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1篇
高職高專醫(yī)學院校大多是由一些中職衛(wèi)校提升上來的,因此,一方面大多數老師仍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積累不夠,缺乏教學底蘊,另一方面,教學資源不足,第三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種種原因導致了教師教課難、學生學習難的現象普遍發(fā)生。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教材的使用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近幾年來,我國高職高專的醫(yī)學課程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因此,在教材的使用上五花八門,很多學校主要使用自編教材,教材存在很多明顯的問題,內容銜接不合理;一些章節(jié)刪減的知識不當;甚至出現錯誤的知識,這就造成了教師講不好,學生也學不好。
2.實驗室得不到有效利用。人體解剖學的部分課程必須要在實驗室內進行,實驗室是學生學習人體結構的重要場所,其中陳列的人體標本和器官標本能夠加強學生對人體結構的認識。但是,一些高職高專學校對實驗室的重視程度不夠,實驗室的利用率較低,這就導致了學生缺少實踐學習的機會,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3.課程設置不科學。一直以來,高職高專的人體解剖學主要開設了系統(tǒng)解剖課程,而針對專業(yè)進行的實用解剖學課程基本沒有。這是一個誤區(qū)或者是一個空白,只有將系統(tǒng)解剖學與實用解剖學和專業(yè)有機的結合,才能使學生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解剖學知識,使學生的知識既全面又有針對性,從而有利于學生日后的學習。
4.學生成績的考核評價制度不合理。傳統(tǒng)的考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對于實踐能力并不夠重視,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平時并不努力學習,僅僅依靠臨近考試的幾個星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點。這種考核制度導致了高分低能的現象,我們應該摒棄。
二、人體解剖學課程改革策略與方案
1.對課程進行正確的定位,以體現實用為主。我國教育部的相關文件指出,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同時,課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點、難點。根據教學課程的要求,我們應該將系統(tǒng)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專業(yè)解剖學和應用有機的結合起來,緊緊圍繞實用的原則進行課程改革。同時在進行解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還應該有選擇的增加一些臨床知識和案例,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未來的醫(yī)學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的全面。
2.選用合適的教材,對各種實驗進行指導教學。課程改革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材改革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當傳統(tǒng)的教材無法滿足改革之后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仔細研究各類教材,將系統(tǒng)解剖學、局部解剖學、應用、專業(yè)解剖學的教材有機結合起來,再增加一些臨床案例,創(chuàng)新教材;選用合適的教材或自編實用的教材,這樣,會有利于教學的開展,同時,學習的知識也會更加的融會貫通,各學科之間也會相輔相成。最后,根據教學實際對內容進行一些適量的調整,適當增加實驗的課時,重視實驗實訓的指導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3.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提高實驗室的使用率。人體解剖學是一門注重實踐和動手能力的一門學科,因此,需要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實驗室是提供學生動手、觀察的重要場所,所以說,實驗室使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首先,我們要保持一個健康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其次,要增添標本量,保證標本的質量,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學習資源。最后,要建立實驗室管理制度,對實驗室進行科學的管理,采取全天開放的制度,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
4.增加實踐課的課時,并且要開設動物實訓課。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醫(yī)學院培養(yǎng)實踐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它區(qū)別于理論課,擁有理論課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實踐課不僅是學生們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更是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用于對理論知識的深化,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掌握,所以說,實踐課程的課時有必要增加,而且其數量不能少于理論課,這樣才能更好的鍛煉學生們的能力,其次,開設動物實訓課也能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對于動物的感性認識,進而更深入地學習人體解剖學,因此,有必要開設。
