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精選6套)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試卷,試卷可以幫助學校或各主辦方考察參試者某一方面的知識才能。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試卷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普通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精選6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普通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面作品中體現儒家思想的是()
A.《莊子》
B.《老子》
C.《相子》
D.《孟子》
參考答案:D
2.《季氏將伐顓臾》選自于()
A.《論語》
B.《國話》
C.《荀子》
D.《左傳》
參考答案:A
3.《戰國策》的編撰者()
A.左丘明
B.劉向
C.屈原
D.李斯
參考答案:B
4.《鄭伯克段于鄢》中體現潁考叔純孝的細節是()
A.中石沒鏃
B.隧而相見
C.食舍肉
D.莊公寤生
參考答案:C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趙威后問齊使》
B.《馬伶傳》
C.《文與可畫賞篤谷偃竹記》
D.《李將軍列傳》
參考答案:D
6.唐代文學成就最高的是()
A.詩
B.詞
C.曲
D.賦
參考答案:A
7.韓愈和十二郎的關系()
A.兄弟
B.父子
C.叔侄
D.朋友
參考答案:C
8.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是()
A.高適
B.李商隱
C.王維
D.柳宗元
參考答案:C
9.詩歌號稱詩史的是()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
D.張若虛
參考答案:A
10.自號"稼軒"的詞人是()
A.陸游
B.蘇軾
C.李清照
D.辛棄疾
參考答案:D
11.歐陽修的文集是()
A.《漱玉詞》
B.《樂章集》
C.《歐陽文忠公集》
D.《東坡樂府》
參考答案:C
12.白居易的文學主張是()
A.惟陳言之務去
B.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C.辭必己出
D.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參考答案:D
11.有"曲狀元"之的雜劇作家是()
A.馬致遠
B.王實甫
C.關漢卿
D.白樸
參考答案:A
14.魯迅發表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
A.《狂人日記》
B.《祝福》
C.《說笑》
D.《風波》
參考答案:A
15.沙子龍這一人物形象出自()
A.《寶玉挨打》
C.《百合花》
B.《斷魂槍》
D.《蕭蕭》
參考答案:B
16.《神女峰》的作者是()
A.茹志鵑
B.郭沫若
C.余秋雨
D.舒婷
參考答案:D
17.下列作家以湘西世界為主要描寫對象是()
A.朱光潛
B.沈從文
C.錢鐘書
D.艾青
參考答案:B
18.下列文章屬于余光中作品的是()
A.《聽聽那冷雨》
B.《廢墟》
C.《我與地壇》
D.《故都的秋》
參考答案:A
19.絕句屬于()
A.古體詩
B.近體詩
C.樂府詩
D.律詩
參考答案:B
20.以下哪句是斷句()
A.聞道百
B.無乃爾是過與
C.虎兕出于押
D.制,巖邑也
參考答案: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21.《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22.《浪淘沙》∶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23.《永遇樂》∶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24.《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25.《八西甘州》∶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26.《摸魚兒》∶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27.《行路難》(其一)∶長同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8.《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宿苦夢見之。
29.《山居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0.《錦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31.《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2.《秋興八首》(其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33.何以伐為?何以∶為什么
34.是助王息其民者也。息∶繁育
35.移風易俗。易∶改變
36.不如早為之所。所∶居所,住所
37.專射以為戲,竟死。竟∶直到
38.其后四年,而歸視汝。視∶探望
39.旌旗無光日色薄。薄∶暗淡
40.無傷也,請辭于軍。無傷∶無妨,沒有關系
41.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取∶采納
42.梨園以技鳴者,無慮數十輩。鳴∶揚名
43.又以為疾己之寶。疾∶通"嫉",嫉妒
44.下官此來并非擅造潭府。造∶到……去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相對應的答題處判斷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45.《氓》選自《詩經?秦風》。(×)
46.《國殤》歌頌了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的英雄主義精神。(√)
47.《諫逐客書》的中心論點是"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48.《段太尉逸事狀》是韓愈的記人散文。(×)
49.明代小說主要表現形式是擬話本。(√)
50.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類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51.《燈下漫筆》表現了魯迅的歷史洞察力和強烈的諷刺批判效果。(√)
52.《撿麥穗》講述了"我"中年時期的趣事。(×)
53.《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的'中心意象是土地。(√)
54.莫泊桑是19世紀英國文學家。(×)
