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白云真人》有感
由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排演的新編傳奇故事劇《白云真人》首演成功;隨后幾天,該劇前往故事發生地陜西佳縣白云山與所屬地榆林市匯報演出,場場爆滿,觀者如云,好評如潮。翻看當地網絡媒體可以看到,熱議與贊賞同樣接連不斷,而觀眾給予該劇評價最多的是兩個字:好看。
對一個編劇來說,自己的作品得到好看的評價絕對是一件快慰之事,這是作品在接受市場與觀眾檢驗后的一個非常難得的贊譽。作品只有好看了,才會有觀眾;而有了觀眾,作品才會有贏得市場的機率。記得一位知名劇作者曾說,好戲一定好看!《白云真人》從收集素材到采風訪問,從動筆創作到搬上舞臺,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踏實,得到好看的贊譽,贏得好戲的贊賞,應是必然。
《白云真人》取材于陜西佳縣白云山的一個美麗傳說,講述了一個動人的傳奇故事:數百年前,一場罕見瘟疫讓陜西佳縣陷入恐慌,百姓紛紛背井離鄉,躲災逃命;危難之時,云游道人李玉鳳以神奇醫術救下一位瀕于死亡的孩童,讓百姓對戰勝災疫充滿信心;為了設化教民,普濟眾生,李玉鳳產生了在當地建觀傳道的想法,在樂善好施的豪士牛登第的支助和親民重義的榆林總兵張臣支持下,建起了一座以道為主、兼融儒釋的著名道教圣地――白云觀,因功德無量,三人被百姓尊為白云真人。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出典型反映道家思想的舞臺劇。關于道教與道教題材,我們大概在熒屏上有所接觸,但立在舞臺上的劇目應該不多。道教是一種發源于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與儒教、佛教平起平坐的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創作有關宗教內容的作品,一般來講,作者都不愿去觸碰,因為這是一塊硬骨頭,不僅難啃,也不好把握,吃力不討好,稍有不慎,就會栽在宗教知識匱乏的泥潭。今天,《白云真人》的創作者迎難而上,敢于碰硬,且在很短時間就拿出成品,讓投資方連連稱奇,得到觀眾認可,不僅顯現了創作上的靈秀之氣,更顯現了敢于在藝術上攻堅克難的執著精神與堅強自信;而對于一個編創者來說,執著與自信毫無疑問是走向成功的堅硬基石。
此戲是應白云山道觀委員會與榆林三辰股份有限公司之邀專門創作的。關于此類創作,有句時髦話叫做“私人訂制”。其實,文藝作品的“訂制”早在十年前就已開始,屢見不鮮。有文化公司向作者“訂制”影視作品的,有地方政府“訂制”宣傳本地文化與形象的大型歌舞的等等。最有影響的是十年前廣西政府向張藝謀“訂制”的大型實景情景劇《印象劉三姐》,其恢弘的氣勢,強烈的視覺沖擊以及大膽新穎的構想,顛覆了人們看戲必到劇場的傳統思維,極大地震憾了業界同行,《印象劉三姐》應該是國內文藝作品“訂制”的起始。今天,文藝“訂制”機制已經逐步走向成熟,尤其在近幾年,許多“訂制”出的作品,如《印象武隆》、《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情歸薊州》、《蒙山沂水》、《又見平遙》等等,既滿足了訂制者的希冀,又拓展了觀眾的文化視野,讓人們的精神生活如同此類作品般變得有聲有色、多姿多彩起來,這應該是文藝逐步融入市場的動人景象。據悉,《白云真人》作者在創作“訂制”類作品方面已相當富有經驗。此前,作者就已經為陜西榆林地區成功創作過神話故事劇《神龍》,在當地演出引起轟動,作者的名字也隨即被載入當地知名編劇行列。《白云真人》的“訂制”,就是因了《神龍》的成功而有人專門找到作者門上的。
此外,該戲之所以好看,還來自于演員的精湛表演與借助現代化舞臺技術手段造就的藝術意境。文藝作品是綜合藝術的體現,一部作品的成功,是每個行當如導演、演員、舞美、燈光等整體的成功。武凌云、王春梅等國家一級演員的加盟,使得該劇在藝術表現力上得以極大提升,他們出神入化的人物心態把握與人物情感交織的細膩揣摩,無不為該戲增色添彩。而現代化舞臺技術的運用,為彌補傳統戲劇難以描畫的絕美意境提供了極大幫助,不僅拓展了導演二度創作的藝術想像空間,也讓想象插上了自由飛翔的翅膀,使作品的思想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烘托與展現。記得《神龍》首演時,就有人提出神話故事應借助舞臺技術手段來烘托意境,但因資金不足,首演時沒能成行。今天,《白云真人》現代技術手段的大量運用,完全可以看作是對當時《神龍》遺憾的一大彌補。
總之,新編傳奇故事劇《白云真人》雖在創作上仍有提升之處,但其聚焦歷史傳說,普及道教知識,智解邊患糾紛,描繪白云神韻,盛贊黃河兒女善緣的思想和以“訂制”機制凸顯出來的藝術生命之旺盛,為戲曲藝術逐步走向市場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40-26252.html觀《白云真人》有感
相關文章:
2024年河南中級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10月21日08-23
《晝夜交替》教案01-19
奇跡的同義詞是什么有什么07-20
最美少年自我介紹10-01
初中生經典美文摘抄12-28
簡單的哲理的語錄08-10
耕地保護情況匯08-17
放射科個人年終總結08-16
創業設計策劃書01-07
實踐活動培訓心得體會11-26
會計專業實習心得體會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