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原文及翻譯
古文翻譯是指將文言文、古詩詞等古代語言翻譯成現代常用語。其中古文翻譯分為直譯和意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娘子軍》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平陽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義兵將起,公主與紹并在長安,遣使密召之。紹謂公主曰:“尊公將掃清多難,紹欲迎接義旗,同去則不可,獨行恐罹后患,為計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藏隱,當別自為計矣。”紹即間行赴太原。公主乃歸戶縣莊所,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時有胡人何潘仁聚眾于司竹園,自稱總管,未有所屬。公主遣家僮馬三寶說以利害,潘仁攻戶縣,陷之。三寶又說群盜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各率眾數千來會。時京師留守頻遣軍討公主,三寶、潘仁屢挫其鋒。
公主掠地至周至、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者甚眾,得兵七萬人。公主令間使以聞,高祖大悅。及義軍渡河,遣紹將數百騎趨華陰,傍南山以迎公主。時公主引精兵萬余與太宗軍會于渭北,與紹各置幕府,俱圍京城,營中號曰“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于他主。
六年,甍。及將葬,詔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太常奏議:以禮,婦人無鼓吹。高祖曰:“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于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于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遂特加之,以旌殊績。
略譯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地位低微時嫁給了柴紹。唐高祖率兵起義,柴紹和妻子商量說:“你父親想平定混亂的天下,我想投奔起義軍,一起離開不可行,我獨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險,到底應該怎么辦呢?”妻子說:“你最好趕快離開。我一個婦女,到那時自己會有辦法的?!辈窠B立刻秘密的趕往太原。于是妻子回到酃縣,拿出家里的積蓄,組建一支軍隊來呼應唐高祖,士兵有七萬人之多,和李世民(她的哥哥)一起包圍了京城,自稱是“娘子軍”。京城攻下后,被封為平陽公主。
作者簡介:
孔平仲,生于慶歷四年(1044),字毅父,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進士,初授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主簿。熙寧三年(1070)后,歷任密州(今河南密縣)教授、秘書省校書郎、衢州軍事推官、秘書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贛州)騎都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