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經常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范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飲酒》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飲酒》閱讀答案1
【甲】水陸 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1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不蔓不枝 蔓:___________ (2)濯清漣而不妖 而:___________
(3)陶后鮮有聞 鮮:___________ (4)結廬在人境 廬:___________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水陸草術之花,可愛者 甚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證“背陶淵明獨愛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甲】文和【乙】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請作簡要概述。(5分)
參考答案:
15.(1)生(長)枝蔓(2)表示轉折的連詞,卻(可是)(3)少,稀少(4)簡陋的房屋(或“房屋”) (共4分。各占1分)
16.(1)水上、地上各種草本花和木本花,可愛的很多。
(2)此情此景蘊含著淳真的'情趣,想要辨別表達卻找不出恰當的語言。 (共4分。各占2分)
1 7.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共2分。各占1分)
18.【甲】文表達了作者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乙】文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熱愛自然(歸隱自潔)的生活態度。 (共5分。各占2分,語言表達占1分)
《飲酒》閱讀答案2
飲酒
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①塵羈。
【注】①紲:捆綁,束縛。
8、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青松”的特點。(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從整體上看,詩人運用了哪些方式抒發自己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頑強,生在“東園”,且被眾草掩沒,但后來“卓然見高枝”;②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獨立,不畏嚴寒;③青松外形偉岸挺拔,與眾不同(或“獨樹一格”“特立獨行”等均可),比成片的樹林更能引起人們關注。 評分標準:答出2點并結合具體詩句,可得滿分。
9、前六句詩人托物言志,將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達出自己堅貞不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后兩句詩人直抒胸臆,抒發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塵網束縛的感慨。標準:每點2分,抒情方式1分,情感1分。
《飲酒》閱讀答案3
(二)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6―9題(12分)
【甲】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記(節選)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謎,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6.下列選項錯誤的一項是()。(3分)
A.甲詩乙文的作者均為東晉大詩人陶淵明。
B.陶淵明,一名侃,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
C.陶淵明有“田園詩人”之稱,也是田園派鼻祖。
D.甲詩乙文均有感而發,寫于作者辭官歸隱之后。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下面選項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甲詩中的“心遠”“悠然”等詞語表現出詩人心境高遠、超凡脫俗的恬淡心境。
B.甲詩結句言盡而意無窮,隱約流露出作者歸隱后淡淡的悵惘與迷茫,令人回味。
C.乙文中“不足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謙虛低調,不希望外人打擾的心理。
D.乙文末段劉子驥探尋未果的描述,更顯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朧隱晦。
9.作者借甲詩表達對_________生活的熱愛:借乙文表達對__________的`理想社會的憧憬,兩詩文都含蓄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______。(3分)
答案:
6.B
7.(源中人)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8.A
9.寧靜淡泊的田園和平安寧不滿。
《飲酒》閱讀答案4
【原文】:
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①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 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②之。韓借師于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
趙借師于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講③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旦盟羞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