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改寫
贈汪倫改寫1
我是唐朝詩人李白。
這天,我正在書房品茶讀書。忽然聽見有人喊我:“李大人!李大人!您的信。”誰會給我寫信呢?一定是朋友邀請我去游山玩水的,我高興地接過了信。
信封上寫著“桃花村汪倫”,不認識啊!一定是我的一個小粉絲,看看吧!
只見信上寫著:“李大人,我是汪倫。知道您喜歡賞花和飲酒,我們這里有百里桃花,萬家酒店。所以邀請您來我我們村一游……” “好地方,好一個百里桃花,萬家酒店!”我自言自語地說道。于是,第二天,我就請了假,決定去汪倫的村子游玩。
走了半個月,終于到了。可是,放眼望去,竟然沒有發現幾棵桃花樹,也沒有看見酒店的招牌。正在納悶,忽然一個人走過來笑著說:“您是李太白,李大人吧?我就是給您寫信的汪倫啊!……”他的話沒有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問:“你信上不是說有百里桃花,萬家酒店嗎?快快帶我去賞花啊!”
只見汪倫的'臉紅了,低著頭,輕聲地說:“李大人,我非常喜歡您的詩,想和你成為朋友,所以寫信邀請您。其實,我們村只有一個方圓百里的桃花潭,和一個姓萬的老板開的酒店叫‘萬家酒店’。對不起,李大人,我騙了您!”
我哈哈大笑起來,拉著汪倫的手,說:“沒有關系,沒有桃花,沒有萬家酒店,有你這樣的朋友就足夠了!”
我在村子里住了下來,汪倫和村民很熱情地招待了我。白天,我和他們一起下田干活,晚上聚在一起喝酒作詩。我和他們建立了深厚地友情。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我該走了,大家都舍不得,我也舍不得離開這些善良厚道的村民。我踏上小舟,將要遠去,忽然聽見一陣歌聲從身后傳來。回頭一看,汪倫帶著全村男女老少,打著拍子,唱著送別的歌,真是令人感動。于是,我寫下了《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2
有一天,唐代詩人李白到汪倫家做客。于是,汪倫天天陪他飲酒,李白教汪倫作詩。
時間飛逝,李白在汪倫好友家已經住了一個星期。第二天清早,天剛蒙蒙亮,李白好行李,悄悄地離開了汪倫家。李白來到桃花潭邊,近處的桃樹被濃濃的大霧所淹沒。枝頭的小鳥在唱著悲傷的歌兒,好似不愿李白的離去。李白站在船頭欣賞桃花潭清早美麗而迷人的風景。
突然,汪倫唱著動聽悅耳的歌聲朝桃花潭岸邊走來。站在船頭的李白隱隱約約聽到岸上汪倫好友的.歌聲,李白知道汪倫好友來為他送行。
汪倫大聲地問:“李白老兄,你怎么一聲不響就悄悄地離開。要不是我早起,看見你的離別信,恐怕我現在見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說:“你和我都是非常重情重義的人,我不愿看到我的離去而讓你感到傷心,我只好悄悄地離開。”
汪倫聽了李白的答復,臉上露出了一絲憂傷。
于是,兩人互相辭別。李白站在船頭,看著多情的汪倫。順口吟唱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如今李白就要走了。
他來到桃花潭邊欣賞這美景,那朵朵桃花多美呀!猩紅的熱情,粉紅的嫵媚。那白瓣上撒著點點紅斑的,則顯得端莊淡雅。忽然一陣風吹過來,花香撲面而來。花的香味引來了蝴蝶,那蝴蝶像優雅的'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
李白剛上船,就聽見一陣腳踏歌聲,原來是汪倫來給李白送別。汪倫腳踏節拍,邊走邊唱。歌聲中透露出他的不舍之情。李白聽著歌聲,回想起了與汪倫的相識。這段日子是汪倫和李白花前月下談心,是汪倫和李白喝酒聊天,是汪倫和李白互相說真心話,是汪倫和李白一起欣賞這桃花的美麗。李白說:“聽說這潭水有千尺深,不過也沒有我倆之間的情誼深呀!”
