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那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1
物質的變化
1、概念: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例: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化學變化――有其它物質生成的變化 例:煤燃燒、鐵生銹、呼吸
2、判斷變化依據:是否有其它(新)物質生成。 有則是化學變化,無則是物理變化
3、相互關系:常常伴隨發生,有化學變化則一定有物理變化,有物理變化則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4、化學變化伴隨現象:放熱、吸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和生成沉淀。
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的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性、延展性、導電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的性質??扇夹浴⒀趸浴⑦€原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它們的區別是: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而物質的化學性質則要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
藥品的取用規則
1、“三不準”原則:不嘗、不觸、不聞。即:
①不準嘗藥品的味道
②不準用手接觸藥品
?、鄄粶拾驯强诇惖饺萜骺谌ヂ剼馕?span style="display:none">HNe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用量原則:嚴格按規定用量取用;無說明的――液體取1-2ml,固體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3、剩余藥品:不放回原瓶、不隨意丟棄、不帶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2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ǘ?、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ㄈ?、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
?。?)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
?。?)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干凈,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
?。?)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
?。?)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
(1)溫度,
(2)是否攪拌
?。?)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NaCl) : 食鹽
2、碳酸鈉(Na2CO3) : 純堿,蘇打,口堿
3、氫氧化鈉(NaOH):火堿,燒堿,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干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堿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 (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五、初中化學溶液的酸堿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堿性的溶液:堿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六、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3
一、抓住重點及時突破重點
第八章是初中化學重點,該章篇幅不多但知識點多,應用性和規律性強,因此,學生學習后并不易掌握,倘若立即轉入其他章節復習,則導致學生對第八章內容遺忘率更高。我在講授完第八章后,注意該章的及時復習和鞏固。具體做法:
?、龠\用列表法幫助學生梳理和識記,
?、趶娀帷A、鹽通性規律,
③讓學生選做“水樣、土樣酸堿性測定”及“幾種鹽的鑒定”,并開放實驗室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酸、堿、鹽的性質”實驗。
二、抓住關鍵,歸納各物質相互聯系規律
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關鍵。歸納各物質相互聯系規律實質上是各物質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歸類和總結。復習時注意:
?、僬莆崭魑镔|相互聯系規律及其化學方程式應緊扣酸、堿、鹽通性,
?、谶\用多種形式和活動進行復習,如各物質間化學方程式書寫比賽等。
三、注重實驗貫穿章節復習
在章節復習中以實驗為主線貫穿各章知識點,實驗應以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實驗為主。在復習實驗過程中,還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復習效果。
四、強化知識結構進行知識點分類復習
整本書知識結構分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學基本計算、化學實驗四大部分,其中各部分又可分為若干知識點。如在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運用列表制圖法,以概念為基礎把學過基礎知識整理成“知識點”并連成“知識線”,梳理相互聯系與對比交織成“知識網”,盡量避免知識零碎。在這階段中以練習為主,通過訓練有針對、有重點地掌握四大知識板塊。
五、針對中招考試題型,進行專題總結及綜合訓練
其中專題可分為:反應類型,物質分類、物質鑒別、文字敘述推斷題、框格型推斷題等等。這一階段是對前四階段的綜合運用和深化,通過專題提高學生題型仍是能力和方法,強化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復習過程中要以大綱要求為導向,基礎知識為依據,化學實驗為核心,能力培養為宗旨,突破重點和關鍵。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4
一、 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
由于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于今后復習。
二、 及時復習
復習并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并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所以,課后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比如學習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進行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三、 學會巧記
由于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比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和實驗記憶法。
四、 勤練
練習是理解消化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能搞題海戰術,應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題規律為目標。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如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關系式法、極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五、 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并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不要簡單寫上一個答案了事。同時,要經常翻閱復習,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現類似的錯誤。
六、 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考如何做,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此外,要把化學學好,還要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問題,善于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
總之,只要學習方法正確,相信同學們會輕松地把化學學好的。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5
鹽的性質:
(1)鹽 + 某些金屬=另一種鹽 + 另一種金屬。
(2)鹽 + 某些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
(3)鹽 + 某些堿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堿
(4)鹽 + 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鹽
1、 硫酸銅溶液跟鐵反應:CuSO4 + Fe = FeSO4 +Cu 鐵表面覆蓋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
2、 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3、 碳酸氫鈉跟鹽酸反應: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4、 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5、 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
6、 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產生。
7、 氫氧化鈣根碳酸鈉溶液反應: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產生。
8、 硝酸銀溶液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9、 氯化鋇溶液跟硫酸鈉溶液反應: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產生。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6
物質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氣體: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點燃前都要驗純,與空氣混合點燃會爆炸。
2、還原性的物質:C、H2、CO都可用來冶煉金屬,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具有氧化性的物質:O2,CO2
3、助燃性物質:O2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或使燃著木條燃燒更旺。
4、有毒的氣體: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煤氣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只有CO2
5、最輕氣體:H2也是燃燒無污染的氣體燃料
6、干冰(CO2固體):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劑;CO2氣體:用于滅火,做溫室肥料,制汽水等鹽酸(HCl):用于除鐵銹,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濃鹽酸有揮發性(揮發出HCl氣體)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溫煅燒制CaO;
8、生石灰CaO:易與水反應并放熱,做食品干燥劑,可用來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與Na2CO3反應制取NaOH
化學與社會相關常識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氣(氣)
1、六大營養物質:糖類(主要供能物質,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質(魚、肉、蛋、奶、豆)、維生素(蔬菜、水果)、水、無機鹽
2、缺乏某些元素導致的疾?。?span style="display:none">HNe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缺鈣:骨質疏松癥(老年人)、佝僂病(兒童);
缺鐵:貧血
缺碘: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
缺維生素A:夜盲癥;缺維生素C:壞血病
3、合金: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區別是含碳量不同,鋼含碳量低,黃銅是Cu-Zn合金鐵生銹條件:鐵同時與空氣(主要是O2)和水接觸
4、防銹方法是: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和潔凈,并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涂油漆、涂油、鍍其它金屬等)。
5、可燃物燃燒條件:
?、攀强扇嘉?
