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認識自己的作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自己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自己的作文1
不知道走過多少個春秋冬夏,笑過多少次,哭過多少次,絕望過多少次。我開始不熟悉自己,不熟悉自己的言行,舉止。我變得可怕,甚至有些令人驚悚。我失去了往日的可愛,蒙上了我不愿意接受的狼皮。
在一年級,我天真地相信這世間給我帶來的一切終究是屬于我的,我的利益、地位、名譽,全都歸我自己所有。那時,我是寂寞的,但也是獨自快樂的。我知道自己錯了許多,但是,地位是我迷失了天真的光芒,去追尋黑暗的一切。我把頭埋到被子里,每天對著自己的獎狀發愣,是我迷失了天真的本性,學習的壓力和班里尖子的地位在我心中是無上之寶。好吧,翻開下一頁,讓這一頁被風凌亂吹去吧!再也不要回味了。
二年級,我不再把地位和榮譽看得那么重要,我漸漸懂得了,該失去的',總要失去的。我開始不再珍惜所有的東西,隨它去吧,為什么要努力去追終會失去的東西呢?時光也在我的腦海里失去了秩序,每天是星期幾,明天吃的什么,每天的任務是什么,我都不會在意。我放棄了時間,時間卻還在留戀著我。只有一天我累了,時間才會放棄掉我。
三年級,我開始愛上了寫作。是寫作,唯一讓我可以敞開心扉,可以拋下作業,可以不收地位榮譽的折磨,安靜地靜下心來,面對本該不屬于我的世界。我幻想我不是人,是妖。是只美妙的妖。我可以讓時間靜止,我可以好好享受永遠不再流逝的時間。我可以長命百歲,因為時間被我靜止了。可結局,我永遠停留在時間里,沒有享受長命百歲,反倒受到天譴。我意識到,自己是貪婪的。
四年級,我愛上了一個男孩。他給予了我所有,也可以說沒有給予我。他給予了我安靜,只是靜靜地看著我;他給予了我幸福,每次看到他笑,我也笑;他給予了我動力,掠過他的窗前,他只是在默默寫著什么,我便細細地看著,有時揮筆疾書。只是,他上五年級,我們很少碰見,即使碰見,也只是擦肩而過。教育改革,小學六年級取消,初中四年。明年,他就要去初中了,我天天躲在被子里哭。他是唯一一個能讓我幸福的人,他默默地給予了我動力……
有一天,我發現他不在了。我找遍了學校,找遍了角落,沒有發現他的一絲痕跡。我哭了,卻沒有淚水。我還不是愛他的?又或者愛的不深?又或者……以后的每一天,我生活在黑暗中,享受著這屬于我的黑暗。不知過了多久,我漸漸淡忘了他,開始專心學習……我順利取得了好成績,成了班里的尖子。我放下了他,即使沒有他,我也可以有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都不認識自己了,自我,空虛,愛,絕望,淡忘,化蝶,我經歷了這么多,才知道我自己是誰,我是不是我自己。自己就是自己,我要當綻放出不一樣焰火的導火索,不當主角,也不白白浪費表演的時機。
認識自己的作文2
四年前,我們一跨入天長小學,班主任馬老師便帶著我們誦讀古詩文。老師把詩句抄寫在黑板上,每天清晨領著我們一字一句地讀著,就這樣一字字,一句句,一首首,一篇篇,四年下來,我們已讀完了《三字經》、《弟子規》、《韻語篇》、《古詩80首》、《老子》、《大學》等,古詩文的誦讀一直伴隨我們成長。班里還成立誦讀社團,開展一年一度的“和春天手拉手”詩歌朗誦和個人才藝表演,參加誦讀社團我與老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個人才藝表演牽引我走進繪畫的殿堂。
初聽老子,感覺它十分深奧、難懂。讀著背著,慢慢地我發現老子的思想其實很貼近我們的生活。走近老子,我看到了一個十分偉大又可愛的老人。他老人家的一個大智慧就是“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立身要敦厚、厚重,不要膚淺、刻薄;要誠實、坦蕩,不要浮華和虛偽。老子認為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山珍海味讓人味覺麻木,繁華的樂章令人失聰。他提倡心靈的寧靜、淳樸,崇尚人的自然、和諧之美。
我生長在一個有著濃郁書畫氛圍的家庭,從小耳濡目染了書畫獨特的魅力。每當提筆作畫時,心情就特別愉快,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引領著我,進入另外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如果說入學以前涂涂畫畫是愛好激勵著我,讀了老子,我明白了另外一個道理:畫如其人,它是你內心世界的表達。當你能排除紛擾,立足于本分,心境醇和、寧靜、美好時,也就到了最佳階段,那時畫出來的畫意是由內而外散發的,來自你清澈眼睛和富饒心田的'作品,帶著天然的美感。
現在我仍然每天堅持30分鐘的古詩文誦讀,在班級的讀書活動中,我的讀書得分卡總分總是名列班級前茅。我的繪畫水平也有了長足的提高,我畫的《蝦》、《梅花》等經常裝點我們的教室,學校的走廊。每年的教師節、元旦我都會不辭辛苦地揮毫作畫,為老師、同學準備好特殊禮物,用我的畫給大家帶去感激和祝福。每年學校與韓國釜山大學附屬小學的友好交流訪問活動,我的國畫總會作為禮品送給韓國的老師、同學!每每這時我都會感到無上的光榮和自豪!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讀千年詩文帶給我的快樂和幸福!