李白感慨萬分,詩興大發,深情地吟唱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4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鳥兒在窗外嘰嘰喳喳地談天說地。突然,“叮叮”的一聲,嚇跑了鳥兒們,把還在床上做夢的汪倫驚醒了,他迷迷糊糊地向前摸索著,拿起了手機,打開一看,原來是大詩人李白發的微信,汪倫馬上清醒起來了。讀著微信,他感到心像被什么扎了一下似的`,眼睛紅了,不禁回憶起與李白的相識相知。
當時汪倫費了很大力氣才把李白請到自己的家鄉,他們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交,每日在一起賞景、吟詩、下棋、喝酒……結下了很深厚的友誼。
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開那天,李白起得很早,他望望窗外,天還是黑的,于是穿好白衫,獨自出門了。
李白走到桃花潭邊,放眼望去,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啊!他坐在岸邊,草很茂盛,軟軟的,還有一股怡人的草香,李白望著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地天際出現了一片紅霞,然后越來越紅,越來越亮,就像一幅日漸完美的畫,李白嘆息道:“這兒真美,可我馬上就要離開了,不知汪小弟會不會傷心?”李白看看手機,朋友們都等著他呢,他必須回去了。
汪倫起床了,見李白不在家里,急忙出門找,在岸邊找到了他,他舒了一口氣,坐在李白身旁,說:“李兄呀,我還以為你離開了呢!”李白望著又陰下來的天空,心情更加沉重,時候不早了,他真的就要辭別汪倫了。
天下起了蒙蒙細雨,鳥兒都飛走了,原本艷麗的桃花也好像沒了色彩,李白收拾好行李,拉著行李箱,準備走了。
他來到桃花潭渡口,走上小船,命令船夫:“走吧!”這時,他聽到岸邊傳來一陣悠長深情的歌聲,是汪倫,他帶著村民,踏著腳步,唱著《送別》呢!李白頓時熱淚盈眶,他揮著手,說:“賢弟!再見……”
汪倫回憶完,擦了擦眼淚,把手機打開,念出了李白發的信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5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李白收好行李,要去遠方。李白來到潭水邊準備乘船遠去。突然他聽到了腳踏聲和動聽的歌聲。李白轉過頭,“汪倫”李白高興的喊道。汪倫有些生氣:“你要走為什么不給我說一聲呢?這樣我會很擔心的!”李白拱了一下手,拉著汪倫的手說“我們以前的時光是多麼美好呀!我們一起喝酒,一起寫歌詞。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和汪倫依依不舍的`告別后。李白踏上了船,船漸漸的走遠,李白望了望桃花潭里的水深千尺。又望了望給自己揮手的汪倫。自言道:“桃花潭雖然很深,但還是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
李白詩性大發,寫了贈汪倫這首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6
美麗的桃花樹下,旁邊真是清澈的桃花潭。看,那桃花樹下的兩個人正式一身白衣風度翩翩的李白和一身長衣長相清秀的.汪倫。
