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次韻子瞻新城道中》閱讀練習及答案
《次韻子瞻新城道中》是宋朝蘇轍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轍《次韻子瞻新城道中》閱讀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蘇轍《次韻子瞻新城道中》閱讀練習及答案 1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次韻子瞻新城道中【注】
蘇轍
春深溪路少人行,時聽田間耒耜聲。
饑就野農分餉黍,迎嫌尉卒鬧金鉦。
閑花開盡香仍在,白酒沽來厭未清。
此味暫時猶覺勝,問兄何日便歸耕。
【注】子瞻新城道中:蘇軾因厭棄朝廷黨爭而請求外調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發,寫下《新城道中》,詩中有“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之句。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包含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很有畫面感,將讀者帶入鄉間生活特有的氛圍中。
B.閑花落盡說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說明生活清貧只買得起濁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悵。
C.樂與野農共食卻嫌尉卒擾人,其背后的心態與陶潛所寫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處。
D.多種感官交織,自然風景與田園生活融合,詩人最終形成“猶覺勝”的整體印象。
16.對蘇軾發出的“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的感慨,蘇轍在這首詩中是如何回應的?(6分)
答案:
15.B(“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悵”錯誤,“閑花開盡香仍在”,盡管春已深花落盡,但其香氣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來厭未清”中的“厭”應理解為“饜”,“滿足”之意。且詩人又說“此味暫時猶覺勝”,可見即使是開盡的`閑花與未清的濁酒也別有一番風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悵”)
16.①蘇軾的感慨表明他厭棄官場,并對鄉間生活心動,有歸隱之心。②蘇轍在詩中描寫的鄉間人情和諧、風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與蘇軾感慨的“人間多岐路”形成對比,與蘇軾遠離官場、回歸田園的信念相回應。③尾聯直接追問蘇軾何日歸耕,表達了蘇轍對兄長回歸田園的期盼。(每點2分,共6分)
作者介紹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號東軒長老,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北宋時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