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心得體會(精選14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共同富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共同富裕心得體會 1
宏圖入懷,時開新境。20xx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一年湖南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成就,描繪了20xx年湖南發展新藍圖。
雙腳踏上幸福路,走進兩會相聚時。每到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單,總能呈現出令人怦然心動的魅力。面對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湖南實現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等六大突破,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等四條底線,營造了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傳遞的湖湘“好聲音”,映射出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是湖南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湖湘兒女傳承紅色基因、感恩奮進、團結拼搏的結果。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途承載新的夢想。新一年的工作如何謀劃?新一年的目標如何標定?牽動著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改革、創新、開放、發展、民生……政府工作報告把一個個時間節點、一件件大事要事串連在一起,一條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主線清晰可見。堅持“穩”字當頭,保持“進”的態勢,把握“高”的要求,實現“新”的作為,政府工作報告對20xx年的部署安排,每一個目標、每一項舉措,都是內涵清楚、指向明確、精準到位,符合湖南的實際、符合群眾的'期待。
輝煌屬于過去,拼搏成就夢想。湖南迎風破浪的發展歷程一再告訴我們,一旦確定目標和方向,唯有實干,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駛至成功彼岸。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任務,沒有躺贏的捷徑,面臨的風險和挑戰、矛盾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們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用“實干”作筆,用“智慧”作墨,以實干的態度、實干的制度、實干的習慣,去精益求精地“畫”好其中的每一筆,讓有效應對挑戰、抵御風險、克服阻力、解決矛盾的辦法更科學、方式更務實、措施更精準、步履更堅定、成效更明顯。
實干苦干鑄輝煌,踔厲奮發贏未來。只要我們找準發展動力源,明確工作著力點,朝一個方向奔跑、往一個方向使勁、向一個方向用力,在戰略目標上不動搖,在戰略定位上不動搖,在戰略重點上不動搖,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就能放大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好聲音”,用今天的奮斗成就明天的希望,奮力推進現代化新湖南建設,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大的勝利和榮光,讓20xx年的每一天都灑滿奮斗的星辰。
共同富裕心得體會 2
人們向往過上富足有尊嚴的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是全民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在當今世界,我國的制度優勢日漸凸顯,黨領導全體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的社會,完成了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著眼未來,我們正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大步前行。然而,共同富裕不是簡單粗暴的殺富濟貧,而是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去創造財富來實現的。
共同創造,把財富的蛋糕做大,讓國家富裕起來。大河有水小河滿,只有總量提上去,才能真正實現富裕。現今社會,我們的財富資源呈現總量不足和分布不均兩方面問題。實現共同富裕不能只盯著貧富差距,更要通過全民的共同奮斗創造更多的.價值。各行各業都是社會發展運行的必要組成部分,每一個角色分工都能在本職崗位上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要大力弘揚奮斗拼搏的創業精神,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勞動者的創造性。要鼓勵誠實勞動,保護合法收入。要摒棄好逸惡勞的惡習,剔除等靠要等不健康思想。讓奮斗成就勞動者,讓奮斗成為財富匯集的源泉。
科學分配,把財富的蛋糕切好,讓人民富裕起來。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調節居民收入的核心手段,財富的初始分配方案尤為重要,要在頂層制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在勞動創造價值的衡量標準上科學把控,將奮斗轉化價值,通過奮斗實現富裕。要避免一刀切式的調節手段,共同富裕的實現要因地制宜,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要根據時代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精準施策。通過稅收政策等再分配手段確保共同富裕的目標得以實現,體現公平公正性。公共財富的投入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將公共財富用于公共事業不僅解決了財富分配的問題,也直接體現了共同富裕的結果。
勤儉節約,把財富的蛋糕傳下去,才能有持久的富裕。富裕的本質是資源充沛,而很多寶貴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的生活需要消耗資源,但不能無度揮霍,萬貫家財不知勤儉持家也早晚會敗光。財富需要創造,也需要守護,要樹立正確財富觀,堅持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鼓勵適度消費,堅決遏制奢侈浪費現象。要珍視富裕美好的生活,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嚴格限制。大力開發清潔資源,為子孫后代留下富裕干凈且可持續的未來,讓子孫后代守護好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的目標必須實現且必能實現,富裕不單指物質上的富足,也包含精神文化上的豐富多彩,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精神財富需要傳承,需要持續創造。只有通過全體人民的共同奮斗,才能創造出物質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燦爛的美好明天,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