李白撫須笑著說:“看,那桃花潭竟如此清澈,還有那姹紫嫣紅的桃花,真乃絕配,絕配!”汪倫一笑道:“李兄喜歡就好,素聞李兄好美酒,愚弟特地準備了這陳釀的桃花酒,還望李兄不要嫌棄。”李白將桌前的一杯酒一飲而盡說:“好酒好酒,今日汪弟如此招待我,不知如何感謝!”但李白馬上又話鋒一轉,“可賢弟所謂的十里桃花,竟是村外十棵桃花樹,萬家酒樓是一個……”汪倫打斷李白的話道:“李兄難道不喜歡這?”“當然不是。”李白道,“賢弟用如此好酒招待我,還讓我見識到了如此美麗的景色,怎么會討厭呢?我只是看重賢弟對文字的妙用。”汪倫一聽十分高興道:“多謝李兄夸贊!我哪能與李兄這樣的大詩人比呢?”欣賞著這人間仙境,李白不禁嘆道:“凡事講個機緣巧合,桃花潭與我有緣,我想我還應在此多待幾日吧!”說完便與汪倫開始談論詩歌與人生,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風花雪月,談著談著兩人都忘了時間,都嘆道相見恨晚,直到月明星稀才回了下榻之處。
一回下榻處,便看見QQ中發的一個短信:“明天一同往黃山,我帶酒水你帶扇。”李白一驚,自言自語道:“明天我好像要和杜甫同去黃山,怎么忘了呢?”李白不想和汪倫當面告別,怕一時不想回去。而門外汪倫準備推門的手也停了……
第二天,李白正乘舟而去,卻聽見一首送別的歌“長亭外,古道邊……”,李白回頭一看,大叫一聲:“賢弟!可否與我同去黃山!”汪倫搖搖頭,繼續唱起了歌,小雨從空中飄下,李白的淚水也滴入河流,他有感而發,大聲作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最后一句格外有力,格外深情……
贈汪倫改寫7
晨露漫漫,纏纏綿綿,如同在天空中發酵的冰晶;還透著金燦燦的陽光,如同無數支削鐵如泥的金劍,刺透了晨霧,勇往直前;橙紅的太陽如同出嫁的姑娘,羞答答地待在帷幔般的晨霧里,顯得十分神秘。李白回首遙望,月光如同鐵屑被磁鐵緊固般凝視著汪家莊。
今天,就是李白與好友汪倫分別的日子了。李白拳頭握緊,垂著腦袋,像是不堪重負被壓垮的玉米般。眼眸緊閉著,好像在奮力閉收著內心的無限依戀。眼角,好像有個閥門流淌著晶瑩剔透的淚珠,靜靜地流淌著。內心,如同被刀絞了般的悲痛不已。是啊,他是多么不遠離開這位舉世難再尋的好友啊!他的腦海中,如同電影重播般,不斷回放著這些日子與好友汪倫吟詩作對的快樂時光。這些日子與好友汪倫同飲美酒的爽快,汪倫那張陽光般的臉龐刻在了李白的腦海中,寄托了他無限的想念。
但汪倫為何還不來相送呢?難道他有事兒耽擱了?正想著,耳畔又響起了那熟悉不已的旋律,只見李白猛地睜開眼睛,明亮的眼眸中洋溢著無法控制的驚喜。
他猛地上前幾步,張開修長的.手臂,緊緊擁抱住汪倫,汪倫緊緊地握住李白的手,溫暖的手心包裹著李白的手,就如同包裹住了那樣一顆眷戀的心。昔日的快樂時光又如一般流涌怒流一般急速略過心頭,帶起一陣陣想念的高浪,不停撞擊著友誼的海岸。
汪倫一揮手,只見一個小書童帶來了幾個大大的袋子。李白一愣,問:“汪兄,這是……”話沒說完,那香飄十里的香味和麻布遮掩不住晶亮光澤,就給了他答案。李白鼻尖猛地就是一酸,如同被嗆了醋一般的酸味瞬間布滿了全身。眼眶一熱,二行熱淚,承載著萬般不舍與感動,拂過了李白的臉頰。
“汪兄,你這……這是為何?你我……我之間的友……友誼又如何能用這滿……滿腔銅臭所玷污?”李白斷斷續續地泣不成聲地喃道。
“太白兄,不用如此推卻了,一路上旅程艱辛,你就收下吧,指不定哪日又要用到呢?”汪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錢囊強行塞進李白的懷中。
李白又上前幾步,緊緊擁住汪倫這位人生摯友,連涕淚俱下流如錦繡衣裳也甚不在意。
突然,一聲洪亮的聲音打破了離別之寧靜。“客官,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