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的捕獲》備課教案
學習目標:
1.說出人們對光合作用的認識過程,體驗生物科學發現的歷程。
2.闡明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物質和能量轉化的大致過程,認識光合作用的實質和在自然界的重要性。
3.描述葉綠體的結構,提取和分離葉綠體色素。
4.分析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能繪出各種因素與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標圖像,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學探究:
光合作用:植物通過 捕獲和利用了太陽能,把_____和______合成有機物,將 轉化為 貯存在葡萄糖等有機物中,并釋放O2,這個過程就是 。
一.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1.光合作用的發現
年代 科學家 科學實驗 實驗結論
1642 海爾蒙特 第一次試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柳樹的營養來源,發現柳樹的增重大于土壤的減少量 建造植物體的原料,只是 ,卻沒有考慮空氣的作用
1771 普里斯特利
英格豪斯 將薄荷枝條和燃燒著的蠟燭放在密封的鐘罩中,蠟燭不易熄滅,而將小鼠與綠色植物放入罩內,也不易窒息死亡 綠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了 ,產生了 。
1864 薩克斯 采用碘液測定淀粉的方法,發現遮光一半葉無顏色變化,曝光的一面則成深藍色 綠色植物在光下能產
生 。
1880 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