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通用13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1
昨晚看的《摩登時代》,至今不能讓我釋懷。最近看電影很多,也被感動過很多次??芍挥小赌Φ菚r代》,讓我既悲且笑,讓我想把這份感動記錄下來。
《摩登時代》是卓別林自導自演的一部拍于20世紀30年代的電影,無聲電影。記得大學時我看過,沒有看完,但對卓別林滑稽的動作很有印象,還特意模仿過他鴨子式的走路。當時歡笑居多。
而昨晚是一個人無聊,特意找的喜劇。想不到看著看著想流淚。電影的時代意義和所表達的譏諷我不想多說,大抵時代不同。我想說的是引起我強烈共鳴的東西,讓我不能釋懷的東西。
電影首先是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小人物。生活如此不易。他機械的上班,木然的被抓到精神病院和警察局。這是小人物的悲劇。還有那個女孩,搶劫超市的工友。都是被現實所逼,為生計所累。每個時代都有底層的人,他們的悲喜如此簡單,他們的表情最后木然。人,要么隨波逐流,要么就此沉溺,要么踩在沉溺人的頭上。
最近總是被感動。我的內心如此敏感。查理和女孩相遇,一起逃亡,開始憧憬自己的家。那個想象的家如此美好,如此豐富,如此細致,卻只是想象。到后來女孩在水邊找到那所破爛的房子。他進門的那句:宛如天堂。瞬間讓我內心崩潰。大概年紀越大,就越想有個家。在一個屬于自己的'地方愛和被愛是多么幸福。所以查理后面的努力我完全理解,我要上班,我要工作,我要養家。哪怕再苦再累。
電影這段如此之真實。即使中間再多滑稽,也改變不了它的厚重。再后面他們一起努力,在餐廳差點就能開始美好的生活,社會又讓他們一起逃亡。在最后的路上,查理說:會好起來的。多笑點,你笑起來很美。
如此完美的結局!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2
影片《摩登時代》是描寫人和機器之間的沖突。
故事是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當時美國工業因為轉用機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事業浪潮,主角夏爾洛他在不斷加快的傳送帶式的作業線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機器齒輪中,還有出毛病的吃飯機器……這些反應了機器時代所帶的恐懼與打擊。后來夏爾洛失業了而且進了監獄,因為他在監獄立了功的原因在監獄受到好待遇,出獄后他認為唯一不用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監獄,為了進監獄他不惜主動替人頂罪,然而事與愿違監獄進不了,不過卻因禍得福得到了受他幫助的那個女孩的愛。
這部電影以喜劇的手法突出了世界經濟危機給失業工人帶來的痛苦,揭示了工人遭受資本家欺壓,榨盡他們最后血汗的嚴酷現實,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群起反擊。工人在這種情況下忍受著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帶來的壓力,引起精神方面的問題,造成社會問題,這實質上是個引人深思的社會現象。告誡各位企業家在創造利潤時不要忘了顧及工人的利益,工人是創造利潤的最重要工具,沒有工人的付出企業的利潤就不會存在,應該提高工人的待遇有利于創造更多更大的利潤。關注和提高工人的待遇是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的根本做法。
影片最后時夏爾洛找到一份很好很適合自己的工作但因為女主人被便衣警察發現她是通緝犯,而他們繼續他們的逃亡生活,女主角知道他們逃亡代表著他們什么都沒有了,但夏爾洛給予女主角鼓勵與微笑,他們互相鼓勵一起微笑向前走,給人內心以強烈的震憾,它給了人們繼續奮斗向前的勇氣和生存的信念……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3
顯然,影片首先便模糊掉故事發生的年代,你無法從任何一個人物身上找到確定故事所處的具體年代,背景、服裝、道具、言談、行為……拎著魔術箱的徐崢和自稱是他女兒的張子楓行走街頭,像沒有槍與盆栽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充滿溫情與憂傷的步調,又像大師與信徒,充滿戲謔與偏執的分歧感,所有時間線索也全是被掩藏的,太多的似曾相識又模棱兩可的場景,讓年代的跨度至少超過三十年以上,但又都與現實無比接近――這么多年,我們始終都沒辦法逃離和改動的現實。
也因這現實,影片的視角都集中到了人和人,人和社會的緊張關聯上來,所以故事的情緒是焦躁的:一個以行騙為生的魔術師出場便遭騙,不但到手的錢沒了,就連已然撲倒在床的姑娘也飄然走了,而被合約纏身的他不但要在限期內完成一個不可能的魔術,更需求擺脫這個自稱是他女兒的孩子的糾纏――盡管描寫的分歧是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但無疑每個角色的初衷,全是焦躁的在生活中尋找到屬于本人的幸福。
所以,當人物的不幸變成喜劇的底色,以悲劇視角所觀察的角色和年代,便也荒誕的摩登起來了。
但以“大師”的身份出場的'徐崢,還是努力把故事往傳奇色彩里帶,這些年來,徐崢對喜劇的演繹越來越得心應手,優秀表現不光在于對人物的詮釋,也在于對故事的內容及展現,在《摩登年代》中,他把曾經得心應手的瘋癲賣弄收斂再收斂,讓溫情做主,甚至把引導故事的主動權讓給孩子,任憑她像個甩不掉的小尾巴一樣,可以盡情的撒嬌耍賴,也任由舞臺的燈光,為她而亮了起來。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4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上老師為我們放了喜劇大師卓別林的最后一部無聲電影――《摩登時代》。