五.簡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9分,共36分。)
55.閱讀《咬文嚼字》選段,回答問題∶
這是一個善用聯想意義的例子,聯想意義也是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于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
從前作詩文的人都依照"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事類統編"之類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靈。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外"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用鉛字排印數籍還是"付梓""殺青"。像這樣例子舉不勝舉。他們是從前人所謂"套語",我們所謂"濫調"。
一件事物發生時立即使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于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并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所說的"套版反應"(stockresponse)。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于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因為就作者說,"套版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版反應",在運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不過習慣力量的深度常非我們的意料所及。沿著習慣去做總比新創更省力,人生來有惰性。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應"里去。你如果隨便在報章雜志或是尺牘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韓愈談他自己做古文"惟陳言之務去"。
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語言跟著思維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落入下乘。請回答∶
(1)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
答∶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聯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
(2)這段文字的論證方法是什么?(3分)
答∶這段文字的`論證方法有∶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
(3)套板反應對寫作的危害是什么?(3分)
答∶就作者而言,"套板反應"使人失去創造力,寫文章多是一些陳詞濫調;就讀者而言,"套板反應"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樂趣。
56.閱讀《愛爾克的燈光》選段,回答問題∶
"長宜子孫"這四個字的年齡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這也該是我祖父留下的東西罷。最近在家里我還讀到他的遺囑。他用空空兩手造就了一份家業。到臨死還周到地為兒孫安排了舒適的生活。他叮囑后人保留著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來的書畫。但是兒孫們回答他的還是同樣的字∶分和賣。我很奇怪,為什么這樣聰明的老人還不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財富并不"長宜子孫",倘使不給他們一個生活技能,不向他們指示一條生活道理,"家"這個小圈子只能摧毀年輕心靈的發育成長;倘使不同時讓他們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財富只能毀滅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要是它只消耗在個人的利益上面。
請回答∶
(1)本段文字作者批判了什么思想觀念?(3分)
答∶本段文字作者批判了封建禮教、封建家庭對青春和生命的摧殘與扼殺。
(2)作者認為青年們指出了怎樣的生活道路?(3分)
答∶沖破舊家庭、舊禮教的束縛,走向"廣大世界",尋求光明之路。
(3)說明這段話的現實意義(3分)
答∶年輕人應該沖破封建家庭的小圈子,樹立崇高理想的同時又要立足實際,到更廣大的世界里面去。
57.閱讀《我用殘損的手掌》片段,回答問題。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里…???那里,永恒的中國!
請回答∶
(1)"遼遠的一角"指的是哪里?(2分)
答∶"遼遠的一角"指的是指解放區。
(2)本節詩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3分)
答∶本節詩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這節詩歌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4分)
答∶這節詩歌表達了詩人對解放區的無比向往之情。
58.閱讀《嬰寧》選段.回答問題。
次日,至舍后,果有園半畝,細草鋪氈,楊花糝徑;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穿花小步,聞樹頭蘇蘇有聲,仰視,則嬰寧在上。見生,狂笑欲墮。生曰∶"勿爾,墮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將及地,失手而墮,笑乃止。生扶之,陰撥其腕。女笑又作,倚樹不能行,良久乃罷。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遺,故存之。"問;"存之何意?"曰∶"以示相愛不忘也。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疾,自分化為異物;不圖得見顏色,幸垂憐憫。"女曰∶"此大細事,至戚何所靳惜?待兄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生曰∶"妹子癡耶?"女曰∶"何便是癡?"生曰∶"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愛何待言。"生曰∶"我所謂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女曰∶"有以異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慣與生人睡。"語未已,婢潛至,生惶恐遁去。
請回答∶
(1)本段文字中的生指的是誰?
