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之可惜成語故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成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棄之可惜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棄之可惜成語1
成語故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注音】shí zhī wú wèi , qì zhī kě xī
【典故】《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釋義】吃起來沒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點可惜。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用法】作賓語、定語、謂語;用于處事
【結構】復句式
【相近詞】食之無味,棄之不甘
【押韻詞】養子防老,積谷防饑、相關休戚、玉食錦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