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設計畢業論文篇1
(一)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驅動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項目的分析、制定計劃、收集信息、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和項目評價等等。VI設計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應該基于實際的工作過程,其教學活動實施過程具體包括:(1)確定項目內容,以該“項目”的實施作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工作。(2)教師組織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項目。(3)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完成項目實施評價,項目化教學更注重的使項目實施過程的評價。
(二)《VI設計》課程中實施項目化教學的作用。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法以老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而中職學生的對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普遍較差,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的理論知識不能直接應用于設計實踐當中等問題。項目教學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工作任務為驅動,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教師在任務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提供指導意見,讓學生完成的任務的同時獲得成就感。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崗位職業能力。學生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分小組經行,分工合作、相互討論,自主制定計劃、實施調研,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得出結果,到最終的評價都由小組負責。“合作”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的始終,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有利于學生獨立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VI設計在實際中的運用思考,并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項目化教學在中職平面設計《VI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筆者認為,VI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一般可分為:VI設計項目內容的選取———分析任務———市場調研———設計與制作———正稿印刷———學習評價和作品展示———課外拓展。
(一)VI設計項目內容的選取。
在VI設計課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首先要明確VI設計的項目對象,選取符合中職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特點的項目內容作為項目化教學的載體,這是項目教學的第一步。首先,項目內容的篩選依據VI設計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以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轉化為學習項目,可以是引進廣告公司或網上招標的實際項目,也可以是根據實際虛擬的項目案例,按照項目內容不同選擇,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其次,項目內容體現一定的遞進關系。由淺入深地安排項目進度,選擇設計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項目做起,比如學校或社團的標志、工作證,進而到設計一個企業的宣傳單、導向系統、一個品牌包裝的商標等。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項目訓練同時也達到了職業能力的逐步提升。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在《VI設計》課程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能夠設計一個公司或機構的VI設計中基礎部分和延伸應用部分。每個子項目內容與性質以及對于學生的技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二)分析任務。
當接到一個VI設計的任務時,學生不要急于著手進行設計,否則會導致后期設計的盲目性。教師告訴學生所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與項目的委托人充分溝通,以便對設計任務有詳細的了解。對于引進的企業真實項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直接與客戶進行溝通,了解客戶的設計需求和設計目的。與客戶簡短有效的溝通包括和客戶簡短有效的溝通包括:品牌的名稱、品牌產品形態、消費對象、主要競爭對手等內容。如果是虛擬的項目,則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了解客戶的設計需求。
(三)市場調研。
項目市場調查分析是完成VI設計項目的重要步驟,項目調查分析的結果直接影響到項目的設計定位是否準確,是VI設計成敗的關鍵,為設計定位以及后期的設計的各環節打下基礎,也是將市場概念植入VI設計課程的一種有效手段,使項目的操作過程顯得更加的真實。
(四)設計與制作。
VI設計與制作分為:定位、構思、設計草圖、深化修改、修訂正稿幾個階段。基于前期的市場調研,學生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信息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整理分析,進而形成創意簡報,創意簡報的內容包括:VI設計的整體概念、風格定位、設計的內容、設計所預期達到的效果等。作出合理的設計概念和風格定位分析后,學生可以小組分任務進行設計制作。學生接受具體的小組分工任務后,緊接著進行草圖設計與修改,分析項目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相互討論不斷地深化作品的設計稿。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宏觀調控作用,指導學生解決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設計困惑。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最初進行項目設計的時候可能會感覺非常的迷惘,可能是由于一個中職學生的思維局限和前期調查的不充分,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或其他的調研方式收集大量的參考素材,欣賞優秀的設計作品來全面拓展學生的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設計靈感,也通過各種角色的轉換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比如充當客戶角色為學生提供設計需要的想法,充當團隊成員和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對于后期的設計修改,教師也要實時對學生的項目設計進行跟蹤檢測,鼓勵學生進行設計同時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直至形成客戶滿意的設計正稿。
(五)正稿印刷。
正稿的印刷與制作過程主要鍛煉學生的印前的文件檢查能力、后期的印刷參數設置和制作工藝是否規范、印刷標準色的使用、印刷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具體應對措施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印刷廠,讓學生對印刷工藝和過程獲得切身的體會和理解。
(六)評價與考核。
