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除夕手抄報圖片(精選8張)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自己喜歡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你還在找尋好的手抄報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5年除夕手抄報圖片(精選8張),歡迎大家分享。
除夕手抄報圖片
除夕作文
今天是除夕,也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下午,外婆忙忙碌碌地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有大螃蟹、大明蝦、糖醋排骨、年糕等等,看得我垂涎三尺,圍著桌子團團轉,想吃得不得了。“開飯了。”終于等到了外婆的一聲令下,我迫不及待地坐到座位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心想:要是天天過年就好了。
吃完年夜飯,我們一家人來到樓下放煙花,只聽“嗖”的一聲,煙花就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飛向高空,散落下來,一顆顆五顏六色的彩珠好像天上的星星向我們招手,把天空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放完煙花,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可豐富了,有小品、唱歌、舞蹈、雜技、魔術……我最喜歡看的節目是魔術和小品。這些精彩的節目使我們時而捧腹大笑,時而神情緊張,時而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除夕夜!
除夕的來歷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除夕的寓意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歷新年到來的前一個天,與歲首正月初一相連。除夕是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我國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個節日,因常在農歷(夏歷、陰歷等)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這天晚上稱為“除夕”。“除夕”中的“除”字是“涂”的借字,意思是“污瀆”、“鬼癘”、“不祥”。《老子》中有“朝甚除,田甚蕪”的句子,其中的“除”與“除夕”的“除”是一個意思。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了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時機。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10518.html除夕手抄報圖片
相關文章:
國慶節的手抄報10-06
簡短的情感勵志語錄41條12-10
簡短的治愈系晚安問候語84條11-26
實用的早安朋友圈問候語11-16
恭賀新婚紅包祝詞11-13
電話銷售工作總結11-22
幼兒園大班班務工作計劃10-15
最新清廉醫院財務工作總結(19篇)08-09
小學教師述職報告07-07
大學生困難補助證明09-14
開學典禮教師代表發言演講稿02-12
同學聚會通知10-26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范文08-20
藥師個人簡歷07-20
周杰倫走心的歌詞12-14
中國教師報征文12-14
在陽光下成長的優秀作文12-05
名人小故事11-04
云南工商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7
《臨江之麋》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