我要感謝外婆,早早地帶領我進入了國畫天地,讓我接觸并努力傳承我們中華國粹--國畫。我也要感謝學校老師,引領我們走進千年古詩文,引領我感受了先賢們的思想精華,帶給我們深厚的文化沉淀,培養了我們平和的性情,領略了心靈淳樸的好處,也讓我領悟了“寧靜致遠”的道理。
走進這位親切的老人,我越來越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畫畫、如何學習、如何做人。讀千年古詩,做一位如清風般明朗,如大海般深廣,如太陽般燦爛的新時代的少年。
認識自己的作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準則,我也不例外。我的人生準則是:“靜、凈、敬、警、竟、精、勁。”它們雖然諧音,卻各自意義非常。對于漂浮急躁的自己,這七點若是真的能做到、做好,我想我一定會成功。
靜,愛出風頭的自己總是靜不下來,可是靜不下來,又怎么能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做事呢?例如,端個杯子,不靜之人就會毛手毛腳,把杯子打碎;靜的人卻能做得嫻熟得體。當困難來臨時,靜的人能從容應對;不靜之人則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是一敗涂地。由此看來,“靜”是最貼近我們的,它最靠近我們的生活。心靜自然涼!若能靜,所有苦難一定會迎刃而解的。
凈,一向是古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潔身自好對于一個成功人來說是極為關鍵的。做人嘛!就應該單純而不單調、復合而不復雜。把自己塑立成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這應該是我一生的追求。
敬,是禮節中較為重要的一面。一個人在社會中,避免不了必要的禮數。作為一個男士,還有紳士風度需要我去保持。當然,對每個人都要敬之,無論是否喜歡,都應帶著敬意地待之。若要人敬我,我需先敬人。我想這是我應盡量做到的。
警,就是要感覺敏銳。江湖險惡,如果不事事警覺,就很容易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當然,不能像曹操那樣大放疑心病,使自己周圍無人可親。敏銳地感覺是針對自己的,不是對別人的,如果自己有什么不妥的`舉動,就應該馬上提醒自己,不要等到錯都犯下了,才來后悔。
竟,敏銳感覺后,就一定要為自己找一個實際的、長遠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奮斗有方向。同時,我還應該注意同他人竟比,在不斷的比較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盡力改之。讓自己在“竟”之中,更快、更高地提高能力。而不應用一些淡泊、不求名利的詞句來敷衍自己,因為那是古代的美好傳說,更是那些在自己的時代非常有成就的人用來表現自己高尚的“戲”,這不適合我。在這樣的時代,只能沒有最好,只得做得更好。
精,有了竟的力量,就要開始努力了。把自己先前所學會的,全都用上,讓自己從“百雜”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精華的東西全都學會,把有用的知識全都掌握,使自己成為一個精華的人、一個屬于精品的人。
勁,是恒的演繹,它更富有朝氣,更適于青年。所有成功的人缺少了它,就不能成功。只有把自己的意志變得剛勁,使自己的行為隨時隨地都體現著這種力量,它才能幫助我征服迎面而來的困難,幫助我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的人生七準則是我認真觀察、仔細揣摩,最后得出的。雖然要做好是非常難的,但我卻無悔走這條崎嶇艱難的路。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一定會用“靜凈敬警竟精勁”的標準,嚴于律己,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認識自己的作文4
在我的印象中,“圈子”一詞在當代社會中應該屬于高頻詞,因為絕大多數人醒后和睡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看“朋友圈”。
其實很多人或因為共同的愛好,或因為共同的理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在我看來,這也應屬于“圈子”之列。
時代在發展,發達的互聯網把關注著同類信息的人更加便捷地聯系在了一起,于是乎各種各樣的“圈子”應運而生,而這些“圈子”也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人格。
在我看來,這種因關注同類信息而形成的圈子對我們的人格塑造其實是把雙刃劍。
一方面,“圈子”給了我們更加純粹的研討環境,給我們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當我們喜愛一件事物時,我們便會被同類的.信息所環繞,從而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就像維特根斯坦喜愛思考與哲學,考上劍橋大學后,便經常與老師羅素、摩爾等人進行研討。而長時間處于這樣一個充滿了辯證與思考的“圈子”之后,維特根斯坦便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個哲學家的信念,在之后的漫長歲月里,這個“圈子”帶給他的思想啟迪也支撐他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戰爭歲月,促使著他寫成了《邏輯哲學論》。
我很喜歡《愛樂之城》這部電影,影片中女演員米婭和鋼琴師塞巴斯汀有著相似的落魄經歷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同聲相應的訴求,讓他們共同被音樂所包圍,引導著他們走向了屬于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紅樓夢》中的“桃花社”,還是近代的戊戌六君子,一個“圈子”可以濡染我們的性情,涵泳我們的志趣,可以推動著我們邁向自己熱愛的世界。