5.有效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加強多媒體的使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聲情并茂的圖文音像,能夠根據人類的思維特點建立大規(guī)模的文本庫和知識庫,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通網絡教學平臺,使學生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自己的時間,另外上傳一些習題、資料以及教學視頻,使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和交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改變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作為高職高專的教職人員,首先要明白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怎么對人才進行培養(yǎng)等等。不能將教學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講解上,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能重理論輕實踐,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體現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和實踐性較高的課程,因此,教學課程改革刻不容緩,只有對課程進行改革才能培養(yǎng)出既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又擁有熟練操作技能的優(yōu)秀人才,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實用型人才。相信,在以上的幾點措施之下,課程改革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
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2篇
用Excel建立數據庫,調查資料收集后輸入數據,進行錄入核對,IOD值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據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組間兩兩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LSD)法,P<0.05,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五年制高職護生人體解剖學考試成績分布將全部參加人體解剖學考試的學生成績按以下9個區(qū)間分組統(tǒng)計:100,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0~29。結果顯示,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上述各區(qū)間所占比例分別為:0.00%,1.59%,5.08%,7.62%,14.29%,22.54%,22.54%,19.37%,6.98%,成績呈負偏態(tài)分布,平均成績?yōu)?1.38分,以40~59分學生居多。
2.2五年制高職護生入學適應狀況將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成績由高到低進行排列,得分位于前30%者確定為高分組(n=94,平均分為71分),后30%定為低分組(n=94,平均分為33分),其余為中等組(n=127,平均分為50分)。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不同成績等級學生的入學總體適應性水平差距顯著(P<0.05),3組學生入學總體適應性水平依次是:高分組>中等組>低分組,學生入學后適應狀況不均衡。
2.3五年制高職護生入學適應性與人體解剖學學業(yè)成績相關性分析由表1可知,高分組、中等組及低分組學生的總體適應性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高分組總體適應得分為(131.02±0.66)分,分別與中等組及低分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等組與低分組比較除交往適應外,其他維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與思考
3.1五年制高職護生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成績呈負偏態(tài)分布人體解剖學是護理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基礎課,該課程主要幫助護生建立起正常人體形態(tài)結構框架,為其后繼醫(yī)學基礎課以及護理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在五年制高職護理院校,該課程設置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是高職護生進入專業(yè)院校后接觸的第一門醫(yī)學基礎課。該課程幾乎涵蓋了醫(yī)學領域1/3以上的名詞;新名詞數量多,內容龐雜,是本課程的特點[7]。此外,五年制高職護生入學起點為初中畢業(yè),其在入學前后接受的教育課程差別顯著,學生對新課程尚未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本研究中,五年制高職護生對醫(yī)學基礎課程不適應以及人體解剖學課程的自身特點,導致該課程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呈負偏態(tài)分布。該成績分布態(tài)勢在筆者的意料之中。
3.2五年制高職護生入學適應狀況不均衡現狀與人體解剖學成績的相關性五年制高職新生正處于由青少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這一階段發(fā)展最迅猛的社會性需要包括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誼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而五年制高職新生在這樣一個階段離開父母和家庭,開始獨自學習生活,他們需要與同學、朋友、老師等進行各種交往,經常要面對和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因此,新生的入學適應問題顯得異常突出。所謂入學適應性是指學生在進入新的學校后,面臨內容廣并以自我監(jiān)控為主的學習任務,能否發(fā)展出新的學習能力,以適應學習任務的轉變;能否在新環(huán)境中建立起協(xié)調的人際關系;具備自己安排與照顧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8]。本研究基于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醫(yī)學基礎課程的設置,結合學生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成績狀況,針對性地對本校護理新生的入學適應性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學生入校后分別在生活環(huán)境適應、學習適應、交往適應、情緒適應、生活自理適應以及總體適應方面呈現不均衡狀況。適應性好的學生,其學習主動性較強,能夠把握課程重點,摸索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生活自理能力較強,能夠處理好與同學、朋友、老師之間的關系,具備人際交往知識、交流方法和技巧,其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成績居于前列;而適應性差的學生,該課程期末考試成績則不理想。
