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屈原列傳》原文及譯文鑒賞
《屈原列傳》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關(guān)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風(fēng)格獨(dú)特的人物傳記。這是現(xiàn)存關(guān)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據(j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史記《屈原列傳》原文及譯文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屈原列傳》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為楚懷王左徒(2)。博聞強(qiáng)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guó)事,以出號(hào)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duì)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zhēng)寵而心害其能(3)。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4),屈平屬草稿未定(5),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6)。“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7)。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8)。《國(guó)風(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9)。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10)。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11)。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12)。其志潔,故其稱物芳(13),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