但,“圈子”也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有的“圈子”一旦踏入,有可能就是萬丈深淵。戰國時代的淳于髡曾經給我們留下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勸告。有人說,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如此,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能接受暗示的動物。”還記得那個叫方仲永的孩子嗎?說不定他也可成為司馬光那樣的名相,但由于他的“圈子”里只有像他父親那樣目光短淺的人,所以他的故事只能被王安石拿來做了一個反面教材。就比如有人幻想一夜暴富,而這種虛幻的追求讓他們誤入了傳銷的“圈子”,而環繞著和傳銷同類的信息,他們便失去了自行判斷的能力。又比如我們身邊的一些人不小心跌進“喪文化”的圈子,于是整日只會顧影自憐,在圈子中尋求自我安慰。
朋友,你“圈子”決定了你的人生,所以作為新時代后浪的我們,又怎樣才能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大環境中塑造更好的自己呢?
其實傅玄早就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正確判斷自己所喜愛事物的屬性。倘若是價值觀正確、對社會有用的,那接近這個圈子就會把我們塑造成優秀的人格。倘若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只是一時興起而未經大腦思考,貿然地進入這個“圈子”便會走向不歸路。
這里我們倒可以化用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的一句話來提醒各位朋友: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選擇要加入的屬于自己的“圈子”!
認識自己的作文5
孩子是否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估價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發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父母應使孩子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我"是獨特的,有動聽的名字、短短的黑發、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雙手吃飯、穿衣、剪紙、繪畫、彈琴,能用自己的雙腳行、奔跑、跳躍、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聞出多種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聽出各種奇妙的聲音。"我"有許多優點,當然也有一些缺點,不過,經過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做個好孩子。
為此,父母可采用各種形式來進行:鼓勵孩子在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長得怎么樣、身材如何;啟發孩子通過不同的手段,繪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請父母幫忙描出身體的輪廓,然后自己進行剪貼,也可自己畫自畫像;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照片、作品進行分類、整理,按日期前后進行排列,或按照內容進行編排,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成長檔案;把各種折紙作品收集起來裝訂成冊,使孩子能經常翻閱、觀賞,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性格特征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各個方面的發展水平和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時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養孩子克制力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訂規章制度,鼓勵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隊長",帶頭遵守家規家法。
為使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從而得到較好的生存和發展,父母還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識到與人合作的價值,可通過游戲來進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過馬路"的游戲,先讓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過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讓孩子扶著過馬路。
孩子成長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煉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獨自一人睡覺,父母可在3歲孩子的臥室放一盞調光臺燈,而對4歲的孩子,父母則可關燈,讓孩子邊聽錄音磁帶里的故事邊進入夢鄉。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對幼兒以后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毅力。
認識自己的作文6
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不同的認識,例如:有人認為自己高,有人認為自己矮,有人內向,有人開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會逐漸發生改變,就比如說我。
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到三年級的時候,我為人十分高傲,以為自己很厲害,有時還妄想上最好的大學,每次遇到別的同學,我對他們說話,都是漂著白眼,態度惡劣、狂傲,嘴巴都歪了,極度不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