3.3思考鑒于五年制高職護生的身心特點以及人體解剖學的課程特點,授課教師應積極開展適合我校護理專業(yè)現狀的課程改革,注重本課程與臨床護理工作的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人體解剖學知識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指導意義。在教學內容上注重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降低理論內容的難度,根據護理專業(yè)特點予以簡化。授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選用多種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通過學生在自身或同學之間共同用體表標志定位深部結構的體表投影,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結合模型或標本確定護理操作的部位,敘述經過的層次結構、局部結構特點和應注意的問題等,為學生正確實施操作奠定基礎;設置臨床護理案例,運用人體解剖學知識進行解釋,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在考核中提高技能考試分值比例,增加體表標志的定位、體表投影的定位和在標本上演示及敘述局部操作的內容,利用考試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授課教師應了解該年齡段高職護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文化知識結構和學習習慣。他們年齡一般在15~16歲,生理發(fā)育基本成熟;神經系統(tǒng)也已發(fā)育完善,但還未完全成熟,大腦皮質的分析與綜合能力較三年制高職生低;雖然獨立性和自覺性漸趨成熟,認識能力迅速發(fā)展,但個性傾向還不穩(wěn)定;情感上的變化不會輕易流露,自我意識發(fā)展?jié)u趨成熟,思想比較敏感。他們大部分不是優(yōu)等生,基礎知識不扎實,人文科學知識欠缺,知識面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較三年制高職生差,且大部分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目的不明確,被動,自學能力差。此外,授課教師應分析學生的入學適應情況,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情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法;課后關愛并幫助適應欠佳的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綜上所述,五年制高職生入學適應性與人體解剖學學業(yè)成績具有相關性,該課程的授課教師可通過了解學生,提煉教材內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人體解剖學教學效果。
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3篇
由于我國計算機教學起步比較晚,所以多媒體教學軟件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也相對較晚。但是,近年來,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日益進步及發(fā)展的背景下,人體解剖學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tǒng)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浴岸嗝襟w、網絡化及信息化”核心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機遇之下,多媒體教學軟件在解剖學教學中呈現廣泛性的應用。例如:目前我國一些高校研制出的多媒體課件,如“Authorware軟件”,是通過計算機專業(yè)人才使用vissualc++編制完成,該多媒體制作工具已被解剖教師充分掌握。又如: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劉芷余教授為首所研制的《解剖學教學CAI》,其內容豐富,涵蓋了文字、圖片以及自我測試三大部分,并且還具備助學與助教兩方面的功能,為人體解剖學教學提供了充足的幫助及依據。總之,多媒體教學軟件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有著極其廣泛的運用。多數多媒體教學軟件都具備了教學資源、大量解剖圖片以及多媒體三維動畫等多方面的功能模塊,為人體解剖學教學的優(yōu)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基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
從上述論述中,可發(fā)現,如果將多媒體教學軟件與互動教學模式充分融合,進而構建出基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互動教學模式,那么人體解剖學教學將更具有效性。筆者認為,在構建過程中,需充分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構建過程需強調“交互性”在構建過程中“,交互性”的著重強調顯得極為重要。主要體現為,基于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并以學生為主體,對多媒體技術中的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進行整合,進而構建出生動形象、富有時代感的全新學習環(huán)境,并以3DMAX技術建模為途徑,模擬出形象具體的實驗過程及生活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學習模式。如圖1,為多媒體交互式教學模式作用圖。
2.2完善學習內容及情感互動基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互動教學模式需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諸多局限性,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并對學習內容及情感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完善。例如:可以網絡互動為途徑,利用一些網絡軟件,如創(chuàng)建QQ群、電子郵箱以及BBS等,讓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實現雙向交流,有效促進雙方的情感交流。
