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談話錄》的讀書筆記范文(精選7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歌德談話錄》的讀書筆記范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歌德談話錄》的讀書筆記1
歌德《歌德談話錄》是一部漫談式的語錄體著作,談話按照時間的順序排列,它以一種交談的方式真實地記下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實踐經驗,涉及哲學、美學、文藝理論、創作實踐、自然科學以及日常生活和處世態度,其中尤以對藝術的真知灼見最為人稱道。
在歌德生活的時代,有人認為詩人需要的只是他自己,只有孤獨的作家才能創造出偉大的作品。對此,歌德認為,對于作家、藝術家來說,需要的不是閉門不出地咀嚼孤獨,而是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深切交往以及作家之間的密切交流。在無拘無束、開誠布公的相互交往中,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獲和滿足。
建立民族文學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面對自己文學藝術的民族特點。歌德認為作家、藝術家一定要認識自己民族的特點,作品一定要有民族性,這樣才能使它保持這些特點并且通過這些特點同它交往……一個真正的、全面的寬容應做到如何使每一個別的人和民族的特點能夠自己保持下來,因為他們確信: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會因此而顯露出來,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
人類社會在發展,科技在發展。據此,歌德認為,文化產品將在世界范圍內交流,并且確信普遍性的世界文學將要形成。他說:“詩是人類的共同財產……我喜歡環視四周外國民族的情況,我也勸每個人都這么辦,民族文學在現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出力促使它早日來臨。不過我們一方面重視外國文學,另一方面也不應拘守某一種特殊的文學,奉它為模范……對其他一切文學我們都應只用歷史眼光來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還有可取之處,就把它吸收過來。”
關于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系,歌德強調民族文學的特殊性,同時又主張各民族文學相互了解、相互吸收。吸引外國優秀文學的創作經驗來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學,歌德自己是有深切體會的。他曾對愛克曼說:“中國有成千上萬這類作品,而且在我們的遠祖還生活在山野森林的時代就有這類作品了。”這番感慨是他讀了中國傳奇后所發的。他也曾說過:“我們的發展要歸功于廣大世界千絲萬縷的影響,從這些影響中,我們吸收我們能吸收的和對我們有用的那一部分。我有許多東西要歸功于古希臘人和法國人,莎士比亞、斯泰恩和哥爾斯密給我的好處更是說不盡的。但是這番話并沒有說完我的修養來源,這是說不完的,也沒有必要。關鍵在于要有一顆愛真理的l心靈,隨時隨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歌德談話錄》中除上面所說的主要內容外,還包括其他許多內容,如關于文學欣賞和修養問題,關于藝術描寫問題,關于畫家的優劣問題,等等。歌德博學多才,他談天說地,論古道今,書中還有許多關于自然科學、歷史、哲學、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內容。恩格斯對歌德做過一個精辟的評價:“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極為渺小;有時是叛逆的、愛嘲笑的、鄙視世界的天才,有時則是謹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狹隘的庸人。”(恩格斯《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歌德是具有多種兩面性的復雜人物,必須了解歌德所處時代的德國狀況和他本人的修養才能全面認識他。
藝術特色
《歌德談話錄》是一部關于文藝、美學理論以及哲學、政治等理論的讀物,它是知識含量很高的一本書。但是從這種理論化的語言中,我們仍然可以在腦海中勾畫出一個思想文化巨人栩栩如生的形象。是愛克曼的精心記錄,讓這本深奧的理論著作有了鮮明的藝術特色:
一、文體新穎。結構明晰
本書是愛克曼記錄的歌德的談話,形式不拘一格。全書共十章,選錄了歌德從1823年到1832年的部分談話,每一年度為一章,每一章下面的每一小節也注明年、月、日,并且也標注了談話的內容,從而使結構明晰,讓讀者一目了然。
二、語言精練。哲理性強
作品中記述的歌德的談話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談話的人也都是在某一領域的位置較為前衛的,給人以深刻的教益,像“在藝術和詩里,人格確實就是一切”一樣的句子文中數不勝數,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
三、結構獨特。內容豐富
愛克曼所輯錄的《歌德談話錄》以對話的形式出現,直截了當。包括有:跟作者的談話及各層人士的談話。其談話內容也包羅萬象,涉及哲學、人生、旅游、藝術、美學、宗教創作等,而且褒貶不一,在各個領域里都有其獨到的看法,顯示出其豐富淵博的知識。
