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誰能告訴我濰坊職業學院到底有多大?每一則有關的帖子說的都不一樣,我都糊涂了
- 2、山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怎么樣?
- 3、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怎么樣
誰能告訴我濰坊職業學院到底有多大?每一則有關的帖子說的都不一樣,我都糊涂了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校園占地2500余畝,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2億元,設有13個教學機構,開設54個高職專業(含“3+2”高職本科專業3個、五年一貫制專業17個),有教職工10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
濰坊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首批山東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單位、山東省高等教育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濰坊職業學院是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始建于1956年昌濰農業學校和始建于1978年濰坊市職工大學組建而成;2010年11月,原濰坊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山東省濰坊師范學校整建制并入。
山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怎么樣?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黨委書記夏志林教授,院長徐建明教授。 坐落于交通發達、風景宜人的世界風箏都,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濰坊市,新校區位于旅游勝地浮煙山北麓,與浮煙山森林公園南北呼應,是自然與人文和諧統一的讀書圣地。近30年的辦學歷程,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步發展成為以理工為主兼有人文經貿類的綜合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結構合理、富有朝氣的師資隊伍,教職工400余人,其中教授、高級講師占專業教師的60%以上。 學院現有紡織系、服裝美術系、外語系、管理系、 機電工程系、信息網絡系、土木工程系、化學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等八個系及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兩個二級學院,并設五年高職基礎部和中專部、,開設38個高職專業,現有在校生近萬人。 學院始終堅持職業教育“是直接為企業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崗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辦學目標,堅持“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辦學方向,實行“產教科研相結合,學用創新于一體”的育人模式,按照“注重實踐,強化應用,提高技能”的辦學思路,狠抓素質培養,突出理論教學與操作技能的結合,保證了教育質量,培養出的學生以“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崗位適應快”而深受用人單位青睞。 特色是高等職業院校生存發展的核心。學院領導班子帶領廣大教職工,轉變觀念,銳意進取,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最佳途徑。率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建立起頗具規模、獨具特色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成立了省內100余家知名企業加盟的院董事會,“委培式、訂單式、融合式”校企聯合辦學的路子更加寬廣。 學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韓國新羅大學、漢城工業高等學校、清州大學、啟明文化大學、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斯克大學、赫爾松科技大學、加拿大UTS學院、印度基督學院、印度英迪拉甘地開放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等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院在外留學生已達百余名,接受外國留學生培訓三百余名。 學院是省經貿委確定的全省工商管理培訓資格學院,是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確定的省級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基地。培訓工作可以與全省企業培訓、技能鑒定、專業人員繼續教育接軌。與六所全國重點大學(廈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聯合辦學,成為六所重點大學山農網絡教育中心,為廣大求學、求知的有志之士提供了現代的、科學的、便捷的、有效的途徑。 學院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他們有的已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有的成為企業的決策者和領導者,為山東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他們的優秀表現為我們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贏得了榮譽,為此,我們深感驕傲與自豪。 學院創建于1978年,2001年8月,成建制晉升為“山東紡織職業學院”,2006年4月更名為“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實行省市共建、以省管理為主的辦學體制。多年來,學院扎根紡織,貼近社會需求辦學,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闖出產學一體的特色辦學之路。目前,學院設置專業40個,高職在校生8551人,專任教師546人,占地2121畝,建筑面積26.7萬平方米,教學儀器6036萬元,紙質藏書64萬余冊,建有60個與各專業教學相匹配的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1000多臺微機、寬帶網、網絡中心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完備;建有紡織、服裝、針織、機械、化纖、自動化研究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校內實訓基地和科研所,固定資產4.2億元。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現代紡織實訓基地、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7部、國家專利11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有省級特色專業2個、示范專業2個、精品課程4門、教學團隊1個。近年來,濰坊市政府在學院新校區建設、人才引進、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直接和間接投入1.26億元,使學院各項事業突飛猛進。 學院是中國紡織服裝高職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單位,承擔學會日常工作,多次成功組織了全國性的教學改革、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居全國同類院校領軍地位。 一、興辦產業,雙元互動,成功走出了一條產學一體特色辦學之路 從1986年起,學院“圍繞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 先后建設了紡織、服裝、化纖、機械加工等11個校辦工廠、10個專業研究所、1個甲級紡織設計院,直接作為9個專業群的支撐、配套機構。這些校辦產業具有教學、生產雙重功能。每個產業都有定型產品,共計14類106個品種;其中,不同型號的摩托車活塞早已成為行業的定型產品;能夠同時承擔1100名學生實習實訓。2007年,校辦產業接納學生生產性實訓140萬人時,實現產值2億元,申報國家專利11項,細紗變頻控制、GWZ系列全自動消防、無負壓給水技術等12項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研制的JSA210型噴氣織機開始批量生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構建起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學協調、科學發展的運行機制 自1993年以來,學院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在內部管理上,按照“職能包干、勞酬融促”的原則,引入市場機制,產業部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教學部門獨立核算,部門擁有自主用人權和分配權;專業教師兼任校辦產業的技術人員,實現了教學、生產雙棲身份;在分配上,打破事業單位工資體系,實行績效薪酬制;在用人上,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原則競爭、聘任上崗。靈活的運行機制保障了產學一體辦學的順利實施。 