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語故事有感400字(精選2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成語故事有感4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成語故事有感 1
今天我買了一本《中國成語故事》,媽媽說,只有正確地理解成語的意義,才能恰當地靈活地使用它,為自己的口頭交際和書面寫作增添文采和活力。這本書中精選了兩百多則常用成語,簡明生動,通俗易懂。使我增加了古代社會政治、軍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識,還從中學習借鑒前人的智慧和經驗。其中我最喜歡讀的是“機不可失”。
這個故事講了唐朝初年,李淵為了平定天下,就派大將李靖統率大軍去攻打蜀都的蕭銑。當他的`大軍來到江邊,只見大浪滔天,勢如千軍萬馬,奔騰咆哮,看得人心驚膽顫。這時候有位將軍說:“等江水退了,再打過江去吧!”可李靖語氣堅定地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敵軍一定認為我們被江水阻隔,不會馬上進攻,我們必須在他還沒有調集兵馬之前,趁著這江水猛漲的大好時機迅速渡過江去,攻到城下,這才是用兵的上策。果然,在李靖的強大攻勢下,蕭銑被打敗了。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牢牢地去把握,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失去了,就后悔莫及!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也一定要“機不可失”。
讀成語故事有感 2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為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為開這個故事。
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為前面有埋伏,一直不敢攻擊。這里可表現出他精神韜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戰英勇。
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祝李廣說自己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買賬,諷刺說:“你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么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表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
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他發現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來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表明做什么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
讀成語故事有感 3
《成語故事》里的成語故事多不勝數,這本讀物,它不止有對成語由來的小故事,對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詳細的解說之外,還增設了歷史典故,人物介紹和小知識等小欄目。讓我們在認識成語的同時對當時的背景與學者的認識加深鞏固。
“妒賢嫉能”這個故事寫出了項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從古至今,不賞識人才的人,都是失敗者。《成語故事》里關于三國的故事也有許多,還能夠一邊補充對三國的認識。
有個“名落孫山”的故事讓我苦笑不得,講述的是一個叫孫山的人和同鄉去考科舉,結果自我最后一名,而同鄉沒有居榜上,結果回到家,同鄉的父親問他兒子的成績,孫山還委婉得意的'說最后一名是自我,你兒子榜上無名。趁機顯露了自我的才華,但其實在別人看來,滑稽了點。
“程門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為看了《恰同學少年》的緣故,看到了毛澤東借鑒前人“袁門立雨”,在外人看來是可笑的,為什么必須要一動不動呢?個性是“程門立雪”,楊時和游酢,因為老師睡著了就一向站在門口,下雪也不進去,這種行為其實能夠稱為“愚昧”,其實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半對半錯,畢竟是初次登門拜訪,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們不一樣,因此評論的話還是少說為妙,他們的老師也都被這精神感動了。
“害群之馬”這個成語見的多,它的典故卻是才了解,原先治理國家和放馬的道理相似,只是除掉那些對馬群有害的壞馬罷了。朝廷上,只是將危害江山社稷的奸臣掃除而已。這個以小見大的道理,就那么簡單。
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只是短短數十字,卻全都蘊涵大道理,“勤能補拙”,既然我的基礎不好,就要“亡羊補牢”了!
讀成語故事有感 4
成語是中國語言文的精華,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其中不少還蘊含著許多豐富的歷史知識和傳統美德。而《中國成語故事》這本成語故事書也寫了許多古今聞名的'成語故事,如《近水樓臺》、《余音繞梁》、《雞犬不寧》、《驢鳴犬吠》、《奉公守法》等成語故事,這些故事對我們小學生既能“益智”,又能“養性”,非常值得我們去閱讀,去思考,從中懂得更多知識。
所以,我在星期六那天,閱讀起《中國成語故事》來。當我讀到《玩物喪志》這個成語故事時,我被周朝太保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