2.3重視互動功能的開發(fā)假以時日,如果互動功能能夠得到全面強化,那么人體解剖學互動教學將更具全面性。因此,在未來發(fā)展過程中,便需要重視互動功能的開發(fā)?;庸δ苤饕w現在仿真及虛擬現實技術方面的發(fā)展。在研發(fā)過程中,需結合人體解剖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使研發(fā)功能能夠符合解剖學教學的適用性,并且適用于教師群體及學生群體,以此使在人體解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難點及疑點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3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無論是互動教學模式,還是多媒體教學軟件,均能夠為人體解剖學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起到輔助作用。而將互動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軟件兩者合二為一,從而構建以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基礎的互動教學模式則更具實質性效果。因此,在構建過程中,就需要強調“交互性”“、完善內容學習及情感互動,并重視互動功能的開發(fā)等。相信做好以上這些,我國人體解剖學教學將更具時效性與科學性,進而為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完善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4篇
1.1針對性原則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教育的基本任務是為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適應崗位需要的大學??扑降膹秃闲?、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的臨床醫(yī)學人才。必須以就業(yè)為導向,以培養(yǎng)服務于基層的集醫(y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所以教學內容按照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崗位需求和培養(yǎng)目標來取舍。在人體解剖學的內容安排上圍繞培養(yǎng)學生掌握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診斷處理的基本能力和臨床基本技能所需要的解剖學層次結構以及重要器官的毗鄰關系。如講解肝臟時候結合臨床肝臟叩診和觸診的臨床操作來學習肝臟的位置;心臟瓣膜講解時結合臨床心臟的聽診來學習等等,把解剖學知識與后續(xù)臨床操作點對點的結合起來。取舍后的解剖學教學內容對培養(yǎng)合格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1.2延展性原則人體解剖學是醫(yī)學的最基礎的主干課程,是后續(xù)學習醫(yī)學相關課程的基礎,所以學好解剖學有利于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以此,解剖學教學中必須考慮解剖學與后續(xù)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把這些聯(lián)系點找出來,使學生明白學這些結構的意義所在。如講解心臟內部結構時,只需要講解心腔的位置、心腔間的瓣膜就可以了,為的就是在生理學上講解心臟的泵功能時用到;再比如講胸膜時必須詳細講解胸膜腔的形成和意義,為生理學呼吸系統(tǒng)奠定基礎,而不是重點講壁胸膜的部分。做到學為了用的目標,學生一來不用學習那么多知識,二來又提高了興趣。
2人體解剖學教學內容的增減方法
2.1基層醫(yī)生座談、教師深入臨床一線雖然我們的解剖老師大都畢業(yè)于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但是畢竟脫離臨床太久,很多操作以及診療不是很熟悉。為了更好的把握臨床一線需求,我們一邊邀請臨床一線經驗豐富的老師到教研室來座談,了解他們工作中各個解剖部位常用哪些結構,然后總結整理;此外我們派老師在無課時深入臨床,親身參與臨床工作,總結常見病多發(fā)病所需的解剖學知識。這兩種方法非常有效。
2.2后續(xù)課程教師問卷調查為了真正體現課程內容的延展性,我們邀請了后續(xù)基礎課老師以及臨床課老師進行座談,如病理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等。經過座談我們將他們對解剖學的要求,分別按照章節(jié)滲透進教學教材中,做到課程的延展性。
3總結
總之,經過長期的總結、座談,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適應學生發(fā)展的解剖學教學內容,即“系統(tǒng)應用解剖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后續(xù)學習要求,同時對以后工作具有很好的對接性。
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5篇
實驗室最主要的標本是尸體標本,它的傳統(tǒng)保存方法是濕保存,一般是將標本存放在高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中,但甲醛是有毒物質。有研究表明,它對人體的眼、鼻黏膜有強刺激作用,可能是致畸、致癌的一個因素。這對解剖工作人員、教師和學生會造成危害。我國將甲醛列在有毒化學物品優(yōu)先控制名單第2位上。為解決這一實際問題,我院改進了保存液配方和標本保存方式。在配方上用苯甲酸、酒精為主,然后再加入食用鹽;在保存方式上,改用KF-A型全自動冷藏解剖臺。上述兩種方法可大大地減少甲醛的刺激性,為實驗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2實驗室管理
實驗室的管理,實際上大多數就是對標本的管理。解剖實驗室的特點就是標本數量大,種類多。不管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是現代的教學模式中,都離不開標本。因為標本能真正地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它能使抽象、復雜的立體空間結構形象化、具體化。因此,對標本進行有序化的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可以使標本在有限的空間中發(fā)揮最大的能效。我們管理標本的總原則是根據系統(tǒng)分類管理,即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感覺器、神經系統(tǒng)。下面對上述標本的管理方式一一介紹。
