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原文、譯文及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傳唱的樂府民歌,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后人把它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木蘭辭原文、譯文及賞析,歡迎閱讀!
《木蘭辭》原文:
朝代:南北朝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釋
①唧(jī )唧復唧唧:一作“唧唧何力力”,又作“促織何唧唧”。唧唧,紡織機的聲音。一說為嘆息聲,意思是木蘭無心織布,停機嘆息。
②當(dāng)戶:對著門或在門旁,泛指在家中。
③機杼(zhù)聲:織布機在織布時發出的聲音。機,指織布機。杼,織布的梭子。
④惟:只。一作“唯”。
⑤憶:思念,惦記。
⑥軍帖(tiě):征兵的文書。
⑦可汗(kè hán):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大點兵:大規模征集兵士。
⑧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實數。
⑨爺:父親,當時北方呼父為“阿爺”。
⑩為:為此(指代父從軍)。市:買。鞍(ān)馬:馬匹和乘馬用具。據《新唐書?兵志》記載,起自西魏的府兵制規定從軍的人要自備武器、糧食和衣服。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pèi)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籠頭和韁繩。
旦:早晨。一作“朝”。辭:辭行,告別。去:離開。
但聞:只聽見。濺(jiān)濺:水流激射的聲音。
暮:夜晚。至:一作“宿”。黑山:今呼和浩特市東南。《北史?蠕蠕傳》:“車駕出東道,向黑山。”
燕山:即陰山。一說指河北的燕山山脈;一說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胡騎(jì):胡人的戰馬。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鳴:一作“聲”。啾(jiū)啾:馬叫的聲音。
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軍機,指戰爭。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
朔(shuò)氣傳金柝(tuò):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即刁斗。古代軍中用的一種銅器,形狀像鍋,白天用來做飯,晚上用來報更。一說金為刁斗,柝為木柝。李善注:“金,謂刁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