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小故事:雞毛信
小故事是一種篇幅短小,故事情節簡單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因其每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在校學生的喜愛。雖然小故事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文體,但有其自身的特點,每個故事都能說明一個道理,或者總結一次教訓,大致可分為哲理故事,勵志故事,名人故事,成功故事,失敗故事等,以下是小編推薦的抗日英雄小故事:雞毛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只有十三歲,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地里敵人的據點。
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海娃的爸爸是民兵隊長,他急匆匆地把一封信交給海娃,滿臉嚴肅地說:“這里面是攻打鬼子炮樓的路線圖,你一定要想辦法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這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他拍拍胸脯說:“您放心吧,我保證完成任務!”說著他就藏好雞毛信,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
海娃忙著趕路,沒想到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心里想,要是鬼子搜身,搜走了雞毛信可就麻煩了,這可怎么辦啊?海娃冷靜了片刻,看著羊群,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羊頭”的尾巴下面藏了起來,鬼子小隊長攔住了海娃,他們嘰里哇啦地說了一會兒話,對海娃瞪著眼說:“你的,小八路的干活?”鬼子隊長又命令兩個小鬼子把海娃從頭到腳搜了一遍,什么也沒發現,于是鬼子又打起了羊群的主意,要海娃給他們帶路,并且想吃羊肉。
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到了深夜他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窩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出了幾里路,鬼子發現海娃跑了,很快就追了上來,他們用槍逼著海娃讓他帶他們上山,海娃把鬼子帶到了一條靠近八路軍埋伏圈的山路上,乘鬼子沒有防備,拼命往山上爬去,愈爬愈遠,身后響起鬼子的槍聲,有一槍還打中了海娃的手。想到雞毛信的重要,海娃忍著疼痛繼續向山上爬,嘴里還高聲喊著:“八路軍叔叔,快打鬼子啊!”
張連長和八路軍聽到槍聲和海娃的呼喊,很快沖了上來,把鬼子打了個落花流水,最終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張連長根據信上的情況。成功地搗毀了敵人的炮樓,擊斃了貓眼司令,打了個大勝仗。
海娃也因為他的機智和勇敢成為抗日小英雄,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不記國恥,發憤圖強,振興中華!做一個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把祖國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
簡介
講述了龍門村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故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1955年,該片獲得了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
雞毛信在古代是一種需要迅速傳送的公文或信件,上面插有雞毛以示緊急。這種通信方式源于古代的“羽檄”,即插有鳥羽的文書,表示緊急必須速遞。到了清朝和太平天國時期,雞毛信被廣泛使用,通常由專人投送,沒有郵戳,但司令部的信件會有郵戳。
在抗日戰爭時期,海娃是村里的兒童團團長,他機智地將一封粘有雞毛的信藏在羊尾巴下,成功躲避了日本兵的搜查,最終將信送達八路軍,為八路軍提供了重要情報,幫助他們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不僅展示了海娃的機智和勇敢,也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艱苦斗爭和勝利的希望。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9-21803.html抗日英雄小故事:雞毛信
相關文章:
四年級小學生高分作文400字11-03
漫畫家人作文10-21
寫給老公的一封信簡單10-19
柳林風聲好詞好句賞析09-04
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的教案09-21
自己過生日感謝的話12-20
學生中考祝詞11-27
2024年采購工作總結報告(四篇)10-24
最新生產員工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生產員工個人工作總結(四篇)08-09
家庭貧困證明書08-15
初中作文軍訓心得02-16
暑期培訓心得200字11-18
濟南旅游景點導游詞10-05
臺灣幼兒教育心得體會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