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作文11篇[熱]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抒情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抒情的作文 篇1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塊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
偶然間去書房取書,找到后正準備離開,一絲刺眼的陽光卻將我拉向了書架的那個角落,腳步被牽引著,那三個字不斷在我眼前放大,最終以一種最清晰的方式呈現在我的眼前――《回憶錄》。還記得這是我為它取的名字,我曾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裝飾它,我曾像寶貝似的將它安放在床頭柜里,我也曾像個小傻子似的一有空便盯著它傻笑……可不知何時,它因為過于笨重,被我隨手塞在書架的這個角落,而我的回憶也在那時一起塞進了這個角落。
拿下,翻開。伴著微微的灰塵,一幅幅清晰的畫面映入眼簾,隨之而來的,是那如同童話般可愛的我的回憶之旅。
照相館里
我三歲了,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第一次來到照相館。一大早,我就被纏綿于耳的“生日快樂“喚醒,我被穿戴地整整齊齊,迎著朝陽來到了一家嬰兒照相館。在那咔擦咔擦的閃光中,我抱著一個道具娃娃,面無表情的呆滯著,不論爸爸媽媽怎么逗我,我都無動于衷。“干嘛都看著我,怪害羞的。”我在心里偷偷地想著,卻仍不亦樂乎的玩著娃娃。
公園中
我六歲了,這是我第三次來到西湖邊的這個公園。吃過午飯我們早早出了門,終于到了公園邊上,我終于按耐不住,像只歡快的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校牌也隨著我的蹦跳一起上下飛舞著,不知不覺地,就到了公園湖邊的涼亭里。媽媽突然笑著喊道:“看這里!“我趕忙對著鏡頭擺了一個可愛的姿勢,媽媽也一連拍了好幾張,我不停轉換著姿勢,涼亭里回蕩著我銀鈴般的笑聲。
學校里
我十三歲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來小學的校園。今天早上,我比往常提前很早來到學校。我貪婪的望著校園的每個角落,享受地聽著原本認為煩躁的上課鈴。我漫步在校園內,這個我自認為無比熟悉的校園內,我竟發現了如此多的鮮為人知的地帶。我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帶來了相機,我用它記錄下這些種種,記錄下這些角落,記錄下同學們一張張花朵般的笑臉。
閱畢,合上。伴著暖暖的陽光,一絲絲暖意涌上心頭,隨之離去的,是那心頭郁結多天的煩悶。
我拿起相冊,輕輕拂去它身上的灰塵,走進我的房間。將再次它平穩地放在床頭柜里,連同我的回憶。
抒情的作文 篇2
很喜歡一首歌,是汪峰的《春天里》。第一次聽這首歌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時的我正如歌中唱的一樣“沒有情人節也沒有禮物”“沒有信用卡也沒有她”。“可當初的我是那么快樂”,因而實在感受不到汪峰在歌聲中所表達的自醒式的回憶和對生命的憂慮,那種寂寥、真誠和勇氣是當時的我所不能理解的。后來聽得膩煩了,也就漸漸不聽了,淡忘了。直到最近的某一天,當我經過一家超市門口,再次聽到熟悉的旋律響起,驚喜之余,心中竟不免生出了一番感慨和幾絲惆悵。時移世易,感慨逝去的年華,惆悵正在一步步流逝的青春。這首《春天里》―下子為我平添了幾分秋天里的感傷。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總是最容易惹起人翩翩思緒的季節。在這個秋意漸濃的10月,不知道正在翻閱這本雜志的你是不是也會泛起一絲對往昔的回憶,或不舍,或遺憾,或意味深長。在這期的雜志里,“回憶”的主題占了不少篇幅:“夏令營記錄”是秋對夏的回憶,亦是我們與寫手、讀者之間共同的'回憶;吳華超的《再見夏天》是對一段成長的回憶;李偉松的《風雨鳳凰》是對一段旅程的回憶;而趙晨伶的《回不去的年少》更是將這種“回憶”的氣氛推向高潮。那些童年、少年時期的美麗的夢,“即使夢一場,我也愿長醉于夢中”。就連“我的傳奇”也是一種回憶,那些好玩兒的、感動的、搞笑的“星星故事”“小編秘史”不都是我們對于過去的自己、過去的人生的一種回顧和審視嗎?回憶的本質到底是什么?也許趙晨伶在她文章最后的注釋中已經告訴了我們:‘再也不復從前,謹以此文記之。”