2.1生物塑化標本管理
生物塑化標本是一種新型標本,但價格昂貴。具有無毒、無味、透明度高、真實、直觀、耐用和耐酸堿性好、可永久露天存放等特點。它的特點就是在教學中能直接觀察、觸摸到某個部位。我院共4具生物塑化標本,其中包括男性全身肌肉(淺、深層)2具,男性全身血管、神經2具。對于這類標本,實驗室采取單獨存放管理。不使用時,標本存放于有機玻璃柜中,防止標本受潮和積灰。塑化標本不僅在實驗課上能使用到,而且在理論課上及對外開放時也會用到,所以只能現取現用,使用時由任課教師負責,并施行實名登記,防止損壞和丟失。
2.2陳列標本管理
由于這些標本做工細致、結構清晰,極大地補充和拓寬了大件標本未能展示或展示不清其重要結構的特點。標本結構容易損壞,故需要用有機玻璃封裝。因此在示教時只能用激光筆指示而不能觸碰標本。這類標本在所有解剖標本中數量是最多的,管理起來比較復雜。我們先按照標本上的數字標簽,寫上相應的部位名稱,再貼于有機玻璃的空白處;然后再將標本按照系統(tǒng)分類擺放在陳列臺上。如膝關節(jié)(剖開)標本、消化系統(tǒng)概貌標本、腸系膜下動脈標本和臂叢鎖骨下分支標本等。
2.3示教標本的管理
示教標本是運用《局部解剖學》實驗課中學生操作解剖后的標本,利用假期時間進行加工,制作成全身肌肉、血管、神經的完整標本及按照系統(tǒng)制作成關節(jié)、肌肉、內臟等器官的小標本共同放入KF-A冷藏解剖升降臺中保存,溫度控制在-2℃至2℃范圍內。上課示教時升上解剖臺,課程結束后將標本降下。
2.4骨標本的管理
骨標本是一種干燥的標本,與其他的教學標本分開處理和存放。骨標本數量多,體積較大,而且形狀不規(guī)則。我們每一節(jié)實驗課都準備兩副成人全身骨骼散裝標本,按照骨的形態(tài)學分類,即長骨、短骨、扁骨、不規(guī)則骨放入籃子內,并在籃子上分別貼上標簽。對于顱骨水平切、顱骨矢狀切等內含有含氣骨的易碎標本,用有機玻璃封裝保存。此外,為了達到局部與整體統(tǒng)一的效果,我們每間實驗室配置2副成人骨架標本懸掛于可移動的玻璃框內。學期課程結束后,我們會將骨骼埋入裝好細沙的盒內,并置于陽光下晾曬,晾曬后,再在骨的表面上涂一層清漆。這樣處理后即能使骨骼干燥,又能防止骨骼風化。
2.5模型標本的管理
在解剖學教學中,除了實體標本以外,模型標本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模型標本不僅能夠很好的顯示器官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而且還能使有些不易制作的標本或者過小的標本顯現出來。比如胸腹腔內的臟器模型能很好的顯示出器官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眼球模型、神經團模型及神經傳導通路模型能使過小的標本和肉眼觀察不到的標本顯現出來。這類標本能使復雜難懂的結構立體化和形象化。在管理中,也是根據系統(tǒng)分類,有序地放入儲物柜中。
3器械及相關資料的管理
3.1解剖器械的管理
解剖器械使用率最高的是《局部解剖學》的實驗課。由于解剖器械的種類多、數量大、價格昂貴,易丟失。所以建立對解剖器械管理的制度十分必要。我們將組織剪、解剖鑷(無齒鑷、有齒鑷)、止血鉗、手術刀柄(解剖刀片計數領取)配成一套放入皮套中。實驗課時,實行領用專人負責制,即登記人負責管理。實驗課程結束后,統(tǒng)一收回。回收后,統(tǒng)一進行高溫消毒,最后在器械上涂擦凡士林,防止器械生銹。為了方便管理,解剖器械統(tǒng)一放置于解剖準備室中,并實行定期檢查。
3.2實驗室資料的管理
實驗室建立了實驗室資料統(tǒng)一的管理制度,包括實驗室管理制度、實驗室使用情況登記、實驗室設備明細情況等資料,保證了實驗室資料檔案的完整性。
4對實驗室管理的幾點思考
4.1實驗室技術人員的隊伍建設
實驗室技術人員是實驗室建設、管理的重要力量。國內各醫(yī)學院校解剖學實驗人員隊伍中普遍存在人員少、學歷不高、技術不全面、綜合素質偏低的情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解剖學技術崗位的吸引力較低;(2)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3)技術人員長期接觸福爾馬林影響身體健康;(4)工資待遇過低等因素。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引進技術人員的難度。學院可以通過設立特殊崗位津貼,來提高工作人員待遇;建立獎罰制度;提供外出進修和實驗技術培訓;加強宣傳,從改變思想觀念等方面來進一步壯大技術人員隊伍,提高解剖學實驗教學效果和管理水平。
4.2教學資源管理
目前,尸體來源匱乏已成為各級醫(yī)學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尸源的缺乏已經影響到正常的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開展。因此我們要重新調整實驗室的標本使用結構。在實驗課上減少尸體標本使用量,改用耐性好的標本,比如瓶裝標本、生物塑化標本和模型標本。另外還可以通過三維立體可旋轉人體解剖軟件,將實體標本“虛化”顯示在電腦上。這就需要學院加大實驗室建設經費的投入,改善實驗教學條件。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節(jié)約尸體標本帶來的資源浪費,而且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5結語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在人體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因此加強實驗室的建設、改進實驗室的管理方式能有效地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這樣才能適應現代的醫(yī)學教育的要求,促進人體解剖學實驗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6篇
人體解剖學是醫(yī)學生入門課、基礎課、必修課,學好人體解剖學可為后續(xù)的醫(yī)學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寶雞職院于2010年招收三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現在使用教材為《人體解剖學》(羅秀成、王志榮主編,世界圖書出版社出版)。按照我院教學計劃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體解剖學教學時間為108學時(不含組織胚胎學),其中理論66學時,實驗42學時。實驗教學課時數占比近四成??梢妼嶒灲虒W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學生通過實驗課學習,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思考能力,還可以解開學生心目中對人體結構的種種迷惑。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人體解剖學的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形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良好的實驗技巧和技能及耐心、細心的職業(yè)素質。為今后的實驗臨床操作及工作奠定基礎。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引用倫理學思想來規(guī)范學生,引導學生,愛護解剖實驗標本,尊重解剖尸體。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樹立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的觀念,強化學生的醫(yī)德認知和醫(yī)德情感教育。由此可見,對剛入門的醫(yī)學生來說,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非常重要。