答∶生指王子服。
(2)本段文字用了哪些塑造人物描寫手法?(4分)
答∶本段文字運用的描寫手法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
(3)本段文字體現了嬰寧怎樣的性格?(4分)
答∶本段文字體現了嬰寧∶愛花愛笑;天真爛漫;爽朗率真;單純;不諳世事的性格特征。
六、作文(60分。)
材料一: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①?"對曰∶"未也。""居②!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②;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④;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六言∶六句話,此處實際上指的是六種品德(仁、智勇、剛)。六蔽∶六種弊病。②居∶坐。③賊∶害。④)絞∶說話尖刻。
―《論語?陽貨篇》
材料二:
不讀書者不一定就不能獨立思考;然而,讀死書、死讀書、只讀一面的書而不讀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書,卻往會養成思考時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獨立思考能力的萎縮。眼睛只看上邊、不看下邊的人,耳朵只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批評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別人的人,他們面前的可能的危險是∶讓"獨自"思考頂替了獨立思考。
一矛盾《談獨立思考》
59.請根據上述材料中選擇一則,自擬題目,寫一篇600~1000字的議論文。
普通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比”字屬于造字法中的()
A.象形
B.會意
C.指事
D.形聲
2.“以爾車來,以我賄遷”中,“賄”意思是()
A. 財物
B.贈送
C.行賄
D.贓物
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中的通假字是()
A.庠
B.申
C.頒
D.戴
4.《逍遙游》中“彼且奚適也”的特殊句式是()
A.判斷句
B.被動句
C.主謂倒裝句
D. 賓語前置句
5.《史記》的篇目由哪幾部分組成?()
A.本紀、表、書、世家、正傳
B.本紀、銘、書、世家、正傳
C.本紀、銘、書、世家、列傳
D.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6.“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用了()修辭手法。
A.比喻
B.雙關
C.夸張
D.層遞
7.“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中“因”的意思是()
A. 于是
B.由于
C.原因
D.因為
8.下列作品不屬于戲劇的是()
A. 關漢卿《竇娥冤》
B.王實甫《西廂記》
C.曾樸《孽海花》
D.湯顯祖《牡丹亭》
9.下列作品屬于王安憶的是()
A.《創業史》B.《長恨歌》
C.《青春之歌》D.《塵埃落定》
10.下列不屬于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作品的是()
A.《套中人》B.《獵人筆記》C.《雙城記》D.《戰爭與和平》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個空1分,共6分)
11.未能事人,________。(1分)
12.胡馬依北風,________(1分)
13.落日熔金,________(1分)
14.________,人淡如菊。(1分)
15.天地有正氣,________。(1分)
16________,不可沽名學霸王。(1分)
自極于權衡,而務至于任鄙:戰士出死,而愿為貴、育:守道者皆懷金石之心,以死子胥之節。
《韓非子?守道》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則兵強而敵弱。故審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則主不可欺以詐偽;審得失有權衡之稱者,以聽遠事,則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輕重。
《韓非子?有度》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云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屬輕重于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
《韓非子?大體》
17.閱讀以上三則,翻譯以下句子。(8分)
(1)圣王之立法也,其賞足以勸善,其威足以勝暴,其備足以必完法。(4分)
(2)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
18.閱讀以上三則,為什么“奉法者強,則國強。”(6分)
