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閱讀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寫閱讀題就會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其政治倫理思想可以概括為“仁”學。“仁”學的主體內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關于“仁”學的基礎,《論語學而》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孔子視孝悌之親情為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孝悌通過“能取近譬”,將愛父母、愛兄弟、愛妻子擴展為愛君主、愛國家及愛一切人。的確,從人倫關系的角度來看,親情無疑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條件,由親情、愛情、友情,推而廣之到一切道德情感,從而構成“仁”學政治倫理思想的依據。休謨的同情原理也認為,父子間的同情是最易發生的。黑格爾一方面認為修身是成為抽象的人的基本條件,“正是這種反省意識,使一個人真正地走向了主體階段”,另一方面認為實現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須要在倫理階段,而“在倫理的階段,最自然、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樣看到了親情在政治倫理實現過程中所起到的基礎作用。
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為背景的平等地“愛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其對象是有限制的。仁愛等道德品質是區分小人和君子的標準,是“君子”(有德有位者)的專有物,小人(無德無位者)則往往與仁愛背道而馳。正是在此基礎上,孔子對于道德情感的適用對象給出了較為明晰的界定,仁愛不僅包括愛“好人”,即愛“君子”,而且也包括惡“惡人”,即惡“小人”。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創立了“義”學。孟子“義”學的主體是“不學而能”之“良能”、“不慮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養吾浩然之氣”之“求放心”的道德修養思想。如果說孔子仁愛思想的根據――親情,是一種事實根據的話,即通過客觀描述父子之間的親情來推衍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言“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的仁義思想的根據――性善,便是一種價值根據,即通過對人性進行善惡評價來引導道德主體自我實現其先天的性善。親情是父子這對道德主體之間的情感互動,而性善則是道德主體的自我呈現。與孔子相比,孟子將政治倫理的希望全部壓在單個道德主體的身上,政治倫理思想的實現,是道德主體存養擴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結果。
孟子既然設定人性本善為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本條件,其政治倫理思想的方方面面都自然要以性善為基點。然而,“性善”雖然能夠滿足政治倫理思想基礎的普遍性條件,但孟子本人也意識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認為一定的物質生活財富對“民”之道德觀念的形成具有條件性,性善就不再是絕對基礎了。
與孟子一樣,荀子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其政治倫理思想可以概括為“禮”學。“禮”學的主體是性惡思想,“積善成德”的道德修養思想,以及“化性起偽”的道德思想。荀子認為,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是人性之惡,禮義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惡而人為(“偽”)產生的,是用于制約和改造人性之惡的產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偽”的結果;另一方面,“性惡”是“偽”的前提。以此為基礎,道德主體自身才要“積善而全盡”地進行自我修養,社會才要以“禮”來規范和教化百姓。
綜上所述,孔子以道德情感為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惡為基礎,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體系。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大都不出這兩類。
(摘自王樂的《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仁”學是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B.從人倫關系的角度來看,親情通過“能近取譬”,成為人之生存的基本條件,構成“仁”學政治倫理思想的依據。
C.西方思想家如休謨和黑格爾等人,和孔子一樣看到了親情在政治倫理實現過程中所起到的基礎作用。
D.以基督教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認為要平等地“愛一切人”,而作為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的“推己及人”思想則表現為愛“君子”,惡“小人”。
2.下列對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孟子在“仁”學的基礎上創立了“義”學,其主體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求放心”的道德修養思想。
B.孟子以性善作為其仁義思想的價值根據,即通過對人性進行善惡評價來引導道德主體自我實現其先天的性善。
C.孟子認為,如果每一個道德主體存養擴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實現他主張的政治倫理“義學”。
D.孟子意識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倫理思想的絕對基礎,故物質生活財富對“民”之道德觀念的形成具有條件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以道德情感為基礎,孟子以性善為基礎,荀子則以性惡為基礎,他們一起構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倫理思想體系。
B.荀子創立的政治倫理思想是“禮”學,其主體是性惡思想、“積善成德”的道德修養思想,以及“化性起偽”的道德思想。
C.荀子認為,禮義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惡而人為產生的,所以,道德主體自身要“積善而全盡”地進行自我修養,社會要以“禮”來規范和教化百姓。
D.孟子和荀子的政治倫理思想有著共同的來源,但其所基于的條件則完全相反,因此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措施也不一樣。
參考答案
1.B(偷換概念。由原文“由親情、愛情、友情,推而廣之到一切道德情感,從而構成“仁”學政治倫理思想的依據”可知,構成“仁”學政治倫理思想的依據并不是選項所述的“親情”。)
2.D(因果倒置,且刪除了“一定的”,擴大了范圍。)
3.A(曲解文意。原文是他們“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體系”。)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6-4675.html《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基礎》閱讀答案
相關文章:
肺結核防控知識考核試題09-26
《永王東巡歌?三川北虜亂如麻》翻譯賞析10-05
錯過愛情文案12-16
房屋安全隱患等級界定范文8篇08-15
五年級的500字日記08-13
學科備課組活動計劃07-25
國外名人名言12-14
麻醉科工作總結開頭精選(十三篇)01-07
銷售部門工作總結08-23
行政內勤工作總結及計劃(4篇)08-19
初中生推薦信07-26
應知應會心得體會11-18
小學德育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五篇10-17
教師暑假培訓的心得體會和感悟08-16
課間活動跳繩作文07-26
選擇高三作文07-23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報名條件是什么?02-12
2025上半年福建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報名入口:http://ntce.neea.edu.cn01-10
哪位了解濰柴職業學院?怎么樣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