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的經濟危機,是有史以來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一次(不包括最近一次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深刻動搖了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根基,與此同時,資本主義世界也從自由競爭階段逐漸過渡到壟斷階段?!赌Φ菚r代》恰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
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影片開始的鏡頭是一些巨型齒輪,之后便是一個個工人在流水線上重復著屬于自己的那一個動作。主人公夏爾洛也是如此――不斷地在傳送帶上擰螺絲,經過長時間的重復這一動作,他被弄得精神失常,之后又被自動喂食機整得死去活來,還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機器齒輪中??偟目磥?,影片里的工人已經等同于機器部件,自由幾乎被機器剝奪了,人的健康也被機器毀壞了。
工業文明給社會帶來了什么?給資本家帶來了更多的財富,給工人帶來了更多的貧困生活。工人的無時不刻不再給社會創造著價值,當然這些價值全被資本家榨取走了。用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來解釋一下: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是資本家階級不付任何等價物就占有的價值額的一般形式。資本家榨取的剩余價值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工時而生產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的剩余價值。片中主人公所處的時代,還正處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所以資本家們通常采用第一種方法來剝削工人。工廠老板不停地催促工人做工,盡可能地減少他們的休息時間,其中發明喂食機來縮短用餐時間這一成產模式又用能用另一個理論來解釋――泰勒管理方式。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創始人,被管理界譽為科學管理之父。泰勒認為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員達到共同富裕的基礎,要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化的、標準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經驗管理。為了追求最高的勞動生產率,他赤裸裸地向工人宣講:“我雇你們來是為了用你們的體力和操縱機器的能力。至于用頭腦,我們另外雇了人?!憋@然他把工人等同于機器,忽視人性。人在有生產力的同時也有主動性。資本家在久而久之地執行這一管理理念時,與工人的積怨則會越來越深。影片中的工人罷工,工人運動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實寫照。
影片中有幾個美好的理想:夏爾洛的進監獄的夢,伊莎貝爾的“小天堂”夢……監獄都比外面好,小破屋就是一個少女渴望的歸宿??梢姰斀洕C到來時,下層貧苦人民的生活是這么的悲慘。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一事實,工人農民無力購買商品,這又是一事實。資本家就不能降低產品價格來“救濟”貧困的人嗎?我應該多問了,資本家的寧可銷毀食品等商品來限制商品數量從而保持價格不變,甚至還想將商品價格提高。這對矛盾似乎在資本主義世界里永遠都會存在。
Buckup―neversaydie。Wellgetalong!片尾男女主人公相互鼓勵,攜手微笑地向前走去,這似乎給影片畫上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但他們會走向哪里?那里的生活又會是怎樣?他們仍然不知,這一切還只是個未知數……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5
《摩登時代》是講一個工業時代的故事,其中講述個人企業與追求個人幸福的沖突。這一句話揭開了電影的序幕。正如這句臺詞說的,影片一開始的畫面就是一群羊跑過,一群人擁擠著跑進工廠,似是前方有無限的光明,寬大的`通道,足夠的空間在等著… …不斷想向前沖,不斷的想穿破“擁擠”、黑暗… …
影片講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國,正值資本主義走向壟斷,機械大工業高速發展,資本向少數壟斷財團手里集中時期。資產階級隊伍逐漸壯大,對以工人階級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進行不盡的壓榨,工人的身體和精神都被折磨著,但還是努力的想沖破這個不可能沖破的牢籠,而那些資本家只顧本階級的利益不斷的不斷的要工人工作工作… …。影片的主人公查爾斯正是當時工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員,他在一個廠房里日以繼夜地工作,但那些資本家還是要求他們加速加速。重復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喘不過氣,當他把人們的鼻子當成螺絲釘來擰,當他把盤子當成螺絲來擰,當他想把扣子當成螺絲來擰,當… …,這些種種引人發笑,更引人深思。
當他因被一婦女被告于警察而被追時,當他被工作折磨得精神短路發瘋時,當他被那臺機器折磨得一塌糊涂時,有誰流露了同情、憐憫之情,有誰關心和安慰他,沒有。這就是部壓榨。