四、古詩詞鑒賞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卻東西門行
曹操
鳴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我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19.請賞析詩中寫到“鴻雁”“轉蓬”“神龍”“猛獸”“狐”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的作用(10分)
五、現代文閱讀題(共30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3小題,12分)
信息倦息
信息疲勞綜合征(lFS,InformationFatigueSyndrom)就是由過量信息引起的一種心理疾病。患者抱怨分析能力不斷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慮,或者失去承擔責任的能力。1996年,英國心理學家大衛?劉易斯(DavidLewis)對此病做了定義。起初,IFS的患者主要為需要在工作中長時間處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們每一個人都被 IFS 波及。原因在于,我們所有人都面對著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IFS的一個主要癥狀是分析能力的癱瘓,而分析能力恰恰是思想的構成要素。過量的信息會讓思想變形。分析能力是指,將與事情沒有核心關聯的信息從感知材料中剔除出去的能力。歸根結底,它是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的能力。顯然,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信息洪流削弱了這種將事物簡化到本質的能力。然而,區分和選擇的負面性是思想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思維總是專屬的(exklusiv)。
信息越多未必就會做出越好的決定。如今,隨著不斷增加的信息量,人們的高級判斷能力也隨之畸形。在很多情況下,信息以少為多。舍棄和遺忘的負面性在這里是能夠帶來生產力的。單純靠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交流并不能點亮這個世界。透明性也不能讓人變得智。大量的信息本身并不會創造事實,它無法讓光照進黑暗。釋放出的信息越多,世界就會變得越雜亂、越鬼祟。從某個臨界點開始,信息不再能給我們帶來資訊(informativ),而只會讓事物變畸形(deformativ);交流不再能帶來溝通(kommunikativ),而只是單純的疊加(kumulativ)。
信息疲勞綜合癥還包括一些典型的抑郁癥癥狀。抑郁癥首先是一種自戀的疾病。造成抑郁癥的是極端的、病態放大的自我相關性。自戀的抑郁主體只能感知對他自身的正面反響。意義只存在于他能夠自我識別的`地方。他的世界只出現在自我的陰影之中。最后他在自我中沉溺、消耗、泯滅。我們的社會如今變得越來越自戀。推特一類的社交媒體強化了這種發展趨勢,因為它們本身就是自戀的媒體。
IFS的癥狀中還包括沒有承擔責任的能力。責任是一種和特定的精神條件以及時間條件密不可分的行為。它的首要前提就是約束力。和諾言以及信任一樣,它約束著未來,使未來穩定。與之相反,如今的交流媒體促進的是放任、隨意和短效。我們當今世界的一大特點是當下的絕對優先權。時間被驅散,變成了可支配的、當下的一個單純排列。此時的未來變形為經過了優化處理的當下。當下的絕對化消滅了有時間牽制(zeitgebenden Handlungen)的行為,例如負責和許諾。
20.文中說“在很多情況下,信息以少為多。”有何含義,請結合上下文本簡要分析。(4分)
21.文中劃線句“它無法讓光照進黑暗。”比喻了什么?(4分)
22.從至少說出三個造成信息疲勞綜合癥的原因?(4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3小題,18分)
給我寫封感謝信趙長春
老主任一直這樣說。其實他的意思是讓我替他寫封感謝信。
袁店河的人說話,干脆直接。他說,跟你說了好多次了,你到底寫不寫?要不然,我就花大價錢,請人家比你更著名的作家來寫。
在老主任的眼里,他覺得我把故鄉的人、事寫了出來,演繹成了一個個故事,算得上作家。
他就堅持讓我給他寫封感謝信。
要寫的這封感謝信,也是有原由的。春節,我回家比較晚,在臘月二十八遠近明滅的鞭炮閃光中和硝煙彌漫的氣味中,我進了村口。以往,我習慣將車停在前面的一個村子,發小家的大門前,臨路,寬敞。然后,再步行回家,大約一公里的路。
雖然不算遠,但窄,崎嶇。雪水泥水的攪拌下,成了泥漿,很不好走。這也是每次回家我被愛人和孩子吐槽的原因之一:進村的路,太不好走。
可是,這個臘月的這段路上,一派熱鬧。男女老少,拿著鐵锨,清理路面的垃圾。年輕人居多,主要是大學生。改革開放后,村子里考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現在大學生更多,不管重點院校還是普通本科。這些學生們回來了,都覺得應該好好地把村口的路修一修了。修路,是一位大學生倡議的。他說,咱們每每回來,總是踩泥巴,踩雪水,咱們為什么不修一修呢?
