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帶教老師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士帶教老師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護士帶教老師工作計劃1
20xx年4月-20xx年10月,在神經內科輪轉的新護士共48名,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1.8±0.64歲,文化程度均為大專學歷。新護士入科后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均24人,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帶教模式,觀察組采用目標教學法。
1.2方法
兩組新護士均由6年以上護師或主管護師進行帶教,并設1名年資較高,帶教經驗豐富的護士擔任總帶教老師,全面負責臨床帶教質量。實習時間均為4周。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新護士入科后由護士長進行入科教育后,然后分配給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根據工作經驗按大綱進行帶教,出科時統一理論、操作考核。
觀察組實行目標教學法,新護士入科后由護士長進行入科教育并向新護士講解神經內科教學的總目標及重要性,統一操作標準和考核標準,發放一份神經內科帶教計劃表(見表一),讓護士了解實習內容的安排和進程。然后跟隨帶教老師按照班次分工工作,實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在工作中邊操作邊講解。每周結束后對新護士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素質目標進行測評,通過測評一方面及時了解目標教學是否有效的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測評了解新護士是否到達了帶教目標,及時找出她們在學習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為修訂帶教計劃提供反饋信息和可靠的依據。「2每周考核好的.表格交予總帶教老師。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的科學,要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必須做好臨床帶教工作。臨床實踐是新護士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的重要階段。目標教學是一項整體性很強的系統工作,其特點是以目標為準則,以教師為主導,以護士為主體,以訓練為基線,以絕大多數護士掌握目標為歸宿的教學系統,其最終目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新護士對帶教老師及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度。「1我科自20xx年4月對新護士采用目標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對比,結果顯示,接受目標教學法的護士的理論操作綜合考試成績、患者的滿意度、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教學效果評價良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兩組實習結束時由總代教老師統一進行出科理論和操作考試,收集新護士對帶教老師及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度調查表。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及新護士提出的建議及時給予指正和解決,使新護士不斷改進和提高,并為下一輪實習帶教方法提供依據。
1.2.1設計問卷調查表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新護士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和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度。調查方式由總帶教老師負責調查。
1.2.2評價指標
1.2.2.1新護士理論和操作的平均成績
平均成績90-100分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合格;
1.2.2.2新護士對帶教老師的滿意率
滿意率調查內容包括護士對帶教老師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水平、教學內容、護患溝通技巧、職業道德、服務態度、愛心等七個方面進行考評。
1.2.2.3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率
滿意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對新護士給予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操作技能、服務態度、職業道德、溝通技巧和健康指導等七個方面進行考評。
滿意度評價在七項考評中如果有:6-7項為滿意、4-5項較滿意、
1.2.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分析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按a=0.05的標準,P
2結果
3討論
該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無論從新護士的綜合考評、新護士對帶教老師、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度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傳統教學法沒有具體的學習目標,根據經驗教學,大綱要求籠統、含糊,使老師和學生隨意性大,積極性不高,缺乏臨床操作經驗和溝通技巧,考核成績不理想。師生互動較少,老師也不能以身作則,對老師的滿意度低。新護士的操作技能、理論知識不扎實,服務態度不熱情,與患者溝通不好,經常遭到患者的投訴,故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度也低于觀察組。而目標教學運用在護理帶教中有助于教師準確把握學習目標,改變了以往的只憑臨床經驗盲目進行教學的傳統做法,使教學內容目標化、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3將教學內容分布到各個階段,從基礎到專科,任務清晰,循序漸進。從而使新護士在素質、知識、技能3個方面得到同步發展,從而提高了綜合考評成績。另一方面在及時評價新護士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過程中,老師的自身要求也明顯提高,新護士和老師的溝通交流增多,密切了師生關系。大大提高了新護士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目標教學法讓護士學習主動,積極性高,主人翁意識強,理論操作技能扎實,能熟練掌握健康宣教知識與患者溝通技巧,處理問題能力較強,服務態度好,還經常受到患者的表揚,故患者對新護士的滿意
護士帶教老師工作計劃2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護理理論知識向臨床實踐技能轉變的關鍵時期,也是護生轉變為護士的必經階段。從20xx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