二、結合專業(yè)特色合理安排實驗內容
三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高技能實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而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正是側重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缺少這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以后的醫(yī)學臨床知識學習帶來隱患。例如:在講解運動系統(tǒng)骨骼標本實驗時,人體全身骨性標志是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基礎知識、重點知識。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如胸穿、腰穿、心內注射及血管神經走形描述等都要用到。還有消化系統(tǒng)講解闌尾在人體的體表投影點,是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三分之一交點處等。這是重點,以后臨床工作中經常要用到。這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我們在實驗教學上重點講解和示教,并要求學生利用自身活標本,找到準確位置,把知識活學活用。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基礎醫(yī)學知識的重要性。由此鞏固了學生的專業(yè)思想,提高了學生專業(yè)技能,為今后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采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實驗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計算機應用的日趨成熟,多媒體教學成為實驗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種新補充教學手段。解剖學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把相關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素材(如活體、標本、模型、動畫、錄像等)融為一體,巧妙的結合使抽象難理解的內容變得直觀、形象便于理解,有效彌補傳統(tǒng)實驗教具和實驗教學的不足。例如:在講述心臟的各腔室時,心瓣膜的形態(tài)在實驗標本上難以觀察到。多媒體軟件中模擬瓣膜的形態(tài),應用動畫展示瓣膜的活動,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瓣膜是如何關閉房室口和動脈口,從而防止血液逆流。還有講述神經系統(tǒng)傳導通路時,教材中所示都是平面圖。而多媒體軟件可將感應器官、神經元及傳導通路由淺入深一一串聯(lián)起來,把平面結構還原成三維立體結構,把一些抽象的、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直觀化,便于理解與記憶。然而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老師的講解。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才能真正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四、建立合理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
以前解剖學實驗成績占總成績比重小,只有10%。而且評分也一般是根據教師對學生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和實驗標本辨認來做為實驗打分的依據,這樣所得實驗分數缺乏客觀評價體系。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習解剖實驗興趣不高。為突出解剖實驗的重要性,我們依據教學大綱,改革實驗考核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實驗標本辨認、考核方法多樣化、計算平時成績等形成多方面立體評價。增加了與臨床專業(yè)有關的判斷、理解、應用知識的考試比例,加大實驗標本識別成績的比例,對實驗技能考試成績進行綜合評價。由每次實驗態(tài)度、動手能力、模型標本描述的條理性組成。例如:在實驗操作考試中先將實驗考核內容編號,學生采取抽簽形式決定實驗操作項目。首先簡要書寫實驗報告中的實驗目的、實驗標本、實驗方法、實驗討論和分析等內容,然后進行實驗標本識別。最后根據書寫實驗報告,實驗標本識別準確性綜合打出成績。這樣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培養(yǎng)動手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五、結語
總之,要提高高職臨床專業(y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理論基礎扎實,操作技能熟練,動手能力較強的應用型高等??漆t(yī)療衛(wèi)生技術人才,除以上方法外,還有許多需改進,如教材的建設,實驗指導的編寫,實驗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實驗室設備的更新等。還需遵從醫(yī)學教育的規(guī)律,理論和實驗一體化教學,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總結,從根本上形成一套真正適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為培養(yǎng)應用型高質量醫(yī)學人才打下扎實基礎。
作者:師哲 單位: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分院
參考文獻:
[1]張曉東.三年制高職人體解剖學教學的探索[J].解剖學研究,2015(2)156-157.