有意思的是,他的倡議得到了大家的反應。現在,微信群多。故鄉的微信群也很熱鬧。早年已經畢業并且做了大小生意的一些老鄉說,你們行!我給你們發紅包,干起來吧!于是,這個事就熱鬧起來了:修好進村的路。
對此,有不少的評價和反應。我呢,總覺得他們為拍照留存。他們拉著橫幅,以青年大學生志愿者聯盟和志愿服務的名義。我覺得他們應該是在做學校布置的寒假志愿服務實踐活動。拍照片,留痕,以此為證而已。
可是,他們做得很認真,從臘月初,到過年,歇了幾天,繼續熱鬧地干。我在家只待了幾天,就回城了。回城時,我已經能把車順暢地開進村,停在了自家門口,裝上父母給我的吃喝,就走了。
沒想到的是,在整個寒假期間,從臘月到正月,這些大學生們不僅是清理了路,還硬化了路面。村口,路口,老樹,舊面坊,老水車,這些地方還做了文案:我在袁店河很想你!你來,面如花開!水車悠然,故事流淌……把那條路布置得很有文藝氣息。我看見他們在微信群,朋友圈中發的照片,文案,這里是同享春天的地方。
確實,春天在這條大約一公里的路上很嫵媚。長上坡,蜿蜒曲折,通到我們的村莊。村后是山坡,坡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特別是杏樹,櫻桃,桃樹。一棵一棵,一園一園。春天的時候,花特別多,花兒朵朵,一片美好的春天。
夏天呢。麥黃杏,紅櫻桃。還有五月仙桃。接著是六月的小笨杏。酸,甜,紅,黃,很能讓人流連忘返。只不過是人少,就因為這段道路的不好。
對于這種創意,我沒有抱多大希望,覺得不過是年輕人的網絡熱鬧,我就悄悄地退了群。
又一段時間過去了。這個夏末,老主任又給我打來了電話,說,你一定得給我寫封感謝信!
他的意思是說,因為這條路,因為在各地的大學生在各自的朋友圈中的發送和推送,小村子熱鬧起來了,來玩的人特別多。村里人就把一些土特產擺出來了,就在村中十字口的老槐樹下。有人來玩了,來吃飯了,住下了……老主任說,你看,學生娃們修了這一條路,讓一切都好起來了。你得好好地寫封信,感謝感謝這些大學生!
老主任要求我給各高校發去一封,讓人家知道咱們這些學生在大學里學得很好,運用了所學的知識,為村里建功立業,他們用所學的知識為小村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按照大學生們的計劃,他們要把袁店河打造成一個文旅小鎮。村里有石頭房,石,古樹,小河有一些很好看的地方,還有好玩的地方,還有好聽的故事,還有那么多優美的傳說。他們覺得都能挖掘出來,宣傳出去。
這些年輕人,遇上了這么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就應該有新的故事去講,有好的夢想去實現。
我怎么去寫好這封感謝信呢?感覺越寫越慚愧。
我又進了故鄉微信群……
23.對于修路,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態度?(6分)
24.結合原文,請分析作者越寫越慚愧的原因。(6分)
25.劃線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六、寫作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70分)
26.應用文寫作。(20分)
請再次閱讀本卷現代文《幫我寫一封感謝信》,幫《鄉村振興報》寫一則新聞稿,報告XX村大學生們的事跡。
七、文學寫作(將答案填寫在題卡中。共50分。)
詠牡丹
【宋】王溥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太,不成一事又空枝。
這首詩蘊含了豐富的哲理,你贊成詩人的觀點嗎?這首詩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根據你的思考或聯想寫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普通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3
一、單選題
1.《戰國策》的整理編輯者是(A)
A劉向 B郭茂倩 C司馬遷 D班固
2.“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出自(C)
A《長恨歌》B《歸園田居》C《春江花月夜》D《琵琶行》
3.下列作品中不是陶淵明的是(C)
A《五柳先生傳》B《桃花源記》C《山居秋暝》D《歸去來兮辭》
4.以“詩中有畫”著稱的詩人是(D)
A李白 B蘇軾 C李商隱 D王維
5.以“六一風神”創作風格著稱的是(A)
A歐陽修 B蘇軾 C王安石 D梅堯臣
6.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與茅盾、巴金齊名的另一位現代長篇小說家是(D)
A沈從文 B丁玲 C魯迅 D老舍
7.李斯《諫逐客書》中,“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的“業”指(B)
A功業 B使....成就功業 C使...擁有產業 D產業
8.小說《麥琪的禮物》的風格是(D)
A嚴厲的譴責 B辛辣的諷刺 C熱情的贊揚 D含淚的微笑
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莎士比亞是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
B“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出自《哈姆雷特》
C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和《羅密歐與朱麗葉》
D《哈姆雷特》也譯作《王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所有劇作中篇幅最長,也是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
10.《雨巷》《你是人間四月天》《黃河頌》《相信未來》的作者依次是(A)
A戴望舒、林徽因、光未然、食指
B林徽因、戴望舒、食指、光未然
C食指、林徽因、戴望舒、光未然
D戴望舒、林徽因、食指、光未然
13.最富有“魯迅氣氛”的一篇小說是(C)
