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興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8篇
春興原文翻譯及賞析1
春興
朝代:唐代
作者:武元衡
原文: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翻譯:
注釋
?、帕鼹L:即鶯。
?、茐簦阂蛔鳌坝帧?。洛城:洛陽,詩人家鄉緱氏在洛陽附近。
譯文
在一個細雨初晴的春日,楊柳的顏色已經由初春的鵝黃嫩綠變得蒼翠濃郁,經過細雨的洗浴后,柳色變得更加深暗,枝頭的殘花也在雨中全都落盡,露出了在枝頭啼鳴的流鶯。昨天晚上一夜春風吹起了我的思鄉之夢,在夢中我再一次追逐著春風飛回了我的家鄉。
賞析:
這首詩題作“春興”。依題意,當是詩人由春日景物而引起的種種情思,故詩的開頭兩句,就從春天的景物寫起?!皸盍庩幖氂昵?,殘花落盡見流鶯?!边@是一個細雨初晴的春日。楊柳的顏色已經由初春的鵝黃嫩綠轉為一片翠綠,枝頭的殘花已經在雨中落盡,露出了在樹上啼鳴的流鶯。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圖畫。兩句中雨晴與柳暗、花盡與鶯見之間又存在著因果聯系。
“柳色雨中深”,細雨的灑洗,使柳色變得深暗了,“鶯語花底滑”,落盡殘花,方露出流鶯的身姿,從中透露出一種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將消逝的意象。異鄉的春天已經在柳暗花殘中悄然逝去,故鄉的春色此時想必也凋零闌珊了吧。那漂蕩流轉的流鶯,更容易觸動羈泊異鄉的情懷。觸景生情,悠悠鄉思便不可抑止地產生了。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边@是兩個出語平易自然,而想象卻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詩句。上句寫春風吹夢,下句寫夢逐春風,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現力。它使人聯想到,那和煦的春風,像是給入眠的思鄉者不斷吹送故鄉春天的信息,這才釀就了一夜的思鄉之夢。而這一夜的思鄉之夢,又隨著春風的蹤跡,飄飄蕩蕩,越過千里關山,來到日思夜想的故鄉。在詩人筆下,春風變得特別多情,它仿佛理解詩人的鄉思,特意來殷勤吹送鄉夢,為鄉夢作伴引路;而無形的鄉夢,也似乎變成了有形的縷縷絲絮,抽象的主觀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難發現,在整首詩中,“春”扮演了一個貫串始終的角色。它觸發鄉思,引動鄉夢,吹送歸夢,無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風的熏染,這本來不免帶有傷感悵惘情調的鄉思鄉夢,也似乎滲透了春的溫馨明麗色彩,而略無沉重悲傷之感了。詩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奇妙的想象將強烈的鄉思形象化、具體化了。在詩人的意念中,這種隨春風而生、逐春風而歸的夢,是一種心靈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鄉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詩人對美好夢境的欣喜愉悅。
唐代詩人寫過許多出色的思鄉之作。悠悠鄉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觸發;又往往進一步發展成為悠悠歸夢。武元衡這首《春興》,就是春景、鄉思、歸夢三位一體的佳作。這首詩所寫的情事本極平常:看到暮春景色,觸動了鄉思,在一夜春風的吹拂下,做了一個還鄉之夢。而詩人卻在這平常的生活中提煉出一首美好的詩來,在這里,藝術的想象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名家評論
《春興》是唐代大臣武元衡的詩作。此詩是集春景、鄉思、歸夢于一身的作品。前二句述寫異鄉的春天已經過去,隱含了故鄉的春色也必將逝去的感慨;后二句想象春風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詩人的心情而特意為他殷勤吹送鄉夢。
春興原文翻譯及賞析2
春居雜興二首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春云如獸復如禽,日照風吹淺又深。
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
翻譯
兩株桃樹和杏樹斜映著籬笆,點綴著商山團練副使的家。
為什么春風竟然容不得這些,驚走了鶯黃又吹折數枝花。
春天的云彩像獸又像禽,在日照風吹下變淺又變深。
誰說無心就能逍遙自在,其實也像反覆無常的小人。
注釋
副使:作者當時任商州(今屬陜西)團練副使。
容與:悠閑,逍遙自在的樣子。
賞析
組詩第一首寫詩人住所的竹籬下側生長著桃杏樹各一株,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的詩人簡陋的住房就靠它裝飾點綴著。可是這一日無情的春風不但吹斷了幾根花枝,連正在樹頭囀鳴的黃鶯也給驚走了。于是詩人責問春風:你為什么容不得我家這點可憐的裝飾呢?春風無知,詩人責問得無理,但正是這無理的責問真切地描摹出了詩人心頭的惱恨,由此也反襯出了詩人對那傾斜于籬前的桃杏和囀鳴于花間的黃鶯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詩入生活的孤寂凄涼。同時,這一責問還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嚦嚦鶯聲本是妝點這明媚春光的,而春風又正是召喚花開鳥囀的春天主宰。這有功無過的桃杏裝點了明媚的春光,卻不為春風所容,正是隱喻詩人的遭遇。作者以桃花杏花自比,用春風暗指皇帝和佞臣,既抒發自己蒙冤受貶之情,也有對皇帝昏庸無知的譴責。以篇幅短小的絕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豐富、深遠的意蘊,技巧已臻化境。
第二首詩的意思取自杜甫《可嘆》詩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而進一步將比喻世事變幻無常的題旨改為對翻云覆雨玩弄權術的奸佞小人的憎恨。
《蔡寬夫詩話》云:詩人作此詩后,其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