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反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感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在探索課程整合的途徑、方法,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和素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結合的探索中,一批操作性較強的課例在知識呈現、學生學習和教與學的互動方式上展示了課程整合的發展前景。雖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優點,但整合課并沒有得到迅速推廣和普及,這是值得反思的。
問題。
當前,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教學的認識上,存在著一些偏差。
1、脫離實際應用,盲目追求精品。
整合課的觀摩、交流很少注重實際應用,“做秀”、“表演”以及功利成分也愈來愈濃。教學研究、模式探索變成了一節課的“打磨”過程。想讓誰“紅”,就組織教師、專家一塊兒“攻”一節課。為了一節課,有些學校搭上了一兩個月甚至三四個月的時間。曾經聽說有一所學校為了讓整合課評上獎,教師提前半年就不上課了,全力以赴,打磨精品。
2、技術喧賓奪主,學科成為配角。
近期不少研究者提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要“回歸學科”,應注重教學內容的拓展探究,學科的特點和功能不能削弱。這并非杞人憂天。有一節小學語文《葡萄溝》的課,學生在網上一會兒欣賞葡萄溝的風光,一會兒聽少數民族歌曲,一會兒查詢葡萄干生產工藝,教師還設計了孩子畫葡萄、品嘗葡萄干的環節,忙活了半天,惟獨忽略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朗讀感悟,整節課因技術應用不合理而支離破碎,有意無意間語文上成了活動課。難怪很多老師說:“現在越來越不知道該怎樣上課了。”
我認為課程整合探索,應當返璞歸真。
不少教師對整合課出現的目標偏移感到迷惘。比如有的課,教師大部分時間坐在講臺前操作電腦,學生不是打字,就是作業、查資料,師生、生生互動都用耳機、麥克風,怎么看都像是遠程教育的情景。多年從事學科研究的專家也莫名其妙:“教師為什么不走到學生跟前,教師應該和學生零距離呀!”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的看法是:“基礎的東西還是要把握學科課堂教學特點,理解學科教學的功能,根據課程目標、學科屬性、學生需求,在產生需要后再選擇手段,哪個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應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堅實的基礎,才能很好地融合?!闭险n“該用什么用什么,什么有效用什么”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當年,有人預言“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書本、黑板、粉筆將被徹底取代”的時候,但也有專家提出“書本、黑板、投影、計算機網絡‘四代同堂’”的主張,那是在一線教學中得到驗證的實實在在的經驗。當然,學生課前在網上收集到的資源拿到課堂交流,以及課后的深化拓展,同樣是整合。”
總之,不能指望現代媒體可以代替一切,很多生動的東西以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關注學生的權利,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課程整合才有新的生長點。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6538.html有感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反思
相關文章:
《成長不煩惱》讀后感01-12
經典正能量勵志名言短句12-14
描寫松鼠的段落11-19
西游記續寫08-17
青春的隨想作文07-23
河南文科上西電外國語學院值得嗎12-05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報告09-06
甜蜜愛情語錄25條04-03
二月二龍抬頭的經典語錄02-26
簡潔的每日早安問候語61條02-19
難忘的話(作文)01-08
大學新生迎新晚會活動策劃書10-26
英語的道歉信08-15
大學生餐飲創業項目計劃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