⑵與空氣(或O2)接觸
⑶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6、滅火的方法:
⑴隔離可燃物,如建立隔離帶、釜底抽薪;
⑵隔絕空氣(或O2),如用濕布、燈帽、土蓋滅火焰,用CO2滅火
⑶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如用水滅火。
7、環境污染名詞: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屬被腐蝕。
臭氧層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線,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壞而形成
溫室效應:空氣中CO2排放過多引起全球氣溫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隨意丟棄,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氣質量日報:
污染物主要指標是:總懸浮顆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
(1)金屬元素
(2)非金屬元素
(3)稀有氣體元素。
6、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Fe3O4。
7、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
(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
(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8、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1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1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1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1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1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16、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
18、取用藥品有“三不”原則:
(1)不用手接觸藥品;
(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
(3)不嘗藥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20、質量守恒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21、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復習資料
空氣與氧氣
主要考點:
1.常識:空氣的污染及其防治,
?、倏諝獾奈廴境煞郑悍蹓m及有害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诳諝馕廴镜膩碓矗旱V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燒、工廠的廢氣及其機動車的尾氣(主要是一氧化碳)
?、劭諝馕廴镜姆乐危焊淖內紵绞剑_發新能源,植樹造林,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2.了解:空氣的成分,氧氣的性質及主要用途,氧氣的工業制法
?、倏諝獬煞盅芯康目茖W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制得了氧氣),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的組成)
?、诳諝饨M成研究的反應: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劭諝獾某煞郑喊大w積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雜質0.03%
注意:空氣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質及用途(如氮氣、惰性氣體)
④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在較強的氧化性,及助燃性
a.與金屬發生反應
2Mg+O2點燃==2MgO(注意石棉網的使用)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的粉末狀固體;
3Fe+2O2點燃==Fe3O4(注意瓶底留有少量的沙或者水)現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2Cu+2O2加熱==2CuO(注意并不是點燃,不能燃燒)現象:紅色的銅變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2H2+O2點燃==2H2O(淡藍色火焰,在干冷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b.與非金屬發生反應
C+O2點燃==CO2在空氣中燃燒持續紅熱,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S+O2點燃==SO2在空氣中產生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P+5O2點燃==2P2O5放出大量的白煙
c.與化合物發生反應
2CO+O2點燃==2CO2(藍色的火焰);CH4+2O2點燃==2H2O+CO2(明亮的藍色火焰)
C2H5OH+3O2點燃==2CO2+3H2O;2CH3OH+3O2點燃==4H2O+2CO2
?、菅鯕獾闹饕猛荆褐С秩紵?,提供呼吸(氣焊、氣割、煉鋼、液氧炸彈、呼吸等)
⑥氧氣的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法。利用空氣中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使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留下的就是液態氧氣。
3.掌握: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①反應原料:氯酸鉀(KClO3,白色)和二氧化錳(MnO2,黑色),或高錳酸鉀(KMnO4,紫紅色固體)
?、诜磻獥l件:加熱
③反應原理:2KClO32KCl+O2↑;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④發生裝置: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試管,單孔塞,導管
?、菔占椒ǎ合蛏吓趴諝夥?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排水集氣法(氧氣難溶于水)
?、薹磻襟E:
a.按照要求安裝反應儀器;
b.檢驗反應裝置的氣密性;
c.裝入反應物質,注意,反應物質為粉末狀的,應該用藥匙或者紙槽;
d.首先預熱,然后對準固體下方固定加熱;
e.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當導管均勻放出氣泡的時候開始收集氣體;
f.用排水法收集時,反應結束應該首先將導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
(否則會使水倒流至試管中,可能使試管破裂)
g.待反應儀器冷卻后,進行拆洗。
⑦注意事項:
a.如果反應物品為高錳酸鉀時,發生裝置中導管口部還需要塞上少量棉花,避免高錳酸鉀粉末堵塞導管;
b.試管應略微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導管應略微深入試管;
c.如果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注意要用磨口玻璃片,并且導管口應該盡量伸入集氣瓶底部。
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7
一、概念:
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定義關鍵字化學變化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燃燒、發酵、生銹、腐三態的變化、形變爛(變質)、光合作用通電條件下發光、發熱蠟燭燃燒、米飯變餿、玻璃破碎、木條折斷、水鐵生銹、碳和氧氣反變成水蒸氣、鐵絲變彎、應、燃放爆竹氣球炸裂、電燈發光有無新物質生成舉例本質區別
