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學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四川大學提出了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扎實的專業知識、強烈的創新意識、寬廣的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的人才培養目標。這對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型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如何構建創新的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培養更多的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研究型、應用型和創新型等多規格高素質人才,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做法
從近幾年來的全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來看,人才培養績效并不理想。其中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培養偏于理論化但是理論研究不到位,強調學生能力培養但是實際行政能力不強,暴露出行政管理專業人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缺陷。針對以上問題,四川大學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探索出了“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
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矩陣式”培養模式是對學生實施分“綜合創新、復合創新、拔尖創新、國際創新”四個層次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培養,每一類學生培養中都按照“研究、案例、實踐、創新”四個模塊進行內容設計。在“研究”模塊中通過“雙語教學、seminar、學術講座、學術論文”四種重點途徑來實現教學創新;在“案例”模塊中通過“篩選、分析、編寫、提煉”四種重點方式來促進教學變革;實踐環節通過“社會調查、情景模擬、課題研究、畢業實習” 四種重點方法來推動教學發展;在“創新”模塊中通過“技能訓練、知識更新、能力提升、素質拓展”四個重點方面來實現教學要求,形成“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立體多維矩陣體系。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立體多維矩陣體系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分層培養
所謂分層培養,是指將行政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根據職業生涯規劃、素質結構的差異,結合四川大學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定位與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教學型學院的定位,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分類管理。一是對全體行政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按學分制要求實施合格培養,將創新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綜合創新的培養方式;二是對相當一部分學有余力的行政管理專業學生,通過主輔修、雙專業和雙學位等方式,大力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三是對少數在學習中表現出強烈的學術興趣與很好的研究潛力的學生,實施研究型培養,造就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四是對部分參與國際合作班的學生,實施國際聯合培養,使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這樣,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中,既抓住根本又突出重點,構建了以分層次培養為核心的具有四川大學特色的行政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二)模塊設計
所謂模塊設計,是指將學生的教學內容按照“研究、案例、實踐、創新”四個模塊進行設計,根據學生的分層定位,對四個模塊進行比例的不同安排。例如,“國際創新”層次的學生與“綜合創新”層次的學生相比,課程安排中雙語教學的比例會更大。
1.在“研究”模塊中,通過引進外籍教師與師資培養,大幅提高雙語教學、全英文教學比例。目前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有近10門課實行雙語教學、全英文教學,占全部專業課的40%左右。行政管理知識的獨特性決定了seminar教學法在專業授課中的重要性,目前在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教學中,已有項目管理、公共政策、市政管理等15門課程組織學生運用seminar教學模式。行政管理專業每年都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學生舉辦學術講座,保證學生每一個星期都能聽到1~2場高水平講座。行政管理專業近年來對學生的學術論文,尤其是畢業論文加強了質量管理,畢業論文選題主要來源于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大部分畢業論文是結合科研課題完成的,這很好地保障了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極大地支持了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2.在“案例”模塊中,通過 “合作分享型”、“實踐導向型”、“任務導向型”案例教學方法推動案例教學創新。行政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要由傳統的學術型或理論型向研究型或實務型轉變,就必須大力推進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類公務人員”思維。在案例教學中,要樹立學生主體思想,讓學生通過篩選、分析、編寫、提煉四個階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在“實踐”模塊中,通過社會調查、情景模擬、課題研究、畢業實習使學生能夠把理論研究成果與實踐進行無縫對接。行政管理專業把社會調查作為該專業學生集中實踐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年要求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必須進行社會調查,可以是自己選題,也可以是指導教師定題,社會調查必須提交報告。行政管理模擬教學,就是結合專業背景,給學生創設直觀、模擬仿真的工作場景,按實際的工作內容設計好課題,讓學生模擬某種角色,根據實際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具體做事,使學生在模擬操作過程中鞏固專業知識,培養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技能素質。目前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課題研究主要由兩個途徑實現,一是學生申請各級組織設立的課題,例如大學生挑戰杯項目、學校設立的科研創新訓練計劃,另外就是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
4.在“創新”模塊中,學校積極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和探索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創新精神的培育和挖掘。在推進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中,學校鼓勵該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結合,并向行政管理本科學生開放科研實驗室。學校廣泛開展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積極支持創新創業型學生社團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突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在教學計劃中,將活動納入創新教育學分認定范圍。此外,學校還積極開展“四川大學創新人才綜合培養計劃”,為“拔尖創新”與“國際創新”層次每一位學生配備了優秀的指導教師,銜接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充分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為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創造更有利的成長條件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特色引領
