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1
去年在某平臺購買《了不起的我》,剛開始翻幾頁以為是那種灌雞湯的書籍,就直接放回了書架上。本周利用清晨寧靜的時間拿出來重新閱讀,發現這本書非常硬核,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我們在自我發現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
什么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樊登老師在一次分享中提到,真正了不起的人是“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太鋒利的東西保持不了太長的時間,但是如果能夠圓潤光滑,和光同塵,走到哪別人都看不出來,那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所以要成為了不起的人,其實是一場人生的修為。
自我發展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大家都會逐步從后浪變成前浪,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種種困難,比如說生活方面,工作方面,家庭方面等,很多問題都是來自于自己的意識層面。我著重從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1、行為的改變
如何走出我們的心理舒適區,如何通過打破自己的內心假設來進行自我改變。首先要找到自己內心的隱含假設,并且打破隱藏假設后,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蛻變。比如說你想減肥,那很多人心理預設就是,我就是肥胖型的,無論如何就減不下來,如果說有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就真的很難去減肥成功,但是如果打破這種意識,就可以接受科學的辦法去減肥,那最后有機會能夠實現自我改變。所以說,當我們要實現自我改變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自己內心的那個隱含假設,并且打破他。
2、關系的`發展
書中重點從人際關系方面切入,來剖析我們在人際關系方面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并給出建議。我們在職場或生活中,很多關系是糾纏不清的,大家總會覺得我為你付出了很多,那你卻沒有理解或沒有付出,大家都很不開心。我曾經就吃過這樣的虧,因為不好意思拒絕,硬著頭皮去承受不應該自己承受的責任。本書有一個經典的方法論,叫“課題分離”。人和人之間應該有邊界,你完成你的課題,我完成我的課題。比如說別人在請求幫忙的時候,請求幫忙是別人的行為,拒絕或者是接受是我的行為,所以在考慮這件事情的時候,就需要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能做我們就接受,不能做我們就拒絕。所以邊界是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的。
3、走出人生瓶頸期
書中闡述的人生瓶頸期是從人生轉折期所面臨的問題展開,比如說中年危機,當遇到危機的時候,我們應該從繁衍的角度去思考。工作中的繁衍,到我們到中年的時候,經驗和能力都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通過創造性的工作為他人賦能來輸出我們的價值,實現價值的擴大化,既可以實現工作的價值,得到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同時給社會帶去更多的價值。
最后,我們需要把人生看作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把我們心里鐘愛的理念變成現實的過程,而不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讓愛去驅動改變,只有愛,才能讓大象心甘情愿為你上路。
天天和自己說一句:“我可以的?!比缓?,會發現,我真的可以!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2
暑假里,我滿懷激情地讀完了《我要成為了不起的男孩》(一)這本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做為一個男孩應該有怎樣的品質、性格及做事態度等人生哲理。
讀著這本書,仿佛我面前坐著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把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娓娓道來:《窮孩子的環球夢》講的是在美國,一群窮孩子有一個偉大的夢想――環游世界,他們努力籌集旅費,干自己力所能及的雜活,有的洗車、有的賣報、有的賣花兒,一點點兒向夢想前進。后來,媒體報道了這群孩子的壯舉,人們為之深受感動,全國各地好心人向他們捐款,很快就籌夠了旅費,完成了心愿,實現了夢想。
