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斷齏畫粥
導(dǎo)語:斷齏畫粥,聯(lián)合式成語,源自范仲淹苦讀的典故,形容雖貧苦但努力學(xué)習(xí),語出宋?釋文瑩《湘山野錄》。
成語故事:斷齏畫粥
【拼音】duàn jī huà zhōu
【成語故事】北宋時期,范仲淹小時家貧,他只好住在廟里讀書,晝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為四,早晚各吃兩塊,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經(jīng)過苦讀終于被錄取為官員,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典故】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jīng)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shù)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 ∷?魏泰《東軒筆錄》
【釋義】斷:切斷;齏:醬菜或腌菜之類。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xué)。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生活貧困
【近義詞】節(jié)衣縮食、斷齏塊粥
【反義詞】揮霍無度、揮金如土
【示例】貧而力學(xué),斷齏畫粥?! 稌怨适?苦學(xué)?斷齏畫粥》
關(guān)于范仲淹:
范仲淹文學(xué)素養(yǎng)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歐陽修曾稱漁家傲為“窮塞主詞”。著作為《范文正公集》。范純?nèi)适撬拇巫樱缸佣籍?dāng)過宰相。
“彼希聲之鳳皇,亦見譏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于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堯臣的《靈烏賦》(大概是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