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手抄報簡單(精選8張)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看到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手抄報吧,手抄報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于縮小的黑板報。你所見過的手抄報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夕手抄報簡單(精選8張),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手抄報簡單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是一個女性占據重要位置的節日。
七夕節會下雨嗎
七夕經常下雨的現象應該是一種氣候規律。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所以我國南方流行著這樣的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濕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而七夕正直梅雨季節時候,再加上古老的傳說,所以讓人覺得七夕就真的會下雨。另外,許多的傳說都是建立在一些現實的規律上的,正是這樣,這些傳說才能千百年的流傳下來。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的時候有祭月之儀,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愿或傾訴心事。
婚育戀曲,作為古老的漢族節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
乞巧之俗,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記載最早見于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
接露水,浙江農村有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傳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后將香橋焚化,象征著雙星已走過香橋,很開心的見面。
七夕的傳說
相傳古代天帝的孫女現擅長織布,每天為天空紡織七色彩霞,由于不喜歡這種枯燥的生活,所以織女偷偷下到凡間嬉戲,并遇到了河西的牛郎。織女因為貪戀人間情感,和牛郎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還把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教會人們養蠶和紡織技術。
但是好景不長這件事情很快被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到凡間把織女強行帶回天宮。牛郎由于上天無路每天痛不欲生,后來他放牧的老牛告訴他,將老牛的皮做成鞋子就可以上天去找織女。于是等老牛死后牛郎就用牛皮,做了鞋子帶著自己的兒女踏上云霄,王母娘娘得知之后用金簪劃出一道銀河,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岸,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才能相見。
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打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萬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為牛郎和織女搭乘鵲橋,長久分離的相思之情。使如此短暫的相會就像夢幻一樣,仿佛“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沒有分別便不知相聚的不易。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逐漸流傳,后人在七夕節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活動和慶典,既對牛郎織女相會的祝福,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段美好的愛情經歷。
七夕節也來源于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最早人們對天文的認知很有限,最早對于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認識來源于紡織業的產生,由于民間傳說加上紡織業日趨發展對織女星的認知和了解越來越多,除了牛郎織女星之外還有北斗星。
北斗星第一顆星叫做魁星又稱為魁首,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之后,也將七夕叫做“魁星節”或者“曬書節”。筆者認為人們崇拜星宿或者對七夕節早期認知,都來源于自己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女孩子希望自己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希望自己像織女一樣擁有高超的紡織技術,男孩子的希望自己將來能夠高中狀元建功立業。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4241.html七夕手抄報簡單
相關文章:
開學典禮標語08-31
馬克思經濟學論文范文10篇08-15
家長會的歡迎詞07-26
感謝母親的話語12-11
對母親表示感恩的話11-09
銷售頂崗實習報告08-17
最新雙擁工作總結發言(二十篇)08-09
親屬關系證明書12-20
抽煙被抓保證書12-16
范愛農心得怎么寫12-12
小學開學新聞稿09-28
文秘管理與應用寫作形成性考核冊答案07-17
描寫我的課余生活作文02-12
學校貧困生申請書09-21
讀書感受作文500字08-27
工作順利寄語08-01
2024下半年湖南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均為60分12-06
寧夏2024年經濟師考試時間安排08-08
孤獨的閱讀答案10-11
教育教學基本規律范文8篇08-15
經典花個性詩歌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