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是四川省特色專業,在“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立體多維矩陣體系中,為體現四川大學以及公共管理學院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學校以規范設置專業課程體系、加強特色科研和特色課程建設、強化學生經典名著閱讀等方式實現教學內容特色化,以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替代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教學手段的特色化。
二、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創新
行政管理專業的質量和品牌首先體現在人才培養上,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四川大學充分發揮研究型綜合大學的特點和優勢,以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主線貫穿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全面實施“研究型大學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上,大力實施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使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真正成為培養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的基地。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思想理念的創新
傳統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基于“合格”線設計的,而“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是為追求“卓越”設計的。1973年,麥克里蘭在《美國心理學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把直接影響工作業績的個人條件和行為特征稱為competency(勝任素質)。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一直在思考現代公共管理人才的思維、人格、氣質、知識、能力特征,制訂行政管理高端人才的素質詞典。基于此,學校在人才培養中有針對性、實效性、綜合性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如參觀考察、社會實踐、與素質拓展公司合作,完善素質教育基礎平臺,完善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全方位塑造卓越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教育過程設計的創新
傳統的行政管理專業教學過程是分割式、組合式的。“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基于“研究—案例—實踐—創新”的邏輯進行,激發學生求知欲,讓學生掌握知識,并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讓教學的不同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割裂,讓每一個教學階段都成為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突出了案例教學、實踐教學、創新教學。一個研究型大學的行政管理教學必須要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教育教學機制。“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健全的質量保障體系,強化了教學過程管理,能全面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三)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是單向度的教師講授型。“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方法上有大膽的探索,正在積極打造高水平“校—省—國家”精品課程體系。該模式旨在強化優質課程的示范功能,建成獨具特色的課程中心,積極引入國外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拓寬國際聯合培養渠道,促進國際教育本土化,并全面開放科研資源,強化大師上講臺和研究成果進課堂、進教材,實施導師指導本科生科研制度,形成科研促進教學的激勵機制。
三、行政管理專業“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成效
通過行政管理系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獲得了成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教師和學生都對教學改革的成效持肯定態度,并給予很高的評價。“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各項改革目標,教學質量明顯改善,學生培養質量明顯提升。
(一)實現了人才培養方式的革命性轉變
“四位一體矩陣式” 人才培養模式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實踐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的基礎上,融進了現代情景式教學、分組討論式教學、換位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多媒體教學、雙語教學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方法,由單純注重傳授知識到注重培養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多重轉變。
(二)實現了教師教學方法的根本性變革
通過“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全系教師對教學改革的興趣大幅提高, 教學創新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得到全面開發,每一位教師都在思考如何豐富教學方式方法。行政管理的前沿理論與知識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課堂,公共管理的實踐能夠迅速變成公共問題引發師生討論。目前行政管理系有省、校、院三級教學名師3名,四川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百人計劃”學者2名,境外(含港臺地區)教師3名,教師之間教學改革互動頻繁,教學改革氛圍濃厚。
(三)實現了學生素質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四位一體矩陣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為學生設計的,衡量改革成功最重要的標桿是學生的收益。目前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除學習成績、四六級通過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以外,綜合素質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1.發展了科研能力。近三年來,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在四川大學、四川省“挑戰者”杯大賽中獲一、二等獎共計4項。在大學生創業大賽中,行政管理專業參賽作品獲得二等獎。
2.改善了學術氛圍。目前行政管理專業每年的課外學術活動都在50項以上,平均每名學生的參與次數在20項以上,考研率及就業率達到較高水平。2005級、2006級、2007級行政管理專業的考研通過率(含國外讀研)分別達到29.1%、31.7%和33.2%,其中每年都有2名以上學生被保送到國內行政管理實力最強的中國人民大學讀研;就業率均為100%,就業單位層次均較高。
3.提高了教學滿意度。2012年上半年通過對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教學滿意度的測評,通過匿名的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四位一體矩陣式”教學方法改革是比較滿意的。其中,對教學改革成效表示非常滿意的占85.55%,比較滿意的占12.25%,不滿意的只占2.2%。學生上課出勤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并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