人們總是說,回憶是一個人衰老的標志。時常回憶過去的人總會被不可名狀的傷感所牽絆,而不能繼續前行。但如果你換一個角度看,回憶其實是一件對身心有益的事情,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在我們各自人生的成長道路上,“當局者迷”是一個時常會掉進去的怪圈,回憶恰恰會在適當的時候提醒我們回顧過去的自己,從而修正當前腳下的路。所以,感謝回憶,感謝那些曾經“厚積”的日子。“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那時光里。”
抒情的作文 篇3
從歷史翻騰不息的畫卷中,掀開標著中國的那一頁,一個個跳躍的音符被時間繪制出無數優美的樂章。它從華夏民族的第一聲竹笛開始,如一個巨人般緩緩前行,它的步伐很慢,但很堅定,而且每一步都快上一點,一點,又一點……
我翻開它的一角,眼前出現如此一幕:中華的祖先盤坐在一塊平整光滑的圓石上,看著炎黃部落的同伴們興高采烈地舞著,總覺得缺少一點什么,他用心傾聽水拍打鵝卵石的聲音,傾聽風吹過竹林的聲音,突然靈光閃現,天地間回蕩出一首悠揚的樂聲,這便是我們的民族之歌,它唱出了中華民族的和諧之聲,這正是我們的向往。
就是這首歌,中華民族一路唱著走來,唱出夏的新奇,商的頑劣,周的成熟,又唱得漢朝威武,唐振天下。伴隨著歌聲長大,一代代炎黃子孫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譜寫著它,傳承著它。但是,有一天,這首樂曲中出現了雜音,出現了八國聯軍的叫嘯聲,清政府的求饒聲,有了日本人屠殺掠奪的歡呼,也有了軍閥的怒喝。
中國人憤怒了,流淌在身體中的血液開始沸騰,人們紛紛起來進行抗爭。終于天空中又飄揚出和平的天籟,一個五千年的夢想,終于實現了,《義勇軍進行曲》響亮而自豪地播放,標示出中華歷史嶄新的開始,標示出落后挨打的終結。
它的歌聲更嘹亮,鼓舞著中國人民挺直被外國侵略者壓彎的背,它的唱腔中帶著威武,帶著憤怒,帶著自尊,帶著中國人5000年來的一切情感,有睿智,有希望,有執著,有堅毅。它唱出一座座高聳的大廈,唱得衛星發射,唱得國人登月,它行走在四通八達的街道,回蕩在我們心中。我們聽到了工廠機器的'隆隆聲,聽到了田野里收割機的馬達聲,更聽到廣場上人們的歡歌聲,各種各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譜寫出祖國的繁榮倡盛,譜寫出中華民族嶄新的一曲新歌。
我們要唱,又一代的華夏子孫要唱,帶著長江黃河的磅礴氣勢,我們要把祖國的未來傳唱得更加美好,要把祖國推向世界的巔峰。
抒情的作文 篇4
清冷的皎月總伴著飄香的月團,寄予離鄉的思愁,訴說著無盡的悲苦。
――題記
桂花香過,回首,即中秋將至。掠過月光,暖風入懷,追尋記憶中的中秋節。
記憶中的中秋節,是老家庭院上的宴席――拜月娘。
拜月娘是老家過中秋的習俗。每逢中秋,奶奶和媽媽便會在院子里設案當空禱拜。柑橘、桂花酒、芋頭、月餅等美食皆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到了一定的時辰,奶奶將香煙一點,把銀燈一燃,頓時間,銀燭高燃,香煙繚繞。那時候,奶奶便會叫上全家的女孩去叩拜。我曾問過奶奶:“為何男子不拜?”奶奶說這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習俗,“男不圓月,女不祭灶”說的便是如此。
等到香煙燃盡,家人們紛紛盤膝坐于庭院,賞著天邊的月圓,吃著月團,配上一杯精釀的桂花酒,倒也有說不說的韻味。
記憶中的中秋節,是嫦娥點夜,玉兔搗月。
小時候,一到中秋,總會有人提及“嫦娥奔月”,最盼望的便是一睹嫦娥姐姐的真容,可是總有人打碎孩子的天真――“嫦娥是傳說中的'人物”,不甘心的我們又總指著一輪朗月辯駁道:“瞧瞧,那月亮上的黑影便是嫦娥姐姐在吃月團呢。”惹得大人一番笑。吟吟的歡笑聲隨著銀河而撒落,云霧繚繞,燭火漸深,輕煙一過,嫦娥起舞,縹緲無華。
記憶中的中秋,是詩人們一杯濁酒對明月,笑傲江湖問青天。
看那酒醉的蘇軾,身邊無一親人,唯一親愛的弟弟又隔斷天涯,看著皎潔的明月,只能空吟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眾人皆歡的日子里潸然落淚。
瞧那張九齡,又是一有情人。他不能回到親人的身邊,不能將這美好的月色贈予愛人,只能熄滅蠟燭,迎著這月光,在這寒夜里,在夢鄉與心中掛念之人見上一面。
詩人們的中秋,總是如此悲情,只能將這滿懷淚水的詩趁著月光,賜予遠方的你。
記憶中的中秋總是如此多情,有拜月娘的莊嚴,有孩童的無邪,有大人們的把酒言歡,有詩人們的悲吟。
輕風一過,月影迎歡,是佳人笑,是中秋至。
抒情的作文 篇5