共同富裕心得體會 3
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之后,我們正意氣風發地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現實中,仍有一些人對共同富裕存有思想誤區,認為可以“躺平”而不勞而獲,或是可以劫富濟貧“吃大戶”,或是制造“內卷”搭個順風車,如此種種,這些思想傾向均與共同富裕的內涵和要求背道而馳,作為青年黨員干部,我們要深刻地明白,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答好共同富裕這一時代之題,不能“躺平”,也不可能“躺贏”,而要“穩贏”。
要著眼于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提高站位答好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縱觀人類文明史,帶領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整體邁入現代化進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在世界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將徹底改寫人類社會高收入國家的版圖,在整體上極大提升人類福祉。放眼當今世界,一些實行高福利政策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陷入“福利陷阱”,貧富兩極分化,導致新的社會撕裂,出現“養懶漢”現象。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走出一條無法借鑒、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道路,是擺在我們面前唯一正確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政治站位,清醒地認識到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在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普遍達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是歷史的必然抉擇,也是我們肩負的現實責任。
要著眼于實現共同富裕的艱巨性,求真務實答好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把“富裕”和“共同”兩方面問題都解決好,對任何國家而言都絕非易事。帶領14億人走向共同富裕,勢必荊棘叢叢,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還需改善,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各地區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條件也不盡相同,不同人群實現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時間上也會有先有后。即使先富起來的.地區和群體,同共同富裕關于“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的內涵要求相比,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不乏有喪失斗志之輩,選擇消極應對,企圖以“躺平”姿態不聞不問,這種鴕鳥心態要不得。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同步或同等,有先有后,積小勝為大勝,要靠人人參與、人人奮斗,既不是“搭車”,也不能“躺平”,只有積極投身其中,主動擔當作為,才能繪就共同富裕的絢麗場景。
要著眼于黨的奮斗目標,開拓創新答好題。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對幸福生活、共同富裕充滿期盼和憧憬。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回望歷史,一百年來,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遭遇逆境,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夜以繼日、前赴后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黨慎重提出實現共同富裕這一戰略擘畫,制定出科學可行、符合國情的指標體系和考核評估辦法,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正確方向,明確了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時間表、路線圖,既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延續性、連貫性,又提振了新時代人民群眾為實現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斷奮進的精氣神。如何通過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如何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現實任務,也是我們黨面臨的一場大考。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躺平”不可能坐享其成,“內卷”不可能創造幸福。只有既要充分估計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又要充分認識實現共同富裕所具有的優勢條件、強大動力、光明前景,只有增強信心,久久為功,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奮力前行,才能在趕考中“穩贏”。
共同富裕心得體會 4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滄海桑田,世代變遷,共同富裕順著時間的脈絡,依然勾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和向往。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2021年5月20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讓浙江扛起了共同富裕這一偉大的政治責任,成為了全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探路者。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礎和必然路徑。如何在奮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生動詮釋“把蛋糕做大分好”的理念,是三農人生生不息的初心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鎮海區農業體量小,耕地面積約為5。