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美的東西》閱讀理解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和美的東西》閱讀理解及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什么是美?這個問題看似十分簡單,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詩、一曲音樂,我們覺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們都會用審美的眼光,來說他們美不美。但是如果認真追問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們卻往往會瞠目結舌,不知所答。
在對美進行追問的過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東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東西當成美。這是因為我們和現實發生審美關系的時候,差不多總是先碰到具體的美的東西,然后再將美的東西概括出來美的概念來。
古希臘柏拉圖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談論美的專著。其中蘇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個問題:“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東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馬、一只漂亮的湯罐等等,來回答“什么是美”。蘇格拉底堅決反對這一回答,說他所要探討的,不是“什么東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問的是美本身,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為美”。蘇格拉底與希庇阿斯探討了許久,最后不得不感嘆的說:“美是難得。”
這個討論在美學史上具有重要價值:他要我們透過美的現象去探討美的本質,從千千萬萬美的東西中,去尋找美的普遍規律。關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為普遍規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質,而不是蕓蕓總總的美的現象的美的東西.把美的東西當成美,會造成許多困難。
首先,任何美的東西都只能說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說明其他都東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說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說明漂亮的母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東西千千萬萬,但它們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說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或是唐詩的美,也是各異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