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俗文化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調查目的:此次調研旨在系統梳理故鄉安福縣的美食文化,以文字形式呈現出去,協助我與團隊人員更深入地了解家鄉的美食文化。
調研對象:安福縣部分鄉村
調查方法:材料收集、問卷調研、實地考察
安福有著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江西省18個文明古縣之一。在歷史上,這里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保存完好,有表嫂茶、吃新節、火把節、燒塔等數十種民俗活動。
表嫂茶
從元宵節后至春耕前,安福各自然村每日輪流舉行“表嫂茶”習俗演出。“表嫂茶”,俗稱“請茶碗”,是安福鄉村已婚女性中廣泛流傳的一種獨特茶俗,氣氛熱烈且富有特色。該習俗主要分布于安福的南鄉和西鄉,其中南鄉洲湖鎮塘邊村最具代表性。請茶時,請茶的主婦會用黃條蘿卜、甜姜、大豆等茶點熱情招待顧客。喝茶時,無需局限于禮數,大家暢所欲言,氣氛熱鬧和睦,平時的諸多芥蒂也在交談中解決。當茶興濃時,能唱山歌的表嫂們會演唱《采茶歌》、《三碗茶》等以增強氣氛。
吃新節
于每年早稻獲得以前,安福縣會舉行盛大的“吃新節”。這一節日是安福68個農村普遍慶祝的傳統民俗,其發源可追溯至周朝,歷史悠久。相傳很早以前,天地未開時,武功山變成荒島。大家困在島上,有一天,一只大花狗游到荒島,抖掉出數十粒稻種,解救了大家的窘境。因此,豐收的稻穗就被比成彎彎的狗尾。以后的人群每年早稻獲得前,會舉行盛會以感謝大花狗嘗新,另有傳說提及武功山存有一只“霧氣妖怪”,每年夏收前會吐出霧氣摧毀農戶將要收獲水稻。之后,“五谷神”擊敗了“霧氣精”,拯救了農戶,所以人們在新谷以前舉辦宴會,邀約五谷神嘗新以示感謝。
節日內容主要包括祭拜五谷神、土地、康王、福主和梅山眾神。方式包含敬齋、耍龍燈、游垅、打火把、唱山歌等。此節日旨在慶賀豐收,祈禱神靈保佑明年五谷豐登、順順當當、百業興旺,并且也推動親戚朋友之間的聯系與愉快,提升社會和諧。吃新節參加普遍,氣氛熱烈,規模龐大,其盛大水平超出端午和中秋,僅次于春節。
六月六
于每年六月六,各地游客絡繹不絕,古老的山村彌漫著歡歌笑語,迎來云火把節的到來。云火把節歷史悠久,安福縣彭坊鄉云村已有9代約170余年的傳統。在這一天,鄉親們準備貢品,制做祭拜器材,邀請親友前來山上。他們白天在自家地里祭拜山神、土地,并引燃火把除蟲;晚飯后,村中男女老少鑼鼓喧天,點燃篝火,隆重祭拜各界神明,祈禱神明避邪避災,庇佑明年順順當當、五谷豐登。在此期間,鄉親們還打著火把游垅,圍著篝火唱山歌。
燒塔
至中秋節,安福百姓為祈求風調雨順、日子興旺,慶祝中秋,將開展“燒塔”民俗活動。安福縣是“吉安中秋燒塔”習俗保存最完好的地域。南邊陳山河流域的六個城鎮尤其盛行,尤其以金田鄉柘溪村最具代表性。“安福中秋燒塔”習俗主要包含壘塔、燒塔、封塔三個部分,燒塔環節中伴隨著祭月、對唱山歌、小曲、舞龍燈、舉龍鳳旗、撐宮燈等活動,特色鮮明。
結語
這些民俗文化的展現促進了安福鄉村旅游的發展,促使安福越來越吸引游客。民俗風情不但凝聚著農戶生活中的愉悅,還彰顯了親戚朋友、鄰里之間的和諧友善,變成故鄉昂貴的非物質遺產,對研究安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2-9344.html民俗文化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
英語的學習計劃12-28
大學生一周學習計劃11-09
醫療衛生機構自查報告11-05
抖音最火對女兒說的話12-11
參加征文比賽感言11-18
開學隨筆初中09-13
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10篇08-15
大學生創意創業大賽策劃書01-30
離校安全教育承諾書07-16
學雷鋒實踐活動心得01-21
蘇軾經典古詩鑒賞心得01-20
競選文娛委員演講稿11-02
騎鵝歷險記讀后感09-18
童話小故事12-31
重陽節六年級作文12-05
《漁歌子》擴寫作文11-09
孫權勸學改寫作文10-26
小班科學區角活動教案01-24
從淺入深成竹在胸--我的初三復習計07-23
校園十要、十不準07-23
幼兒園橘子樹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