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手抄報(精選9張)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報了吧,手抄報是傳遞信息,宣傳知識的有效工具。手抄報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手抄報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手抄報(精選9張),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手抄報
節日起源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墩f文》載:“冬至后三戌日臘祭百神?!笨梢?,冬至后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臘八節有關的傳說
臘八節的傳說一: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了之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臘八節的傳說二:朱元璋遇難之說
臘八節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之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后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傳說三:悼念秦長城修筑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10005.html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手抄報
相關文章:
實用的哲理的人生語句88條01-07
音樂教育個人實習總結01-31
上半年工作總結08-30
本人家庭貧困證明12-11
農村電商創新創業計劃書09-07
委托書(商標)08-15
付款委托書07-26
語文課例研修學習心得11-13
掛牌儀式致辭07-26
六年級上冊3單元作文02-26
父親節的作文1500字12-06
愉快的一天作文600字09-21
六年級作文我的拿手好戲09-07
中等學生評語最新5篇09-14
四字成語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