[2]陶俊良,張東獻.三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局部解剖學的現狀與對策[J].解剖學雜志,2015(3)374-375.
[3]蔣芳麗.淺談如何提高護理專業(y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質量[J].醫(yī)藥前沿,2013(7).
[4]熊彥娥,劉曉柳.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解剖學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6)59~60.
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第7篇
1.1方法
主要從學習成績、知識拓展能力兩個方面進行比較研究。學習成績包括期末理論考試和期末實踐技能考試成績;知識拓展能力測試采用筆試方式,兩組使用相同的教材,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常規(guī)的人體解剖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但實驗組增加了動物部分器官的解剖和化大為小的實踐技能測試,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兩組成績進行處理分析。
1.1.1選擇性增加動物部分器官的解剖
①選擇豬的脊柱,解剖并觀察連結椎骨的韌帶、椎間盤的結構。觀察脊髓及其被膜。②摘取羊眼球解剖觀察其結構并與人眼相比較。③開胸觀察兔子的肺、胸膜的分部、胸膜腔、肋間血管神經及交感干等。④解剖豬心,觀察心房心室的結構及心臟的瓣膜、腱索、肌等。⑤剖腹觀察羊的肝、膽、胃、腸、腎、腹膜及腹膜形成的結構等,冠狀面切開豬腎并與人腎結構相比較。⑥解剖牛的膝關節(jié),觀察半月板、前后交叉韌帶等。⑦選擇羊的新鮮股骨,鋸開觀察骨膜、骨密質、骨松質、骨髓腔、骨髓等結構。
1.1.2化大考為小考的實踐技能測試
將實驗組班級分成10個小組,每次實驗時,把實驗目的和內容發(fā)給每個學生,實驗結束時,抽取一組學生進行提問及復述實驗內容及過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答疑的情況打分(小考),因為每次實驗抽取哪個組不確定,所以全體學生都能聚精會神對待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期掌握實驗的全部內容,從而實現檢測時達優(yōu)。對照組實驗時,不進行平時的小考式測試,在期末與實驗組同時進行實驗技能考核(大考)。
1.2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習成績比較
兩組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無論是理論成績還是實踐技能成績實驗組平均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80分以上高分段學生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4,P<0.05)。而對照組79分以下低分段學生多于實驗組。
2.2兩組知識拓展能力測試平均成績比較
兩組成績均呈正態(tài)分布,實驗組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類型題目的平均得分兩組比較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總分、各題型得分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
3討論
實驗教學既反映學生掌握理論課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同時也反映學生對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有關的新知識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解剖實驗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是學生提高學習醫(yī)學知識興趣的一個切入點。目前尸源的匱乏是影響解剖學實驗的最大瓶頸,國內外的一些組織機構正在開展關于虛擬實驗的研究工作,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就有一個在線解剖學網絡實驗室,他們開發(fā)并投入了使用解剖學虛擬實驗系統(tǒng)為學生課前預習解剖實驗和課后復習鞏固實驗提供了可重復實驗操作的平臺,學生可隨時通過校園網登錄該平臺進行重復模擬解剖實驗,操作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通過人機對話學生能夠觀察實驗現象,提高了實踐教學效果和質量,虛擬實驗系統(tǒng)盡管有諸多優(yōu)點但與實物操作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虛擬實驗的過程給人的感覺如同網上游華山,看得到摸不到,而且無法遇到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等,因此,該系統(tǒng)只能作為解剖學實驗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替代傳統(tǒng)實驗教學。為了彌補學生學習時觀察實物標本的不足,我們在指導學生充分觀察人體標本的基礎上補充動物部分與人體相似的器官解剖來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更直觀的觀摩或親自進行解剖實踐,不但促進了實踐技能的提高,同時通過人與動物結構的比較促進了對解剖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如脈管系統(tǒng)中的心臟,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要準確掌握心臟位置、冠狀竇開口部位、左右冠狀動脈起始、心腔內瓣膜的形態(tài)位置及血流方向等,必須認真仔細觀察心臟的標本及模型。