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毀骨立的成語故事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哀毀骨立的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出處:《漢書?韋彪傳》。
意思:形容因喪父母哀痛異常,以致身體消瘦虛弱。
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期,王戎、和嶠幾乎是同時遭到亡父喪母的不幸之事,兩個人當時也都是以孝敬父母文明鄉里,遭父母之喪,這對王戎、和嶠來說都是很哀傷的事。但兩個人的表現卻大不相同。
王戎早慧,七歲的時候就能通過觀察推理,識別路邊的李子是甜是苦,這對于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確實很不簡單。但他性情超常,時常做出在一般人眼里看來是怪誕的言行,表現出他率真自然的本性。王戎雖然遭到喪父喪母的不幸,但他并沒有舉行隆重的喪扎,每天照常喝酒吃肉,并用吃雞后留下雞骨頭支床。和嶠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他嚴格根據喪禮的要求置辦喪禮,每天哀哭不止,讓人很同情。有一天,晉武帝對劉仲雄說:“最近王戎、和嶠兩家都遇到喪事,你去吊唁和慰問他們了嗎?我聽說和嶠每天哀哭已經超過了禮制的規定,他的身體能否挺得住,這真叫人擔心和憂慮啊。”劉仲雄對晉武帝說:“我到他們兩家去吊唁和慰問過多次,但我看到雖然和嶠很講究喪禮有關的禮節,幾乎每天哀哭,但他仍然容光煥發,身體看起來似乎沒有多少損傷。而王戎成雖然連最基本的祭禮都不準備,也很少聽到他的衰哭聲,但他自遭喪以來,因為內心哀傷過度,已經瘦得剩下幾根骨頭了。我認為和嶠哀哭備禮的孝行是做給活人看的,而王戎卻是做給已經死去的人看的。陛下為和嶠不必擔心,應該擔心和憂慮的恰恰是王戎啊。”
成語寓意
故事中,孝子王戎因喪親悲哀,缺乏足夠的營養支持,弄得骨瘦如柴,昏昏然命懸一線,幾近毀命。之后,需經多年調養生息方得好轉。故事告訴我們,孝,乃為人之根本,雙親逝,理當盡忠孝之禮,但是,不應提倡封建式的守孝陋習,損害健康。
成文用法
該成語構詞方式是復句式,在句中作主語、分句;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在現代漢語中用來形容因居親喪過于悲傷哀痛,以致身形瘦損。
成語示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眾親戚已到,商量在本族親房立了一個兒子過來,然后大殮治喪。蘧公子哀毀骨立,極盡半子之誼。”
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母哀毀骨立,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閭黨姻婭,一時咸以孝女稱,至今弗衰也。”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9-14466.html哀毀骨立的成語故事
相關文章:
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拔河比賽01-10
教師婚假請假條12-11
昆蟲記好詞好句11-04
我和小雞作文500字08-27
工業大學有什么專業01-16
2024下半年浙江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均為60分12-06
2024下半年天津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準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9月9日-15日)09-13
2024年浙江經濟師報名繳費時間及費用08-21
體育教師論文范文10篇08-15
夢溪筆談原文及翻譯08-02
幼兒園小班運動會文案01-02
體育課安全預案范文8篇08-15
實用的抖音愛情語錄48條12-31
經典英文名人名言摘抄09-13
銀行半年工作總結報告優秀(三篇)01-10
高三年級工作總結07-06
工人受傷一次性賠償協議書01-12
大學生社會實踐證明12-11
護士生實習心得體會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