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走好長征路征文(精選16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你所見過的征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不忘初心走好長征路征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忘初心走好長征路征文 1
我們都應該不忘初心再長征,傳承長征精神。
長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讓老紅軍們刻骨銘心的,是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是從生死考驗中錘煉出的頑強意志,是激勵著廣大紅軍指戰員艱苦征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里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于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span style="display:none">Ynh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于,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于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系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我們繼續不忘初心再長征,走好新長征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長征中煥發出時代光芒,照耀著我們像當年的長征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出新的局面。
不忘初心走好長征路征文 2
翻開厚重的歷史,重溫那戰火硝煙的歲月。長征,沉甸甸的兩個字打開的是耄耋老人塵封已久的回憶,激發出的是朝氣
青年敬仰先輩的熱情。新的長征,亦是心的長征。
于今而言,長征精神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許多遍。想必也是許多人的困惑,亦是一些抨擊重走長征路乃嘩眾取寵,消費歷史之言論出現的根源所在。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卻在當我決定組建這個實踐隊伍的`時候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新的長征,為的是心的長征。
捫心自問,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珍惜了么?兩萬五千里路走出來的安康和平,我們,珍視了么。大學,本應是韶華中最為美好的存在,卻被多少人在碌碌無為的虛度年華中肆意揮霍了呢!試想,如若大學里的學生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勇往直前走長路的精神,放棄了青年應有的擔當與責任,大學之魂從何談起?雙一流目標從何談起?中國之夢又從何談起呢?
新的長征,便是通過身臨于長征路經之境,令心靈得到洗禮,握住心靈的微光,完成心的長征。從而改變著令人痛心的現狀作出些許的努力。心懷對長征精神的敬仰與憧憬,身兼教育人的家國重任,這個暑假,我們整裝待發,勇往直前。尋找到屬于心靈的勝利會師。心的長征,我們篤定前行。
我們無法不老,但我們正值年輕。一次實踐的作用也許如燭光之于黑夜般有限。我所希望的,只是隊員們在敬仰、震撼、感動之余得到迷茫后的篤定,冥思后的放松和焦灼后的會心。
不忘初心走好長征路征文 3
每個人一生要走很多路,而每個人的道路卻各不相同。有時候,我們要抬頭看看別人走過的路,盡管他們所處的時間、空間與我們不同,但其經歷總能給我們以啟發和激勵。20xx年9月中下旬,我有幸參加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不忘初心再長征”報道組,與軍事中心、文藝中心、民族中心等部門的老師一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沿著紅軍前輩們的紅色足跡,了解到許多紅軍長征的傳奇故事,一下子拉近了我與中國革命史的距離。
接到采訪任務的時候,內心是喜悅的。一方面是因為可以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新聞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則是對“長征”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感到新奇和神秘。多年來,記憶中的“長征”是比較抽象的,只知道是“二萬五千里”,了解的內容也只是在教材上出現過,所以八零、九零后的我們,只能依靠腦海里的故事串聯起那段過往,在理解上難免顯得瑣碎、片面。“不忘初心再長征”給了我一個走近歷史的機會,屆時,可以到紅軍長征的第一線去,用雙眼挖掘長征的故事細節,用身心還愿那段苦難而輝煌的傳奇。
初到延安,便逢上一場大雨,讓我好好感受了一下革命圣地的.清涼,山腳下“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大字在夜色籠罩下更加耀眼。我們采訪的第一站,是位于延川縣的永坪鎮,那里是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的地方,在那里,我們聽當地黨史研究專家細致解讀永坪會師的經過和意義。我印象最深的是會師街。透過存放在永坪紀念館內的老照片可以看到,那是一條狹窄的街道,用石頭堆砌的路面顯得凹凸不平,道路兩邊是低矮的房間。當我們去探尋會師街舊址時,因時過境遷,那里已經完全看不出曾經的模樣。
它是一條街,卻不僅僅是一條街。想象一下,八十一年前,當隊伍在狹窄的街道上相向匯合,軍民的內心該有多么高興!想象終究有些許蒼白,因為脫離開那段特殊的歷史,無法換來多年之后的感同身受,然而就是這條街上的會師,拉開了紅軍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的序幕。
如果沒有到達吳起鎮,我只能借助于想象了解那段歷史。但當我們站在山披上,望著遠處的一道道山嶺,聽專家細致解讀戰役的經過,仿佛眼前就是生動的戰爭場景,與歷史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遙。
不僅僅是會師街和杜梨樹,在延安采訪的那幾天時間里,我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見過的每一個人、聽過的每一句話,至今都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透過這次“不忘初心再長征”采訪活動,我深深體會到歷史的傳承與脈絡,所有的歷史都在以特有的形式相互關聯,并成為歷史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過在永坪、吳起鎮、直羅鎮等地的走訪,我對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那段特定階段的歷史,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紅軍長征,對我來說已變得不再那么遙遠。
“長征”不只屬于過去,更屬于現在和將來,這是超越長征自身價值的。長征并不只屬于戰爭年代,更應被和平年代的人們銘記。長征精神是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精神;是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是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也是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我們應該銘記歷史,不忘初心,以長征精神為指引,勇敢地面對現在,無畏地走向未來!
不忘初心走好長征路征文 4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創造了人類歷史的偉大奇跡,譜寫了一曲氣勢磅礴、蕩氣回腸,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贊歌和壯麗史詩,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1984年10月16日,紅軍長征50年之后,羅開富從江西瑞金出發,途經11個省、自治區,歷經368天,風雨無阻,以差點付出生命的代價,成為按原路徒步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的第一人。
“南潯文園的紅軍長征追蹤館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系統性、權威性。”提起新館,龐莉諾信心十足,這次增設的“紅軍長征追蹤館史料檔案館”,收藏了羅開富追蹤紅軍長征路的許多彌足珍貴的檔案資料,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在突出“追蹤”內容的同時館內還設置了電子觸摸屏,以方便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