三、校企合作,開放辦學,以他方需求為中心搭建起合作育人平臺 1995年,成立了由130家行業排頭兵企業家組成的“學校董事會”,2007年,牽頭組建了由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共計139家單位組成的“山東省紡織服裝職業教育集團”,建立起校企雙方緊密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從而促進了優質資源共享;由魯泰紡織、魏橋紡織、新郎服飾、青島紡機、山東海化等骨干知名企業100多名技術專家組成11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學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澳大利亞、韓國等13個國家55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拓展TAFE、中韓等5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開放辦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四、以“產學一體,工學結合”為特征的多形式人才培養模式特色鮮明 學院依托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探索了“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學員、作品與產品、教室與車間”的一體化,做到了“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合一”。融合行業龍頭企業,針對不同專業特點,實施了以“產學一體,工學結合”為特征的多形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形成了“三環相嵌、三能合一”,“校企聯動,學做合一、訂單培養”、“學用一體、四段晉級”等各具特色的培養模式。強化校內生產性實訓教學環節,實現了校內生產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的有機銜接,確保實踐教學環節占教學總時數的50%以上。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帶動了專業建設和以工學結合為特征的課程建設。 五、德才兼備,德于才先,創新形成了素質教育新模式 學院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將校企文化相融的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職業素質與人文素質,形成了“一二三四”職業素養培育新模式:即創新實施了指導教師工作模式,以強化學生個性化培養;啟動了誠信教育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兩項工程”,以強化學生的品德培養;堅持開展“講普通話、說外語、用計算機”的“三熱”活動,以強化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四種能力”培養,以強化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六、橫向科研,輻射帶動,服務社會成績顯著 橫向科研成效顯著。近年來,學院各專業研究所共完成研發項目24個,省市立項20個;承擔合作企業的科技開發與技術服務項目數合計20項,申報專利11項;獲得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服務費累計1648.9萬元;學院所屬山東省紡織設計院共承擔國內外大中型紡織工程項目14項。強大的社會服務能力和顯著的成績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學院對口支援陜西紡織服裝職業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被教育部授予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 社會培訓形成品牌。學院是“山東省制造業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山東省金藍領技師培訓基地”、“全省工商管理培訓資格院校”、“省級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基地”及“全國外經貿經理人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中心”,連續四年被評為“山東省企業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學院積極開展職業資格培訓與認證工作,組織各類社會培訓8500余人次,2007年鑒定規模達4000人次;學院是托福考點、韓國政府授權的韓語TOPIK培訓與考試中心,年承擔托福考試3000余人次、韓語TOPIK培訓與考試10000余人次。 七、就業率高,質量好,人才培養工作得到社會高度認可 學院共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3萬余名,學生素質高、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首次就業率五年平均96.97%,位居全省同類院校首位。經調查,2007年,畢業生起薪平均在1300元以上,高于地區平均工資水平;畢業生工作穩定性高,一年穩定率在95%以上,二三年穩定率在89%以上。涌現出大批優秀畢業生,如80屆畢業生王方水現任魯泰紡織集團總工程師、曾被評為全國紡織行業勞動模范,86屆畢業生張忠生現為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2屆畢業生馬晶晶獲全國商業技能比賽第一名,并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為第十六屆團中央候補委員。近年來,學生在國家、省、市組織的各類專業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2005至2007連續三年獲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2007年獲全國職業院校紡織面料設計大賽金獎,等等。 學院的發展得到了省市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贏得同行的認可。山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考察學院后說,“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辦學定位準確,人才培養符合社會需求,成績突出,走在了全省同類院校前列”;濰坊市市長許立全在評價學院時說:“近年來,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為濰坊的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學院辦學引起了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的高度關注。 2001年學院被省教育廳授予“全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2004年在山東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產學結合和國際交流與合作被認定為學院兩項辦學特色;2007年在山東省高校工委組織的德育評估工作中被評為優秀等級,學院被評為“山東省普通高校德育工作優秀單位”;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院當選為中國紡織服裝高職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單位;山東省高職高專學會副會長單位、高職高專院校師資及管理人員培養牽頭單位等,在全省乃至全國職教界具有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為區域經濟和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萬博士范文網
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怎么樣
萬博士范文網()小編還為大家帶來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怎么樣的相關內容。
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一所由濰坊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優質公辦專科院校,坐落于繁華的濰坊市區。這所學校以其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良好的住宿條件,贏得了廣泛贊譽。無論是教學樓還是宿舍樓,都展現出新穎的建筑設計與高質量的設施,為學生們提供了優越的學習與生活環境。這里不僅擁有專業的教師團隊,還有豐富的課程設置,旨在培養具備理論與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能型人才。如果你對農業專業充滿熱情,或者希望在專業領域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與技能,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優秀選擇。學院不僅提供了一系列與農業相關專業課程,還與行業界保持緊密聯系,為學生提供實習與就業機會。在這里,你將有機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你將擁有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學習環境。學院注重實踐教學,通過與行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與創新思維的機會。同時,學院還設有完善的獎學金制度,幫助有志于深造的學生實現學術夢想。
綜上所述,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以其優質的教育資源、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成為眾多學生追求知識與技能提升的理想選擇。如果你對農業領域充滿興趣,不妨考慮報考這所學院,開啟你的專業學習之旅。選擇山東濰坊農業職業學院,你將踏上一條通往未來成功的道路。 以上就是萬博士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內容敬請關注萬博士范文網。更多相關文章關注萬博士范文網: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4-4956.html山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怎么樣?
相關文章:
河南省理科420分的二本大學 牡丹江師范學院分數線08-28
大班社會《重陽節》教案10-16
中秋節的手抄報09-13
人生感悟哲理說說11-23
七夕的愛情語錄79條11-14
早安問候語錄09-27
分手后讓對方愧疚的話09-13
關于主辦會計個人總結01-14
八年級班主任期末工作總結報告(6篇)10-05
護士個人年終總結07-07
小人國觀后感幼師角度01-12
幼兒園開學發言稿12-28
新學期開學感想作文怎么寫11-09
高中升學宴邀請函11-09
方特樂園一日游作文02-12
動人的歌詞5條01-12
鳳凰古城游記作文12-10
海洋奇緣2電影觀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