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精選21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1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書,這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蚯蚓和蟒蛇》。里面說的是,一個晴天的早晨,有一個蚯蚓在路邊散步,突然看見一個長長的身體,身上還有幾個斑點,蚯蚓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條蟒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伊索寓言》的作者,便是這句話最好的.實踐者之一。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我驚訝于他的低賤身份,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卻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自由后的伊索開始環游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現在他的寓言故事已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我感慨于在當時的奴隸當中,伊索是如何做到了“眾人皆醉唯我獨醒”?如果是我,我會怎么做?
蚯蚓被蟒蛇的身體吸引了,它就問蟒蛇:“你的身體怎么那么長?”蟒蛇說:“我的身體天生就那么長”,蚯蚓說:“不可能,我的身體怎么沒有那么長”,說完就走了。
蚯蚓十分羨慕蟒蛇那長長的身體,回到家里就使勁的拉自己的身體,突然,叭的一聲蚯蚓的身體斷成了兩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盲目的崇拜和羨慕別人,往往會失去自我,甚至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我們在學習中不要看別人加班加點,你就跟著去學,有可能學習沒學好,反而還傷害了身體。生活中,如果看到別人的東西比自己好,就想方設法得到它,那可能就會失去自我,傷害自己。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2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寓言故事書。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動物,作者根據各種動物不同的特點,把它們擬成人一樣可愛、活潑。不但如此,這些動物做的都是平凡小事,在這些小事里,都包含著一個特大的道理。可以稱它為“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
在眾多的寓言故事里,令我感觸最深刻的當屬《狐貍和葡萄》。這則寓言講了一只狐貍因為無法吃到高高掛在葡萄架上的葡萄,便說葡萄是酸的,表現出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
仔細想想,其實我自己也有犯過類似“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錯誤。每次聽到媽媽在我面前表揚比我學習好的同學時,我總是要一一列舉對方的不足和缺點。其實我這正是因為自己沒有得到媽媽的`表揚而去故意貶低別人。記得有一次我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告訴爸爸媽媽我的成績不好,某某之所以考得比我好,都是因為他會作弊,抄襲別人的才得得高分。媽媽聽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不是喜歡讀《伊索寓言》嗎?里面有一篇《狐貍和葡萄》的寓言,你再去好好地讀讀,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你將不難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事后我仔細一想:哎!我這不跟文中的狐貍一樣自欺欺人嗎,自己沒有考好,不知道從自身找原因,卻總是以種種借口搪塞,尋求自我安慰。
在現實生活中,你、我、他,往往會出現類似“葡萄是酸的”問題,希望我們以《狐貍和葡萄》為戒,多學別人的優點,認真查找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問題,不回避問題,不自欺欺人。
現在再讀《伊索寓言》我愛不釋手。細細想想幾乎每天,我們身邊都會發生一兩件類似《伊索寓言》里的事。可以說這本書對我意義重大,它會使我一生受益。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3
今天,我讀了一個伊索寓言故事。一小偷和他的母親。
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小男孩,他和他的母親生活在一個小鎮上。這個小男孩是母親唯一的孩子,所以母親非常溺愛他,什么事都順著他。有一次放學,這個孩子就從他的書包里拿出了一塊書寫石板給母親看。母親好奇地問:“這塊板是哪來的?”“我……”小男孩緊張地說:“我趁同桌不注意拿來的。”“是嗎?你真聰明!”聽了這話,母親不但沒批評孩子,反倒連連夸他能干,還獎勵了他一個銅板。過了幾天,這個孩子又偷回了一件大母親。母親見了更高興了,她眉開眼笑地對孩子說:“我的乖兒子,你真是越來越能干了!”說著,她又遞給孩子一個銅板。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這個孩子漸漸長大了。在母親的縱容下,這個孩子膽子越來越大。他成了一個小偷,經常去偷一些貴重的東西。
有一天,這個小偷在偷東西時,被當場抓住了。經過法官的審判,他被判處絞刑。行刑的日子到了,小偷被押到了刑場,他的母親跟在后面放聲大哭。