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我國籃球名將姚明在NBA賽場首次亮相時,竟然一分未得。當時美國人都嘲笑他,說他是傻大個兒,不會打籃球。面對別人的嘲笑與侮辱,他堅持不懈地練習籃球,終于取得了成功。還有……。
書中寫了80個真實的故事,這些故事使我懂得了:志向遠大、自強不息、自信樂觀、堅定執著、勇于承擔責任、堅強勇敢、寬容豁達、正直坦蕩、心中有愛、勇于創新是了不起的'男孩應有的做事態度,應具備的性格和必有的品質。
這此故事給了我極大的鞭策和激勵,催我奮進。我立志要成為了不起的男孩。即使我長大后不能成為偉人,也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這些故事讓我們相信,只要有夢想,并從夢想中吸取力量,就有成功的機會。只要抓住機會、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推開成功的大門。讓我們努力吧!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3
《了不起的我》這本書更像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延伸。其中關于改變自己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課題分離的觀點是一致的,但在改變這一點的基礎上,又補充了改變的四個步驟和改變的四大原則,讓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更貼合實際、更具可操作性。與《被討厭的勇氣》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闡述道理不同,《了不起的我》作者陳海賢老師結合了13年的工作經驗與6000多來訪者的案例實踐,將真實的故事穿插其中,更加鞏固了理論的專業性,也增長了讀者對其方法的信心。與容易被人詬病的盲目的勇氣不同,了不起的我更傾向于發現自我內在的潛在能量,用更加理性科學的方式完成自我蛻變。
開啟改變的4個步驟
一、改變,每個人都有選擇(不找借口)
二、改變的`本質是創造新的經驗(切身體會)
三、重新認識心理舒適區(跳出舒適圈)
四、看清自己內心的恐懼(不逃避)
總聽人說,我只能這樣,我沒有別的選擇。我們真的沒有別的選擇嗎?很顯然這種直接否定式的答案往往是沒有說服力的。如果思維被限制住了確實是難以改變的。開啟改變這一部分的論點在書中是很出彩的部分,用了很多案例的例證,非常建議看原書這一階段中的內容。會讓你有全新的感受。
實現改變的4大原則
一、檢驗人生假設。“對比真實情況,針對性的設計一些新行為,測試基本假設。對比真實情況,看和原先設想的有什么不同?!睍械募僭O是,如果在會議中提出不同的意見,就會被別人排斥。然后嘗試表達意見,看是否和假設一致。這樣就會產生新的經驗,讓之前的假設崩塌,讓改變擁有可能。
二、小步子原理。邁出第一步很重要。這并不是一個會讓我們獲得最終成功的策略,而是一個讓我們有所行動的策略。這也是常說的先定個小目標,很好理解了。
三、培養環境場。外部環境給人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給自己的改變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一定是更好的選擇。
四、情感觸動。不同于以往的焦慮和恐懼激發潛能?!读瞬黄鸬奈摇返挠^點是,改變的關鍵在于愛和期待。焦慮和恐懼可能會讓內心更加煩躁,內疚和自責也容易讓人破罐子破摔。能夠懂得把別人的嚴厲和批評,自化為對方的愛與期待,也是能夠驅動改變的重要動力。這一點也與阿德勒心理學的人際關系共同體感覺的目標不謀而合。
發展成長型心智的3種方法
一、培養以目標為導向的創造性思維(彌補現實和目標間的鴻溝)
二、控制兩分法把目標轉化為行動的動力(專注精進,順其自然)
三、掌握直面現實的近的思維(正念思維)
其實這一部分也有別的書更加詳細的闡述。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成長》中就將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進行了詳細的剖析,推薦感興趣的人進一步接觸。因為思維模式并不是固定的,沒有哪個人是絕對的固定型思維的人或成長型思維的人,只是在遇到不同的問題時,人們的認識方式和應對方式的不同,也體現出思維模式的差異。我們可以在日常事務中有意識的減少固定型思維的干擾,努力嘗試更多的成長型思指導的行為,這也是一個漫長磨合漸進的過程。
關于轉折期
目標感和人際關系的意義感缺失,會容易讓人陷入迷茫的狀態。迷茫的典型心理反應有:試圖回到過去,想要盡快結束迷茫達到未來,和敏感。
迷茫期的敏感不是簡單的矯情或抑郁,是因為在新舊交替階段,人們獲得了一種空間,這種空間讓他們可以和更廣闊的的精神領域建立聯系,能讓他們從更本質的視角來審視生活。迷茫期雖然焦慮痛苦,但也能清理掉舊的意義,讓新的意義慢慢成長出來,看似痛苦,但也不斷積蓄著重生的力量。重建全新的自我伴隨著一定的偶然和意外,也意味著另起爐灶。重生就是要讓生命中那些原本已經腐朽的東西在變動中成功脫離,把最有活力的部分保留下來。剩下的就是重新出發,直到下一次轉變的到來。
