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霧失樓臺》原文及翻譯賞析
【注釋】:
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驛寄:引用寄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無所有,聊贈。”作者以遠離的自比。
④郴(chén):郴州,今湖南郴縣。
⑤幸自:本身。
【評解】
這首詞是作者因坐黨籍連遭貶謫時所寫,表達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上片寫旅途中景色,景中見情。下片抒發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愁恨心情。詞意委婉含蓄,寓有作者身世之感。
【集評】
《人間詞話》:少游詞境,最為凄婉。至“可堪孤館閉,聲里斜陽暮”,則變而凄厲矣。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哀怨欲絕。起寫旅途景色,已有歸路茫茫之感。末引“郴江”、“郴”,以喻人之分別,無理已極,沉痛已極,宜東坡愛之不忍釋也。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這首詞層次極為分明。開頭兩句都以對句起,都是平敘;中間第三句一頓;末兩句是中心所在。雖是小詞,用的是慢詞作法。
--引自惠淇源《》
此詞為作者紹圣四年(1097)貶謫郴州時在旅店所寫。詞中抒寫了作者流徙僻遠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家鄉的悵惘之情。詞的上片以為主,描寫了詞人謫居郴州悵望時的所見和謫居的環境,但景中有情,表現了他苦悶迷惘、孤獨的情懷。下片以為主,寫他謫居中的無限哀愁,他偶爾也情中帶景。
“失樓臺,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寫霧籠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樓臺在茫茫大霧中消失;渡口被朦朧的月色所隱沒;那當年筆下的源更是遮霧障,無處可尋了。當然,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因為緊接著的兩句是“可堪孤館閉 ,聲里斜陽暮”。詞人閉居孤館,只有在想象中才能看得到“津渡”。而從上來看 ,上句寫的是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