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掛在夜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明月啊明月,你為何會如此,如此不知疲倦的,往往復復的升起和落下?是為了感慨人世見的悲歡離合,還是為了祭奠已逝的靈魂,還是向在黑暗中孤苦的人帶去一絲絲光亮?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明月啊明月,千百年來,你總是世人所詠贊的對象,你似乎注定成為孤獨寂寞人的精神依靠,是落寞無助人的聽訴者,仿佛人們已將世上所有的情感已寄你于一身。難道,你那陰情圓缺的變化,就是對人間人情冷暖,世事滄桑的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明月啊明月,千千萬萬的人此時都飽含著離別之苦,只有抬頭仰望天上的你,享受著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牽掛的人與自己心心相印,不離不棄。是你,讓寂寞的心不再無依無靠,讓愁苦的思緒不再四處漂泊。
“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
是啊,今晚是中秋啊!我早已盼望已久的月,此時如一輪金瑩的玉盤,將人間大地籠罩在一片淺淺的金色光輝之中,月讓所有的事物都像注入了情感一般,一切的事物都仿佛向月低聲訴說自己無盡的心事。
此時,我的新似乎早已被月的美所震懾,我屏住呼吸,感受著月的純美,溫柔和靜謐。就這樣,靜靜地,讓明月清風帶走我無盡的思緒,緩緩飄升,最后消失不見。我無聲了,我那綿延不斷的情愫也被牢牢地定格住,時間也仿佛在此時停滯下來,不再流逝。
望著鉸接的明月,讓人不禁會聯想到月餅。“明間[源自]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西湖游覽志》曾這樣說道。東坡也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贊譽月餅。嚼著月餅,更會讓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懷,心中的親切之感也會油然而生,讓人的心也會感到一絲絲的甜意。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和我一樣對月有著特殊感情的朋友能永遠的幸福美滿,像亙古不變的月一樣,永遠散發出金色的光輝,去走黑暗,即便是再微弱。
魔法點評:剪裁得體。筆墨集中,詳略有致。語言簡潔,概括性強。主題積極、開頭簡潔、結尾有力之外,善用懸念,使情節曲折引人。
抒情的作文 篇6
清新的空氣,一塵不染的馬路,幽靜美好的環境,使人心曠神怡。眼前舒適的環境離不開默默奉獻的她們---------環衛工人。她們是城市美容師,是創造美好未來的使者,她們用心描繪著城市的每個角落,用雙手掃盡了滿地的污垢,還給了城市一張嶄新的容貌。
清晨,當太陽剛剛爬上天際,露出半邊微紅的臉,清新的空氣,柔和的陽光穿過窗隙進入千家萬戶,人們還在甜美夢鄉暢游時,我們的.美容師已經悄悄地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揮起了她們手中的“魔法棒”。只聽“沙,沙,沙”的聲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如同快樂的交響曲,有節奏的響起。散落在街頭的枯枝,爛葉,各種垃圾在“魔法棒”的揮趕下,像喝醉酒的“醉漢”,搖晃著身軀,暈頭轉向地聚到了一起,隨著一陣陣鏟垃圾的嚓嚓聲,“醉漢”被請上了垃圾車。此時,“嘀,嘀,嘀”灑水車緩緩駛過,噴著細雨般的水滴,“淅瀝瀝,淅瀝瀝”唱著灑水之歌,盡情地給馬路洗著澡,脫去了臟兮兮的外套,露出了閃閃發亮的地面,像剛化過妝一樣,亮麗。太陽跳出了地平線,金色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大街小巷,一塵不染。她們直起腰,拂去臉上如雨滴般的汗珠,望著自己的杰作,欣慰地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中午,烈日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像是著了火似的,人們都躲進了家里,享受著空調的絲絲涼意。路旁臭烘烘的垃圾箱里飄出陣陣怪味,行人繞道而行,蒼蠅“嗡,嗡,嗡”的拼命往里鉆,尋找著美食。此時,前面緩緩地駛來了一輛黃色垃圾車,城市美容師快速的下了車,揮起手中的“魔法鏟”,蒼蠅像逃兵似的四散開去。一鏟接著一鏟,汗水像雨線一樣往下淌著,模糊了雙眼,而他們繼續忘我的鏟著,終于全部鏟完了。望著清空的垃圾箱,他們笑得更甜,更燦爛了。
傍晚,太陽慢慢地鉆進薄薄的云層,送來了涼涼習風,每家每戶舒服地在開始享受著美味晚餐。而她們依然不辭辛勞地在巡視著路面,不厭其煩地撿著,掃著。路面又重新干凈整潔了,在月光的照映下,地面像涂上了一層薄銀。她們又笑了,笑得那么輕柔,那么美。
啊!城市的美容師!你們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因為你們無私的奉獻,我們的城市才會更加美麗,生活才會更加舒服。
抒情的作文 篇7
3點,又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