這時,小偷向行刑官請求,要和他的母親說幾句悄悄話,行刑官答應了。小偷快步走到母親旁邊,把嘴貼在母親耳邊,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小偷竟然張嘴就咬下了母親的耳朵。母親生氣地對小偷說:“我從小到大這樣養著你還不夠嗎?”“如果你當時在我偷石板時就這樣罵我,我就不會落到這種地步了!”小偷悔恨地說。
聽了兒子的話,母親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癱倒在地上,悔恨極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家庭教育很重要,對小孩要嚴格要求,絕不能縱容,小過不懲罰,必然導致大錯特錯。父母的話我們不能左耳進右耳出!最終受害的必然是自己!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4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伊索寓言》的書。這本書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的寓言集之一,兩千年來以其獨特的人生智慧。藝術魅力被世界各地的人民所隱藏,尤其是當時的社會現實。更多的篇章展示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和智慧,許多故事通過動物形象嘲笑人類的缺點。
伊索寓言中有許多有意義的故事。我最喜歡的寓言是蚊子和獅子,因為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蚊子和獅子》主要講述了一只蚊子挑戰一只獅子的故事。雖然它贏得了兇猛而強大的`獅子,但它最終被弱小的蜘蛛消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不要驕傲,忘記所以,最后驕傲的士兵會被打敗。
驕兵必敗的不僅僅是蚊子,我也是。
我記得小學有一次考試,我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全班第一名,這是我小學歷史上最好的成績。這個成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我心里有一些說不出的驕傲,甚至有些飄飄然,我把我的好消息傳給了我的家人,他們都稱贊了我。后來,我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結果,還在課堂上開小差,回答問題時非常不連貫,斷斷續續。結果,我被老師批評了,老師打電話給我媽媽。當我回到家,我不知道我會被批評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人不能有虛榮心,凡事都不能驕傲!“媽媽的話讓我受用一輩子,它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
毛主席曾經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回響,回響,回響……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5
這個暑假,我看完了《伊索寓言》這本書。
這本書里有很多的又精彩又有趣的故事。大家看完《伊索寓言》這本書后,會不會想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會像這里邊一些愚蠢小動物呢?可正是因為這些愚蠢小動物的表現,才讓我們明白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伊索寓言》中有一個《狼與老太婆》的'故事:一只饑餓的狼正在四處尋覓食物,它來到一座農舍前,聽到有小孩子“哇哇哇”哭的聲音,便走到窗前聽個究竟。這時,老太婆嚇唬小孩說:“別哭了,再哭我就馬上把你扔出去喂狼。”狼聽了老太婆的話信以為真,便在門口等著被扔出去的小孩。天黑了,小寶寶睡覺了,老太婆對寶寶說:“小寶貝快睡覺吧!要是狼來了,我就把狼殺死!”狼聽了老太婆的一番話嚇的抱頭逃走,他一邊走,一邊說:“這老太婆怎么說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呢?”
這個故事是說,有的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在《伊索寓言》中還有很多的故事,這些故事中雖然有一些愚蠢的小動物,但它們的言行舉止都告訴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6
《伊索寓言故事》這本書蘊藏著很多大道理,使我受益匪淺。里面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故事,分別有哲學、勵志、感恩……故事以輕松、幽默的方式教會了我做人處事的方法。
其中,《狐貍和葡萄》令我印象深刻:從前,有一只自以為是的狐貍來到了一個山坡上,發現那竟是一大片誘人的葡萄園。狐貍挺直了身體去摘葡萄,可怎么也夠不著,于是它接二連三地嘗試,可每次都屢戰屢敗,最后,它自我解嘲道,葡萄是青的,肯定是酸澀的。從那以后,狐貍再也沒有回來過了。
生活中,我常常會犯和著狐貍一樣的錯誤。在我學騎自行車還沒有熟練地掌握技巧時,常常會因為害怕而不敢騎自行車,爸爸媽媽一再地鼓勵我,而我仍不斷找借口,要不說地面太凹凸了,要不說人太多了,要不說座位太高了……這樣的'結果一味地縱容自己,使我到現在還不敢騎自行車。但我讀了這個故事后,找到了自身的原因:我不應該找借口,這樣就沒有突破自己的可能,而放棄一些我喜歡的東西。所以我以后遇到生活上的困難,都會克服心里的恐懼。
有些人,常常為自己做不成的事情找借口,我們千萬不要成為這樣掩耳盜鈴的人。
伊索寓言故事讀后感 7
今天,我讀了古希臘作家寫的一本書,叫《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故事,其中我最深受感觸的一片故事是“磨坊主、他的兒子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