《歌德談話錄》的讀書筆記2
《歌德談話錄》是一本讓人受益無窮的好書。在書中,你會了解到精彩的論述和對白,還可以聽到歌德對莎士比亞、拜倫、雨果、司湯達等著名詩人、作家的細致評價,以及他對政治、文藝、哲學、自然科學、宗教等多方面的獨到見解。人們應該感謝作者愛克曼的辛苦勞動,他用謙遜的獻身精神給世人記錄下了歌德這位偉大人物的一言一行。
讀這本談話錄,有一種“體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滿足。歌德那些閃耀著智慧與學理之光的話語,雖說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時時給我們以精神的啟迪、解放、洗禮和提升。
歌德的智慧與學理之中有三種眼光,即:人道的眼光、藝術的眼光、世界的眼光。這三束眼光交相輝映,構成了歌德老人的智者之言。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與他的藝術眼光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他強調文藝的崇高目的時,是想讓人們充分注意到文學藝術對豐富、凈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義。
歌德不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開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預視全球地理文明的發展。就在1827年,他發下了三大誓愿:一、開鑿巴拿馬運河,打通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歐洲的兩大河流多瑙河與萊茵河連接起來;三、開通蘇伊士運河,大大縮短從西歐到印度洋的航程。他說:“我想經歷這三大事件,所以為了它們值得再活幾個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辭世,未能見到這三大誓愿的實現。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了;又過了四十五年(1914年),巴拿馬運河也通航了;就在這期間,多瑙河與萊茵河也由一條運河連接起來。
歌德,這位大藝術家、大思想家,他具有穿透百年的預見性,這預見性又正是他那宏大、開闊的世界眼光的表現。
歌德臨終時對身邊的人說:“打開窗戶,讓更多的光進來!”我們正處在一個“打開窗戶”的時代。我想,認真讀過《歌德談話錄》的朋友,都會感到有一束精神的光照進了腦海里。
《歌德談話錄》的讀書筆記3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歌德談話錄》是一本讓人受益無窮的好書,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到精彩的論述和對白,還可以聽到歌德對莎士比亞、拜倫、雨果、司湯達等著名詩人、作家的細致評價,以及他對政治、文藝、哲學、自然科學、宗教等多方面的獨到見解。
讀《歌德談話錄》,是頗使我受感動的,這其中有一種“體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滿足。歌德那些閃耀著智慧與學理之光的話語,雖說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時時給我們以精神的啟迪、解放、洗禮和提升。讓我的對人生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愛國、人類自然、人生榮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個人集體、志向成才、讀書學習、文學藝術的真正內涵。我認為,觀覽現今,歌德的幾個觀點實在是發人深省。
1828年3月12日的談話錄中,歌德提出: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輕一代受摧殘,理論和實踐脫節。他認為,“我們的情況太矯揉造作、太復雜了,我們的營養和生活方式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我們的社交生活也缺乏真正的友愛和良好的祝愿……人們往往寧愿生在南海群島上做所謂的野蠻人,盡情的享受純粹的人的生活,不慘一點假。”歌德的話深深反映了現代人尤其是所謂的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處事方式:虛情假意、矯揉造作。人們為了金錢、名聲、權利……而化作一副小人嘴臉,阿諛奉承,曲意逢迎。這是時代的痛苦,這是現代人遭受地祖先的罪孽的懲罰,而現代人還要加上自己的罪孽去貽禍后代。所以,我們所謂的朝陽、花朵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靈魂喪失了他們該有的本真,眼睛丟失了該有的神采,思維忘卻了他們該有的想象力。重復著加深著前人的虛偽,假情假意,被精神束縛,隨波逐流,以致后面的千千萬萬輩。所以,為了挽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歌德提出:“少一點哲學,多一點行動的力量,少一點理論,多一點實踐,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拯救……人民通過學校和家庭教育可以從下面做出很多事來,統治者和臣僚們從上面也可以做出很多事來”。拯救我們的未來,必須需要大家的力量。歌德對近代文化病根的追究及探討給我們現在的社會的發展指引了一條明路。
再看看在讀書學習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