2、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定義化學性質需要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物理性質不需要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顏色、狀態、味道、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性、光澤可燃性、助燃性、氧化舉例性(關鍵字)
3、純凈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純凈物氧氣、氮氣、蒸餾水、冰水共存物定義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由一種物質組成舉例河水、自來水、空氣、糖水區別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和確定的性質;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和確定的性質。
4、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屬于四個基本反應類型):定義化合反應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一”變“多”特點“多”變“一”
5、氧化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有氧參與的反應)
6、催化劑的特性(一變兩不變):
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自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注意:“改變”指的是既可以加快又可以減慢??諝庵R點總結
二、空氣的組成: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藥品:紅磷(暗紅色固體)
(2)現象:紅磷燃燒時:黃色火焰、大量白煙;
打開止水夾后:水倒吸入集氣瓶至1/5處。
(3)原理:4P+5O2
2P2O5[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
(4)結論: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5)推論:空氣中剩余的約4/5體積的氣體為氮氣,其不燃燒、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實驗成功的關鍵:
?、偌t磷過量;
②氣密性良好;
③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
(7)結果(測量值)偏小的原因:
?、偌t磷量不足;
②氣密性不好;
③未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2、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
氮氣(N2)78%、氧氣(O2)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0.03%
3、大氣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顆粒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兩種氣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
氮氣(N2):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做保護氣、制冷劑;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做保護氣、做電光源(通電發光)。
二氧化碳(CO2):制碳酸飲料、滅火、人工降雨、舞臺效果等
氧氣(O2):化學性質活潑,醫療、潛水、航天、煉鋼煉鐵等
三、氧氣的性質:
1、氧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態和固態氧均為淡藍色。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活潑)
①紅磷與氧氣反應:4P+5O2
點燃
2P2O5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
現象:黃色火焰、大量白煙。②鐵絲與氧氣反應:3Fe+2O2
點燃
Fe3O4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黑色固體)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③木炭與氧氣反應:C+O2
點燃
CO2
碳氧氣二氧化碳
現象: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光。
?、軞錃馀c氧氣反應:2H2+O2點燃2H2O
四、氧氣的用途:
醫療、潛水、航天、煉鋼、煉鐵、切割金屬、焊接金屬
五、氧氣的制法:
1、氧氣的工業制法:
分離液態空氣法(利用沸點不同)物理變化。
2、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實驗室制法之一):
?。?)藥品:高錳酸鉀(紫黑色固體)
(2)裝置:
(3)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導管酒精燈試管鐵架臺集氣瓶水槽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紫黑色固體)(黑色固體)
?。?)注意事項: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試管口要塞棉花防止高錳酸鉀受熱進入導管。加熱時要先均勻加熱,后固定集中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有連續的氣泡產生時才可以開始收集氣體,否則收集到的氧氣不純。
實驗結束后,要先撤導管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中,使試管炸裂。
?。?)操作過程:連接儀器→檢查氣密性→裝藥品→組裝儀器→加熱→收集氣體→從水槽中撤出導管→熄滅酒精燈
?。?)用KMnO4制氧氣時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塞緊單孔塞,將導管伸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手握住大試管,如果導管口處有氣泡產生,松開手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導管內,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氧氣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
(8)氧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3、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實驗室制法之一):
?、偎幤罚哼^氧化氫水溶液、二氧化錳(黑色固體)
②原理:2H2O2
2H2O+O2↑
過氧化氫水氧氣
注意:
?。?)二氧化錳是這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催化劑不是只有二氧化錳一種,許多物質都可以做催化劑
?。?)過氧化氫溶液指的是過氧化氫和水的混合物。
?、垩b置:分液漏斗
六、其他
1、本章常見物質顏色:
黑色固體:碳、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錐形瓶
2、發生裝置的選擇:
根據反應物的性質、狀態、反應條件。
?、俟腆w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
?、诠腆w和液體混合制氣體的裝置:“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
氣”的裝置。
3、收集氣體的方法的選擇:
根據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溶解性。空氣知識點總結不易溶于水或者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表示通入氣體的方向。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4240.html九年級上冊化學手抄報內容
相關文章:
又是一年中秋節文案09-21
文員實習日記07-26
誠信的名言摘抄01-12
簡單勵志語句10-11
七月再見八月你好的優美文案09-20
九月你好問候語08-31
醫院設備科工作總結12-06
銷售內勤年終工作總結(八篇)10-17
紅瓦黑瓦的讀后感11-01
《道德經》讀書筆記03-24
經典歷史典故01-15
基督山伯爵英語讀后感100字08-28
詞語接龍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