查爾斯盡管貧窮,但卻很善良。當他從精神醫院出來后,他在路上救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孩。這也是他。
在這樣的時期,他們的命運是一樣的。只會一直被歧視,被壓榨,被… …。可能是命運,也可能是緣分,使這兩個人相遇了,一個是受工作壓迫而發瘋,一個是失去父親和姐妹,受餓不得以去偷面包,兩個可憐的人終在那次面包事件中有了交集。當兩個人再次在警車上相遇時,他們彼此都對對方有了好感,可能是同樣的命運,亦或是同樣的堅持吧。經兩個人的努力,兩個人終從那個“牢籠”里逃出來了??墒蔷退麄兊呐K究是逃不出的那個“牢籠”,無底的洞啊。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6
《摩登時代》主要反映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社會大生產的現實。一開始便是上工大潮如群羊一般涌入工廠。卓別林扮演的小工人,從事的工作是在流水線上擰螺絲,終日重復著簡單枯燥的工作。而他的老板所想的只是如何作大限度的利用工人,減少“浪費”的時間,甚至覬覦午飯時間。
在如今資本主義依然存在的今天,此影片仍然是一部很好的反映資本主義剝削本質的影片,亦可看出資本家為了獲得剩余價值不擇手段的做法,拼命地壓榨無產階級工人。第一個畫面是一群綿羊,這一畫面我反復看了好幾遍,因為我的腦海瞬間搜索到了英國圈地運動。接下來出現的了Subway和Car,以及后面的劇情讓我了解到《摩登時代》的背景是三十年代資本主義走向壟斷的時代,機械大工業高速發展,資本向少數壟斷財團手里集中。
學習了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我們知道他開辟了管理從經驗轉向科學的局面,在管理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理論中提出了管理的標準化。這一理論在影片中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片中的工廠主將工人固定在生產線上,給與他們固定的工作,不停的在要求他們工作,標準化的工作模式是工人們毫無自由可言。而泰羅的定額原理卻沒有在影片中看到。資本家為了追求最大利潤,不顧工人的能夠承受的勞動量,壓制他們像機器一樣運作著生產,越多越好。而資本家卻完全忽視了差別計件工資制,不管工人的產量是多少,他們都是給與工人少之又少的工資。這就反映了當時的工廠主雖然嘗試學習了先進的分工管理制度,但是卻忽略了理論之外的人際關系因素,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產量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人際關系的巨大作用。
在《摩登時代》中的資本家,比如說那個工廠的總裁,他并沒有把企業效益、工人的福利、整體經濟的運行看做一個整體,而是鼓勵的、狹隘的看待,一切以利潤為中心。在影片中工廠老板不斷的苛求加快生產線的速度,工人只好忍氣吞聲。主人公查理被機器卷進卷出的鏡頭,以及被流水線弄得變成麻木機械的“工具人”,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鈕扣上擰緊螺母的鏡頭。一開始的大鐘內部齒輪運轉的特寫,便清楚描述了當時社會里的壓榨荒唐的行為。資本主義國家殘酷、黑暗的現實,資本家無休無止的壓榨,已使許多人民無法生存,流浪街頭,沿街乞討,連工人的吃飯時間都想剝奪,因此發明了吃飯機器,讓工人在吃飯時能騰出手腳來繼續干活……種種做法的最終目的都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因為剩余價值才識資本家最終想要獲得的就是更多的剩余價值。然而一個健全的社會必然是消費和生產要能平衡。而過分壓迫無產者的`結果必然是生產有巨大利潤,利潤又刺激生產,然而一般人購買力的增長卻遠遠趕不上生產的增長,最后為經濟危機埋下了種子,因而在解決資本主義發展中矛盾的時候主要還是靠技術的提高,而不是單純的靠提高強度、延長工時。
工人也有經濟層次以上的需求,并且并不會滿足于簡單沉重的機械化工作及其帶來的與工作強度不成比例的微薄的經濟報酬。如果資本家還是一成不變的以傳統而粗暴的方式剝削和壓榨工人,便會產生例如“霍桑效應”一樣的士氣底下的生產關系上的矛盾。以至于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當矛盾激化,泰勒制再也不能起到提高生產力的作用。管理者只得開始關注人的需求。心理學界則出現了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層次的劃分使管理者了解了雇員的心理需求。工人不再被視為是單純意義上的經濟人,雇主與雇員的雇用關系也得到了緩和,生產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摩登時代》中體現的有關管理的思想還有很多。如卓別林所飾查理因故入獄,出獄后得到某大人物的介紹信,證明“此人乃誠信忠義之人”,此信好像令牌一般,查理找工作屢試不爽。當然,由于查理本人除了擰螺絲外無任何才能,所以每份工作的嘗試都已失敗告終。
《摩登時代》是一部講述“工業時代個人企業與人類追求幸福的沖突”的優秀電影。值得思考之處還有很多,以上是我的觀后感。
摩登時代電影觀后感 7
一部名叫《小時代》的電影在人人都背負負能量的大時代背景下引發了無限的爭論,在當下這個時代每個人人都必須要應對殘酷的現實,我們腦海里的那種夢幻生活似乎成了支撐我們不斷前行的惟一動力。電影《摩登年代》夢幻般的出此刻眼前,殘酷現實下小人物無奈掙扎,最終被一種魔幻般的力量救贖。
自從寧浩的“瘋狂”系列收獲了瘋狂的票房后,華人電影圈看到了黑色幽默的力量。只可惜其后的追隨者都未能把握住黑色幽默的精髓,模仿得不倫不類,不僅僅票房難以再現奇跡,更是成為了爛片的重災區。徐崢是個對喜劇有深刻認識的人。在喜劇片毫無起色的黯淡時光里,僅有他主演的幾部作品《夜店》、《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