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閱讀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登岳陽樓》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岳陽樓》閱讀答案1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昔聞”“今上”對照,擴大了時空領域,道出渴望一見而夙愿終償的喜悅心情。
B.頷聯寫自身凄慘境況:親朋沒有消息,自己年老多病,孤獨的晚年只有孤舟相伴。
C.詩人寫景摒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使全詩風格雄渾高昂,成為杜詩五律中的`名篇。
D.詩歌以喜登開始,以“涕泗流”做結,情感波瀾起伏,體現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特點。
16.清人黃白山認為這首詩“胸襟氣象,一等相稱”,請結合詩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
15.A.“夙愿終償的喜悅心情”錯,表面上有初登的喜悅,其實抒發的是詩人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
16.“胸襟氣象,一等相稱”是對本詩意境、襟懷、氣度的高度評價。關山與乾坤、吳楚的廣闊境界相當,而且從東南拓到北方,所以說氣象相稱;憑欄灑淚的詩人與“老病有孤舟”相呼應,詩人“涕泗”是因北方的戎馬戰亂而流,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所以說胸襟極寬。
《登岳陽樓》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22、兩首詩所寫的季節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23、賞析兩首詩中“月”的不同。
【答案】
22、(1)暮春
(2)秋天
23、《聞》詩中的“月”,是詩人對友人思念的寄托物,《與》詩中的“月”,有期待團圓美好之意。
【解析】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的能力。理解詩歌內容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詩的內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③必看注釋(可以借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⑤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給什么,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第一首,“楊花落盡”可見是暮春時節;第二首,“雁引愁心去”中有“雁去”,可見是秋天來臨。
【23題詳解】
本題考查考生對古代詩歌意象與思想情感的比較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型,考生要借助詩歌中的“注釋”“標題”“意象”“詩眼”以及“景與情的關系”來理解詩詞意象的含義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或主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贈友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是登樓詠懷詩。兩首都選擇了“月”這一意象。由于兩詩所表達的情感不同,“月”這一意象,所表達的情感也不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的月,是詩人對友人思念的寄托物,月亮分照兩地,詩人期待能把因飄零與思念化作的愁緒,通過明月帶給友人。《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詩寫“月出山口”,一方面是為了襯托樓高,另一方面也寫出了月亮帶來了團圓美好之意,寫出了超脫豁達,豪情逸志。
《登岳陽樓》閱讀答案3
五、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11陳與義《登岳陽樓》中的.詩句“ , ”從時空跨度上敘事狀態,抒寫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強烈的憤懣和萬般的無奈。
11答案:萬里來游還望遠 三年多難更憑危
12這首七言律詩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融于一體。(2分)
13對這首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首聯點明登臨位置,從“簾旌”到“夕陽”,寫景由遠及近。
B.頷聯思昔撫今,憶“吳蜀”融入厚重歷史感,說“徙倚”滲透個人悵惘情。
C.頸聯“萬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跨度上道出了亡國之臣的無盡憂憤。
D.尾聯“風霜”語意雙關,“滄波”情景交融,于無限悲涼中收束全篇。
答案:
11答案:萬里來游還望遠 三年多難更憑危
12答案:家國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2分)
13答案:A(2分)
《登岳陽樓》閱讀答案4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黃庭堅①
(一)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