其實很怕上面大段大段的說理嚇跑一堆人。書中的描寫手法其實非常接地氣,適合全年齡段的人看,老少皆宜。這是一本我曾經想作為婚宴伴手禮送給所有來賓的書。礙于時間緊迫最終沒有實現。(其實也擔心會被當做是毒雞湯,被丟在雜物堆,或吃泡面時順手當成碗墊子……)自己也是在很多次的選擇和改變之前猶豫不決,往往最終作罷。每一個疑慮的瞬間,去拋開你那些個該死的畏畏縮縮的猶疑,回過頭,每一個小小的驕傲都值得計入你的成功日記,讓你驕傲的看到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4
我們都知道成年的標準是年滿18歲,那么成熟的標準呢?成家立業、娶妻生子還是升官發財?在我看來,成年的標準是從生理上來斷定,而成熟的標準應該從心理上來衡量。我們先客觀的自評下自己是否成熟,再思考下自己認定成熟的標準又是什么,認定的過程是來自于自身還是他人,得出的結果又是否經得起推敲。
陳海賢作為一名從業13年的心理咨詢師,把其所學的諸多心理學理論,以及其積累的咨詢經驗,匯聚而成了《了不起的我》這本書,這本書能讓你充分理解什么是成熟。
本書大到每章、小到每節的內容里,只要涉及到概念性內容往往都言簡意賅,還金句頻出。為了進一步加深讀者的理解,緊跟概念后面的都是生活中的實例,這些實例是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會遇到的事情。比如關于關系的語言的例子:男女朋友間,經常發生的女方追問男方錯了沒有,男方回答說錯了,然后女方繼續追問錯在哪里了,男方就開始頭大。在這個例子中,女方想溝通的其實不是內容,而是彼此的關系。比如關于人際關系的密碼的例子:父母對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爸爸認為不該上,媽媽認為該上,雙方為此爭執不斷。在這個例子中,父母爭論的其實不是興趣班的事情,而是在向對方宣稱自己比對方更懂孩子。像上面這些非常接地氣的例子,在本書中比比皆是。我在閱讀時會思考書中舉出的例子中,當時我是怎么處理的,當時為什么會采取那樣的處理方式。經過陳海賢的循循善誘,我才能知道問題是出在哪里。
本書給我帶來的益處。我自認為傾聽是我的強項,也是一個愿意傾聽的人。事實上可能有時候我還是在用自己的想法來套別說的話,其實我根本沒有聽懂別人在傾訴什么。陳海賢說他自己一開始在做咨詢時,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甚至有次還被人還當面撂下過狠話:“就你這水平,做什么心理咨詢?!?那我應該怎么改變,就是在傾聽的時候,心里應該帶有很多問題,而不是在心里出現很多答案,答案應該在傾訴者心里(不管這答案是否正確)。還要知道自己不知道,特別在認識新事物時,不要習慣于把自己已知的、熟悉的、存在于腦中的知識,快速形成知識的'閉環。
這是一本關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也可以說培養個人心智成熟的書,需要自我行為發生改變、推動自我思維的進化,還要把握自我在關系中的位置,是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我們每個人都想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前提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多彩。內心中所有的顏色都儲存在一個叫成熟的調色盤中,它通過對冷暖色調、明度高低的精確把控,搭配出不同的顏色,調配出正確的色調。每個人在心智的自我發展道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挫折,需要學會對自己的接納(這種接納需要舍棄對生活的過度控制,因為根本不存在完美的自我,以及完美的世界)。還要理解關系是怎么影響自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放下對關系的糾纏,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這樣能讓你走出不同階段的人生瓶頸,拓寬自己的人生道路。
這次一開始本來想寫的是讀書筆記,還專門為此寫了幾張思維導圖,因為書內有太多干貨可提取。但想到本書內提到“應該思維”的概念,我又覺得寫讀后感可能更適宜,因為我對此書的理解再怎么深、再怎么全面,頂多也只能算一個局部思維。在我個人的理解之外還存在更多可能,這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發現(希望每個人都去閱讀下這本書)。在整個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成為一個不一樣的我、一個更好的我、一個更成熟的我、一個了不起的我。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作文800字5
暑假期間,媽媽給我買來四本《我要成為了不起的男孩》,這四本書,陪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又充實的暑假。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不僅積累了許許多多詞語,還知道了許多鼎鼎大名的人物:愛思考的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