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蟬翻譯賞析
《齊天樂?蟬》是由宋末元初詞人王沂孫所做婉約詞。全詩借詠秋蟬托物寄意,表達國破家亡、末路窮途的無限哀思。開始由蟬的形象聯想到宮女形象,由宮婦含恨而死,尸體化為蟬長年攀樹悲鳴的傳說,為全章籠罩悲劇氣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齊天樂蟬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齊天樂?蟬》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馀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謾想熏風,柳絲千萬縷。
【前言】
《齊天樂?蟬》這首詞借詠秋蟬托物寄意,表達國破家亡、末路窮途的無限哀思。開始由蟬的形象聯想到宮女形象,由宮婦含恨而死,尸體化為蟬長年攀樹悲鳴的傳說,為全章籠罩悲劇氣氛。
【注釋】
①“一襟”句:喻蟬是飲恨而亡的宮女怨魂所化。
②涼柯:秋天的樹枝。
③瑤佩:以玉聲喻蟬鳴聲美妙,下“玉箏”同。
④“鏡暗妝殘”二句:謂不修飾妝扮,為何還那么嬌美。魏文帝宮女莫瓊樹制蟬鬢,縹緲如蟬。
⑤枯形:指蟬蛻。
⑥消得:經受得住。
【翻譯】
宮人忿然魂斷,滿腔余恨無消處。化作哀苦的鳴蟬,年年棲息在翠陰庭樹。你剛在乍涼的秋枝上幽咽,一會兒又移到密葉深處,再把那離愁向人們傾訴。西窗外下過了一陣疏雨,我奇怪,為何你的叫聲不再凄苦,反而好似玉佩在空中流響,又像佳人撫弄著箏柱。明鏡已變得暗淡無光,你也無心打扮裝束,而今又是為了誰,你卻鬢發尚如此嬌美?
金銅仙人離開了國度告別了故鄉,流下的鉛淚如洗,可嘆她攜盤遠行,再也不能為你貯存清露,你殘弱的雙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閱盡人間的榮枯,還能經受得幾次黃昏日暮?凄咽的殘鳴尤為凄楚,為何獨自把哀愁的曲調反復悲吟,一時間變得如此清苦。你只有徙自追憶那逝去的春風,吹拂著柔弱的嫩柳千絲萬縷。
【賞析】
王沂孫生活于宋末元初,切身地經歷南宋國之變,在他個人思想上留下一絲極深的抹不去的痛。在這首詞里,詞雖隱晦紆曲,卻也深婉有致,借詠蟬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思考。
“一襟余恨宮魂斷”。起筆不凡,用“宮魂”二字點出題目。據馬縞《中華古今注》:“昔齊后忿而死,尸變為蟬,登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