A《孤獨者》B《傷逝》C《在酒樓上》D《狂人日記》
14.以下與“孝”有關的言論中,不是孔子所說的是(A)
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志,莫大乎以天下養。
B.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C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D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5.曾國藩給兒子曾紀鴻的家書中,告誠兒子要(B)
A.仁厚博愛,知廉恥
B.讀書明理,勤儉自持,嚴謹做人
C.謹言慎行,凡事講求合乎禮儀
D.淡泊名利,忠厚做人
二、填空題
1.被王國維稱為“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清代詞人是_______[答案]納蘭性德
2.《召公諫厲王弭謗》一文選自_____[答案]《國語》
3.《登樓賦》是_______的一篇抒情小賦。[答案]王粲
4.《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為詩人艾青所作,他的成名作是________[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5.易安居士是北宋著名詞人_______的號。[答案]李清照
三、解釋加點詞
1.無父何估,無母何恃?[答案]怙:依靠,依仗。
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答案]共:同“拱”,環繞。
3.丁對語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答案]哂:微笑,
4.姊妹弟兄皆烈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答案]可憐:可愛,可慕。伶:愛,慕。
5.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答案]引:援引,.....為理由。
6.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答案]內:同“納”,接納。
7.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為我為不肖。[答案]不肖:沒有才干。
四、閱讀分析題
閱讀孫犁的《亡人逸事》,回答問題。
她在娘家,因為是小閨女,嬌慣一些,從小只會做些針線活:沒有下場下地勞動過。到了我們家,我母親好下地勞動,尤其好打早起,麥秋兩季,聽見雞叫,就叫起她來做飯,又沒個鐘表,有時飯做熟了,天還不亮,她頗以為苦。回到娘家,曾向她父親哭訴。她父親問:“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來嗎?"
“她比我起得更早。還說心痛我,讓我多睡了會兒哩!""那你還哭什么呢?"
我母親知道她沒有力氣,常對她說:人的力氣是使出來的,要抻懶筋。
“她比我起得更早。還說心痛我,讓我多睡了會兒哩!“那你還哭什么呢?”
我母親知道她沒有力氣,常對她說:”人的力氣是使出來的,要抻懶筋。”
有一天,母親帶她到場院去摘北瓜,摘了滿滿一大筐。母親問她:”試試,看你背得動嗎?
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后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母親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個個撿起來,背到家里去了。我們那村莊,自古以來興織布,她不會。后來孩子多了,穿衣困難,她就下決心學。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了。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得變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后來,因為鬧日本,家境越來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帶著孩子們下場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賣線賣布。有時和大女兒輪換著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糶賣。從來沒有對我叫過苦。
幾個孩子,也都是她在戰爭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長大的。農村少醫藥,我們12歲的長子,意以盲腸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發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對孩子們說:“我對你們,沒負什么責任。母親把你們弄大,可不容易,你們應該記著一位老朋友、老鄰居,近幾年來,屢次建議我寫寫“大嫂。因為他覺得她待我太好,幫助太大了。老朋友說:"她在生活上。對你的照顧,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幫助,我看也不小。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寫進你的`小說。至于語言,你自己承認,她是你的第二源泉。當然,她瞑目之時,冰連地結,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別人也不會作此要求。但目前情況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題材外也允許記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倉促有所不諱,你不覺得是個遺憾嗎?