6萬畝,僅占寧波市的3%,適于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小而精”、“小而強”、“小而美”的獨特樣本。多年以來,鎮海區以市場為導向,立足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形成區域化規模發展,以水果番茄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也成為鎮海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無形中已成為打造鎮海區特色農業響應共同富裕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科學引領打牢產業基礎。深挖農科教合作潛力,內引外聯搭建平臺,與省農科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專業種植戶基地建立水果番茄中試基地,形成“1+1+X”(1個專家團隊+1個農技服務小組+若干個生產基地)的農技創新和推廣模式。一是積極引進優質番茄品種進行試驗示范,篩選適宜品種在全區進行推廣種植。目前已引進并推廣“桃星”、“碧珠”、“紅蜜珠”、“鳳珠”等番茄品種60余個,累計種植面積近3500余畝,畝產商品果6000余斤。二是推進番茄科學種植體系。通過連棟大棚建設、精準施肥施藥、控制調節光溫、水肥一體化等現代化種植措施,增強水果番茄抗逆能力,切實提高水果番茄畝產和風味。試驗表明,通過精準的科學管理,水果番茄的.產量可以提高近40%,每畝收益至少2萬元。
區域品牌化促進產業振興。鎮海區立足水果番茄這一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種植結構,調整產業布局,整合約900畝水果番茄種植基地,形成了水果番茄的規模區域化發展,同時滋生了水果番茄的品牌農業觀光旅游。一是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集中力量打造“鎮蜜”牌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在近幾年的全市精品番茄評選活動中,“鎮蜜”系列水果番茄連續斬獲近半數的金獎和優秀獎,已然成為鎮海優質農產品的一張亮麗“名片”。二是加強宣傳引領。以鞏固寧波市場和拓展杭州、上海等長三角市場為主要目標,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參與現場會展銷、舉辦水果番茄節等線上線下多元化推介模式,切實做好水果番茄市場宣傳,使水果番茄一躍成為“網紅產品”。三是開發農旅融合產業。通過打造南嵐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番茄采摘樂園、創設“數字菜園微耕農場”市民全程農業體驗基地等項目,進一步整合周邊資源,打造更為完善的品牌農業觀光旅游區塊。
數字化改革助力產業再升級。如今,數字農業正成為鎮海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棚膜、遮陽棚、風機、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土壤綜合傳感器、攝像頭等46個數字化設備,實現了農產品生產的可視化和生產設備的智能化,一鍵啟動或關停。不僅有效降低了用人、用水、用藥成本,使畝收益達到1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而且為今后的種植生產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目前,鎮海區共有6家數字化農場,極大促進了我區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的滲透嫁接,提高了農業增加值,推進了農業轉型升級。接下來,將搭建“大戶帶小富”數字應用場景平臺,加快“三農”數據資源的歸集、管理、融合和共享。依托數字農業,通過技術帶富、質量帶富、銷售帶富,打通生產決策、田間管理、加工分選、精準營銷等全產業鏈條,幫助小農戶走向大市場。抓住數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的契機,打破小農戶與現代農業之間的壁壘和藩籬,實現與現代農業有機融合。
十余年來,科技化、規模化、品牌化、智能化農業模式的發展使鎮海區水果番茄成為了區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同時也讓鎮海的農戶收獲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征途漫漫,久久為功。在全新的征程上,應以更高標準的生產模式和農產品,帶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構建農村產業發展全新的生態體系和數字體系,進一步推進鎮海區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心得體會 5
自巍巍招寶山腳,一路延伸至寧波火車站,有一條名為“541”的公交線路,作為曾經去市區的唯一線路,是幾代鎮海人的回憶。
少時去市中心,少不得要乘541路。長大后外出求學,坐車更是家常便飯。坐541路至寧波火車站北廣場轉乘火車,30公里的路程,約需坐車一個半小時。這段路途初時行進得有些緩慢,后大街道路狹窄、人車混行,像膨脹的口袋逐漸向城外釋放人流車流。行至蛟川經濟開發區便荒涼起來了,兩側散落著零星的村莊、工廠,稀疏的植被混雜著黃土,生活垃圾或建筑廢棄物堆成了一座座“小堡壘”。到了寧波大學路段,還需關上車窗。窗外工程車時時呼嘯而過,泥沙漫天,若遇上下雨天,更是一路的泥濘。記憶中的541路,聯結著老城鎮、城鄉結合部、農村,帶著土味,混著沙土,蔓延向繁華的.三江口……
轉眼間十年匆匆而過,時光無言中,541線路沿畔,早已綻了新顏。
20xx年,我自西子湖畔學成返鄉。數年之暇,已無需再扛著沉重的行李,乘541顛簸一路。地鐵2號線鋪陳開去,足不出站即可轉乘,一路通暢,單趟可省下半個多小時。但更令人驚喜的還是541沿線的變化。
清除“垃圾”,鋪路植綠,征地拆遷,建設新農村,引入產業園……散亂在541沿線的清水浦村,碧波縈繞、綠樹成蔭,印象老街與文化禮堂透露著歷史的厚重,這里既是省級引領型農村社區,更成了2號輕軌線上的一顆明珠。朱家橋村的村民告別世代聚居的老房子,搬進了裝有電梯、窗明幾凈的新式小區。寧波大學路段早櫻盛開,與藍天白云、追逐夢想的年輕人,以及頭頂2號線疾馳而過的列車交相輝映。
如若把目光放得更遠些,這附近還有一條弧線與541的路線并行飛馳,那正是被譽為科創策源地的中官路創新創業大街。在這條路上,創新動力澎湃:甬江實驗室巍然屹立,新型研究型大學藍圖初嶄,“青年人才金港”已蓄勢啟航。在這條路上,新農村身姿煥然:永旺村百畝花海四季似錦,游人如織,村舍青瓦白墻,村民侍花弄草、種果養魚,如置畫中。憑借美麗鄉村建設,這座“臟亂差”的“落后村”,搖身一變成了“北岸智谷風情線”上的“網紅打卡地”,更描繪出了“浙江省首批未來鄉村”的迤邐樣貌。在這條路上,寧波幫博物館和寧波幫文化公園在原先老破村莊和雜草叢生的荒地上拔地而起,講述著這座土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和印記……
541路的嬗變,如同一闕窗口,透視出鎮海人不斷“提質增富”的生活。但鎮海的變化,豈止于此?在九龍湖,千畝耕地完成“非農化”“非糧化”整改,農家樂如點點繁星,點綴在青山綠水間,讓農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在招寶山,“車輪食堂”每日運行在高齡獨居老人集居的老小區里,居家智慧養老、醫養結合讓“老有所依”照進現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