溪、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