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早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南溪早春
宋代:楊萬里
還家五度見春容,長被春容惱病翁。
高柳下來垂處綠,小桃上去末梢紅。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當好時豐。
譯文:
還家五度見春容,長被春容惱病翁。
回家五年來,已經五度見到春天的容貌,我病且老,常被嬌艷的春光欺惱。
高柳下來垂處綠,小桃上去末梢紅。
柳樹下垂的枝條末梢剛生出嫩綠的葉片,幾枝上伸的桃枝上初綻嫣紅的花苞。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
珠簾高卷,亭館內融融春暉怡我心懷,拄杖出游,山水間款款春風令人醉倒。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當好時豐。
新年早春時節恰逢春雨豐足,去年雖好,卻難及今年興榮。
注釋:
還家五度見春容,長被春容惱病翁。
南溪:詩人故鄉吉水塘村前一道小溪,詩人即筑室于溪畔。春容:猶言春光。
高柳下來垂處綠,小桃上去末梢(shāo)紅。
惱:使煩惱。病翁:作者自指。
卷簾亭館酣(hān)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
酣酣:艷盛貌。款款:徐徐柔和貌。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當好時豐。
好時豐:好年成。
賞析:
此詩為詩人晚年退職家居期間所作,首聯扣合題目,概述還家五年來的景況;頷聯寫柳綠桃紅的早春景色;頸聯寫衰翁在早春時節靜居亭館與漫步溪山的感受;尾聯以春雨兆豐年收結。此詩用詞通俗生動又富有理趣。
首聯扣合題目,概述還家五年來的景況。春容的鮮妍與病翁的衰老適成對照,所以說“春容惱病翁”。嘆老中隱藏著不服老的情緒。這正是詩人雖年已衰暮,卻仍然熱愛早春景色的原因。以下兩聯,即寫衰翁眼中的春容。
頷聯寫柳綠桃紅的早春景色,早春柳枝返綠時,總是首先從下垂的枝條末梢部分開始,故說“垂處綠”;而小桃花初綻時,也總是首先從上伸的枝條末端開始,故說“末梢紅”。下來,上去,分寫柳條桃枝的特點;“垂處綠”,“末梢紅”,則正是他們在春天到來時的顯著變化。這兩句觀察細致,造語新穎,緊扣題目“早春"寫出“動人春色不須多”的特點。
頸聯寫衰翁在早春時節靜居亭館與漫步溪山的感受。在華美的'亭館中,珠簾高卷,濃盛的春光映射著,滿室充滿了溫煦的春暉和熏人的春意;拄著拐杖,在溪山郊野間放步漫游,迎面吹來了徐徐的春風。這一聯將早春的暖日和風與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動結合起來寫,傳出了融洽的春意。“酣酣”、“款款”使人感到舒適欲醉。
尾聯轉筆,以春雨兆豐年收結,進入新年之后,新雨下得很足,看來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景,相比之下,去年雖豐收,恐怕還算不上最好的年景。"更入新年”點早春。這個結尾,說明“衰翁”所醉心的并不僅僅是美好的春容,而且關切著民生榮悴。從藝術角度看,可能失之平直,但從思想內容看,卻轉出新意。
以衰翁寫早春,本極易流于頹唐。這首詩的一個好處,正在于無頹唐之態,春天的色彩、活力、希望,都表現得相當充分。
早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
宋代:歐陽修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
東風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譯文: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
楚地的景色,眼睛力所能及看到的何止千里,遙遠的路途讓行人何其的苦楚。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日的樹木煥發生機,遇見北歸的一群群大雁,接待官員的驛站,傳來山中鴉鳥的陣陣叫聲。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
春色悄然拂過河邊的青草,水面上開著一片槎花。
東風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春風吹來,暫且飲上一杯酒,新的一年只能獨自思念著遠方的親朋。
注釋: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shē)。
楚:古代楚國范圍很廣,包括現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以及四川、廣西、陜西三省的一部分。后來所謂“楚”,常常泛指南方的廣大地區。賒:遙遠。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zào)山鴉。
芳林:出自《初學記》,是春日的樹木的意思。旅雁:指南飛或北歸的雁群。候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