但實驗室中人體心臟標本在數量上難以滿足教學任務,而心臟模型與真實心臟差別較大,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對瓣膜、腱索、肌等重要結構多有損壞,冠狀竇及開口很難準確在模型上展示,給學生正確理解心臟的結構帶來困難。由于豬心與人心大小相近,結構相似,而且資源豐富,本研究采用豬心替代以彌補人體心臟標本不足。在實驗中,指導學生觀察豬心的外形,識別心房、心室等結構;觀察豬心的內部形態(tài)和結構,切開豬心后,指導學生觀察心室壁、瓣膜等結構的形態(tài);在觀察房室瓣關閉及動脈瓣關閉等心室情況時,可采用豬心灌水進行實驗觀察。解剖豬心之后,通過與人的心臟標本的對比使學生對人的心臟結構、形態(tài)、功能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再如實驗室中的干骨標本與新鮮的骨標本之間有較大差異,在實驗時先對瓶裝人的股骨濕標本進行了示教,然后選取剔除肌肉的羊股骨數根讓學生與人骨進行比較,揭起骨膜,用鋼鋸縱形鋸開,觀察新鮮的骨密質、骨松質、骨髓、骺線、滋養(yǎng)孔等結構,如此實驗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而且增加了過程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再如關節(jié)的結構,實驗室多為瓶裝示教標本,因為浸泡時間長多有變色,關節(jié)囊顯示不夠清楚,尤其前后交叉韌帶的作用更是難以理解,通過人的膝關節(jié)標本的示教再解剖牛的膝關節(jié),從剝離側副韌帶到切開關節(jié)囊,從關節(jié)腔的打開到關節(jié)面的展示以及交叉韌帶的出現,學生是在親手剖割探尋中有所發(fā)現,是從局部到整體的漸進過程,附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通過人和牛膝關節(jié)的比較,給學生的印象比單純的觀察示教標本或虛擬課件要深刻得多,在此不一一而述。兩組學生無論從理論成績還是實踐技能或拓展能力成績,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然,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動物器官解剖只是人體解剖實驗的補充,而不能與人器官解剖劃等號,更不能純粹用動物解剖代替人體解剖。我們在教學中也介紹了比較解剖學的相關知識,并將補充的動物標本和人體標本做對比觀察,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同學對結構進化,結構與功能協(xié)調統(tǒng)一有了更直接的認識。實驗考試是解剖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重視實驗考試,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考查制度,使之能更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運用基本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真正成為輔助和檢驗解剖學教學的有效手段。常規(guī)的解剖學實驗考試多在期末進行,考試形式與理論考試差別不是太大,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雙基,輕思維,阻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對平時的實驗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為了應付期末的考試才突擊復習,死記硬背,對提升實驗教學效果發(fā)揮的作用不大。從學習的效果來看,很多人認為智力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但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同樣不容忽視。綜合比較各種非智力因素,學習動機應該是處于核心地位,因為動機是一切活動的原動力。在學習當中,如果能正確了解、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在同等智力條件下,充分發(fā)揮潛在能力,他們就一定能在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上有一個非常大的飛躍。根據考試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這一現象,改革解剖學實踐技能考試,采取化大考為小考的方式,每次實驗課開展測試積分,雖然測試結果未必都很準確,但卻明顯促進了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在實驗中堅持過程和結果并重的原則,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概括過程、歸納過程和能力提升過程。學生在觀察、實驗、推測、驗證、推理的過程中,嘗試到了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為了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提問、交流明顯增多;學生在測試時注意力集中并能都得到大家的關注、支持和鼓勵,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1-2574.html人體解剖學論文范文10篇
相關文章:
英文小學生自我介紹11-23
新疆天山天池朋友圈文案08-23
中秋節(jié)祝詞96條08-21
組織部工作總結11-09
收藏的幸福作文700字10-12
一位令我敬佩的人作文07-26
江西現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8-02
八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10-23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1500字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