我唯唯,但一直拖延著沒有寫。這是因為,雖然我們結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說的: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我們的青春,在戰爭年代中拋擲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變故,直到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實在不愿再去回顧這些。但目前也出現一些異象過去,青春兩地,一別數年,求一夢而不口得。今老年孤處,四壁生寒,卻幾乎每晚夢見她,想擺脫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說法,這可能是地下相會之期,已經不遠了。因此,選擇一些不太使人傷感的片斷,記述如上。已散見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復。就是這樣的'文字,我也寫不下去了。
我們結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可以說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為如此,她對我們之間的恩愛,記憶很深。我在北平當小職員時,曾經買過兩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臨終之前,她還向我提起這一件小事,問道:你那時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說:“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一九八二年二月十二日晚。
(1)這篇散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述了什么內容?
[答案]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母親把你們弄大,可不容易。你們應該記著。"這部分從向父親訴苦、背瓜、學紡線織布、徹夜照顧生病的孩子四個方面描寫了妻子的持家;第二部分從“一位老朋友,老鄰居屢次建議我寫大嫂"到結尾。這部分寫妻子臨終前回憶起丈夫給她買花布的事情
(2)分析這篇散文中妻子的形象特征。
[答案]傳統質樸、吃苦耐勞、勤勞慈愛、堅強善良,
(3)這篇文章的抒情方式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文章通過回憶妻子生前的一些生活小事,從真實的生活細節的回憶著筆,融寫事抒情于一爐,表達了作者對妻子深切的感激、愧疚、思念、深愛之情。全文給人以安靜、祥和之感,讀來情真意切,溫婉感人。
(4)這篇文章結尾劃線部分提到的“小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這件小事或許是夫妻生涯中,作者為妻子所做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之一,因此妻子印象深刻,直到臨終時還牽掛在心。這因為四十多年來妻子付出多所求少作者內心深處才會覺得愧疚與不安。
普通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認為使“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的根本措施是( )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2、《諫逐客書》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都出產于別的諸侯國,來證明驅逐
2、客卿是錯誤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
A、演繹法 B、例證法
C、類比法 D、對比法
3、《談時間》一文的主要論證方法是
A、演繹論證 B、比較論證;
C、歸納論證 D、類比,對比,歸納論證
4、《論毅力》中,梁啟超引用孔子的話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這里所包含的一個成語是( )
A、半途而廢 B、功虧一簣
C、事倍功半 D、勞而無功
5、《選擇與安排》中,作者在論證一件藝術品必須是一個有機整體時,所用的比喻是( )
A、擒賊先擒王 B、浮雕突出于石面
C、常山蛇陣 D、自己打自己耳光
6、《張中丞傳后敘》中,寫南霽云抽刀斷指時,“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對刻畫南霽云形象來說,這種表現手法是( )
A、類比顯現 B、對比反襯
C、象征暗示 D、側面烘托
7、李密的《陳情表》一文屬于
A,書信;B,小說;C,辭賦;D,奏疏;
8、《愛爾克的燈光》中,象征著對新生活的信念和對理想的追求的是( )
A、故居大門內亮起的昏暗燈光
B、哈里希島上的愛爾克的燈光
C、“我常常看見的”“我的心靈的燈”
D、“傍晚,逐漸黯淡的最后的陽光”
9、《往事》中說,“海是神秘而有容”。這里的“有容”的寓意是( )
A、容貌美麗 B、胸懷寬廣
C、從容自得 D、充實豐富
10、《背影》中,敘寫父親買桔子之前,先描述他是個胖子,穿鐵路、爬月臺困難,這種表現手法是( )
A、鋪墊 B、側寫
C、對比 D、象征
11、杜甫詩歌的風格是( )
A、沉郁頓挫 B、飄逸奔放
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
12、孔子認為“大同”與“小康”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
A,人事制度; B,物質文明;
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設
13、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中,與王維齊名并稱的詩人是( )
A、王昌齡 B、岑參
C、孟浩然 D、高適
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情感內涵是( )
A、贊春花秋月之美好 B、嘆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來 D、發物是人非之傷痛
15、《陌上桑》同“脫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