4.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行政管理專業近一半以上的學生擔任了校、院的學生會、團委的學生干部,有多位同學創辦了學生社團或者在校學生社團擔任負責人。
行政管理學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創新改革 求知探索
中圖分類號:G47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73
管理學的五項基本職能最早是由法約爾在一般行政管理學理論中提出來的。管理學五項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針對高等院校畢業設計中的管理采用五大職能進行規劃:
1 計劃―加強畢業設計領導,提高各系部對畢業設計的重視,做好計劃準備
計劃:制定最終目標,并制定確實為達成這些目標所進行的可行性行動。針對高等院校畢業設計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科特點及重點培養要求,可在學生做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安排上進行一定的調整,擴充畢業設計的創作時間,間接加大各系部對于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及要求安排,最大程度地提升畢業設計的質量水平,具體操作安排如下:
將畢業設計的準備工作提前到大四上學期第八周左右,要求各系部都要設立專門畢業設計考核小組,召開師生總動員大會,進行針對畢業設計的專題講解報告會議,公布學院及各系部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時間安排,加大教師和學生對該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大四上學期結束后,各系部完成對畢業設計指導老師的分配、畢業設計的征題、選題等工作。大四下學期,學生可以在前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集中精力完成畢業設計。
2 組織―把畢業論文設計選題與學生寫作興趣相協調
根據各系部對畢業設計的專業要求及學生學科的特點,設計不同題目,師生通過雙方雙向選擇,用規章細則規定各系部師生的職責,逐漸形成一種有機的畢業設計結構,保證整個畢業設計前期工作組織協調運作,保證后期工作的可靠性。
畢業論文設計的題目要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這不但要求與學生所學專業相吻合,也要求具備一定的學術價值、一定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實踐意義。當然,題目要難易程度適中,學生經過努力可以自行完成。各系部盡量遵守“一人一題”原則,盡量避免題目的重復,尤其是理工科專業論文的設計及其他需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課題應占總課題數的半數以上。文管類專業的題目,應該加大通過調查研究和搜集數據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課題比例。
3 領導―各系部做好嚴謹選題、開題、開題報告等工作
這就要求各系部領導加強重視程度,嚴謹對待教師和學生的雙方雙向選擇,嚴格控制選題數量和質量,并要求各系部對學生完成選題、開題、開題報告等工作做出可行性分析要求和具體時間安排,原則上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開題報告的答辯。
4 控制―嚴格控制畢業設計的管理進程,確保后期完成工作的質量
這就要求各系部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一系列措施,建立績效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加大畢業設計的管理進程,適當安排教師減少一部分教學工作量,以確保指導教師有足夠精力對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時間的投入。
4.1 嚴查考勤績效
為保證每名學生每月至少接受一次指導老師專業指導,各系部應該每月讓指導教師詳細填寫紙質的具體指導內容,學生必須主動配合各系部的檢查工作,不定期向指導教師匯報畢業設計完成情況和所遇到的疑難問題。指導老師指導工作可與績效進行掛鉤,實行獎罰制度。學生若違反各系部針對畢業設計的考勤反饋有關規定,可視情節嚴重推遲其答辯時間,甚至取消答辯資格。
4.2 定期檢查
各系部根據時間節點安排,通過教師定期紙質指導內容、匯報會等形式對師生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由指導教師填寫《記錄表》。紙質指導內容及記錄表存檔報教務處,以備進行期末檢查工作。
4.3 嚴格控制審核制度
指導教師、評閱人要根據各系部要求及學生所學專業特點,仔細審讀學生的論文設計初稿,針對畢業設計涉及的問題,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見,并填寫《指導教師評分表》、《評閱人評分表》等相應的成績及評語。
4.4 嚴格遵守論文答辯制度
各系部應根據本專業的專業特色,準備、組織學生答辯環節的各項工作,保證各答辯小組工作程序的流暢性,確保評分的科學性、準確性、完整性。
5 創新―創新畢業論文設計傳統管理模式,加強畢業設計人文管理
創新職能與上述各種管理學職能不同,它本身并沒有某種特有的表現形式,總是輔助其它管理職能,在輔助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要搞好畢業設計管理工作,各系部要重視整個設計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創新管理,從本質上達到改善畢業設計質量的目標。
5.1 創新選題
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畢業設計的重中之重。選題要符合各系部專業培養目的和本專業學生的特色,體現本專業實際應用能力。指導老師在選題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應最大程度避免題目的太大和空洞無力。第二,要注重選題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實踐可行性。第三,選題盡量避免重復,保證盡量學生“一人一題”。當然,雙向選擇也是為了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要將選題及時向學生公開,充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意愿及興趣,由學生自主選擇。
5.2 創新開題
學生要在畢業設計選題開始后的規定時間內,要進行開題報告書的填寫。在開題報告中要對查閱中外參考文獻的篇數、題目的主要內容、核心思想、最終創作目的、實踐意義等作出明確的要求。由各系部負責組織開題報告的前期答辯工作準備。在學生自述開題報告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專業性問題提問來確定學生是否可以通過開題。各系部負責對所屬各專業開題報告隨機抽取審查,再對審查結果進行與其他系部的交換檢查,以確保開題的創新。
5.3 創新答辯和評審環節
答辯是整個畢業設計的最后環節,也是檢驗學生畢業技術的最終結果。答辯和評審環節,著重考核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條理以及制作幻燈片等多方面的要求,確保管理環節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參考文獻:
[1]安之鑄.教育科學與系統科學[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黃威.現代教育督導引論[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楊德廣.高等教育學概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
[4]楊雪梅.略論民辦高等院校的辦學特色[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5,(7-9).
[5]呂何新.民辦高校科研工作初探[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1,(7).
[6]唐玉光,房劍森.高等教育改革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1-2720.html行政管理學畢業論文范文10篇
相關文章:
心情優秀隨筆02-12
美好的早安心語朋友圈59條01-19
離別時說的話01-02
教育勵志名言短句09-06
收銀員工作總結報告大全(二十篇)01-10
最新幼兒園老師年終工作總結簡短 幼兒園老師年度工作總結(二十一篇)08-09
2024年公司財務月度工作總結 財務月度工作總結簡短(5篇)08-09
大學生假期離校安全承諾書07-26
大學生的創業計劃書07-20
出國留學的英文推薦信07-16
質量月領導講話精彩發言稿09-05
做幸福教師心得體會08-31
漫畫老師話題作文03-10
給娃娃洗澡作文12-10
寫校園的好詞好句12-05
游天目湖作文09-06
巴斯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11-25
2024年四川初級、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務工作的通知08-07
6月英語四級閱讀理解考試模擬試題2112-23
桃花溪原文翻譯及賞析12-14
猜地名的謎語及答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