VI項目化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設計與制作完整的VI設計作品,還要讓學生學會講訴設計的設計思路和整個項目的過程并展示設計成果。在學生展示作品的同時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根據此項設計提出不同的見解和建議,存在問題和優秀之處,讓學生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對VI設計項目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學生探討完畢后,教師有針對性的對項目設計進行點評,既要鼓勵學生在設計中的創新之處和優秀的部分,也要指出學生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于一些重要性的問題詳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如項目成果的闡述部分和作品質量提升的技術要領等方面。只有學生對于VI設計的實施過程有了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才能使項目化教學更好地實施下去,讓學生把學到的技能應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考核評價的形式應該多元化,比如: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可以采用選項評分的形式,是課程總體考核分值的其中一部分。再如:客戶評價。以客戶的對作品的滿意度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同時更加注重過程性的評價,根據學生在項目進行中各方面的表現以及個體優勢進行,但更多地要考慮公平合理、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七)課外延展。
工學結合、多方位展示運用市場模擬在教學中積累學生的工作經驗,教師一方面可組織學生建立起一些平面設計社團,通過承攬學校或社會的VI設計相關業務,為學生實踐實訓創造課題,另一方面可引導學生通過網上的作品征集來強化技能,鍛煉業務。可多次舉辦作業匯報展、設計作品展、設計專題比賽,請優秀的一線廣告設計師來做講座或舉辦設計沙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及省市技能大賽。
三、在《VI設計》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的體會和收獲
在《VI設計》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學生的學習圍繞項目展開,有著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學生通過學習直接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使崗位職業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但同時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完善地地方,比如學生需外出實踐調查,考慮到安全問題必須要學校配合做出一套規范化的管理措施。工作室硬件設施條件不足,也會使《VI設計》課程項目教學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總結
綜上所述,《VI設計》是一門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結合《VI設計》課程的特色與中職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設計技能的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精心選取設計項目并實施項目化教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多方位拓展課外實踐鍛煉,通過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其畢業后就業作了鋪墊。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法在《VI設計》課程教學中是有效的,它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項目操作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協助者和指導者。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深入,設計行業的發展也將會面臨諸多新的問題。中職學校《VI設計》課程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適時改進教學方式,利用項目化教學培養學生市場競爭能力,讓學生能夠立足于市場經濟,獲得市場認可,成為一名合格的平面設計師。
vi設計畢業論文篇2
關鍵詞:VI;色彩情感;地域性;時代感
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企業的形象識別設計即VI設計對企業的形象樹立和企業的長遠發展起著重要作用。VI設計是以單純化的圖案來表現意義的符號體系,是將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形象這種非可視的內容轉化為視覺識別符號,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在最為廣泛的層面上,進行最直接的傳播。現代主義VI設計是以標志設計、標準字的設計、標準色的設計以及輔助圖像的設計這四個方面構成,核心是企業的標志設計。標志是一種包含特殊含義的圖形,無論我們做什么樣類型的平面設計作品,達到的標準都要有形有色有含義。但對于受眾而言,看到一個圖形,最先接受的信息是圖形的色彩信息。由此可見,色彩在VI設計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在VI設計中色彩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借助于形式來表達設計者獨特的情感,同時也展現企業自身的特色。色彩也是一種載體,在幫助形式去傳遞信息的時候,其本身也是具有獨特的識別性,使企業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色彩總是能在圖形設計中先聲奪人,由此讓我們來討論色彩在VI設計中的重要意義。
一、VI設計中的色彩情感
畢加索說:“色彩和形式一樣,與我們的感情形影不離。”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藝術語言,它能引起受眾不同的感覺和聯想,產生不同的情感。色彩可以說是最能讓藝術家自由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它能夠表達人們內心的喜悅、憤怒、絕望等各種情感變化。不同的色彩語言,會喚起不同的情感應者,其中包容著個人富于自由的審美情趣和愛好。馬克思曾把“色彩的感覺”視為“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心理學家認為不同的人對于相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和反應,視覺的感知作用可以直接影響人的心理,色彩也是這樣,它通過眼睛,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左右人的情感、思想和行為,直接影響人的心理活動。色彩能給人帶來各種想象、聯想和印象與回憶。色彩在人的心理活動是有生命的,是無聲的音樂,是視覺傳達中的特殊語言。色彩療法專家,蘇茲•奇阿查瑞詳細地說明了情感與特定色相之間的關系。例如:紅色能讓人感到活力、力量、溫暖、堅持。粉色能讓人聯想到冷靜、關懷、善意。黃色能讓人感到快樂、樂觀;青綠色能讓人感到思維鎮定、集中、自信;藍色能讓人感到和平、寬廣、希望和忠誠。這種由色彩刺激而使人聯想到與該顏色有關的事物的現象,在色彩心理學上稱為色彩聯想。色彩的聯想與人們的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色彩聯想既受到觀察色彩人的經驗、記憶、知識等方面的影響,也與民族、年齡、性別有關,還要涉及個人的性格、生活環境、修養、職業和嗜好等方面因素。色彩聯想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當然,色彩聯想也有相當大的共同性。利用色彩聯系能使人們在形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企業理念、產品、服務產生印象與共鳴,在識別系統中能夠有效地區分與強調企業形象的差異與個性。
二、VI設計中色彩設計的地域性
由于各個國家的地域、文化、宗教、傳統習慣等差異,色彩的象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VI設計中,了解和研究色彩在不同地域的象征意義,對于色彩語言的運用和表達是非常有幫助的。設計師在VI設計中可以充分運用色彩的象征性和表現力,將所希望表達的色彩語言和視覺信息準確地傳遞給人們,使得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內含更為合理地展現。在不同的地區,相同顏色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古代中國,黃色象征權力和高貴,最明亮的黃色作為皇帝的專用色彩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羅馬,黃色也是作為帝王的顏色而受到尊重;在馬來西亞、蘇丹等國家黃色是王室家族色彩;黃色又是佛教的象征色,有一種超脫的情味。然而黃色在信奉基督教的歐美國家中,由于黃色是叛徒猶大的衣服色彩而被認為是卑劣的象征;在南美洲的巴西,黃色是表示絕望的顏色,在伊斯蘭教中,黃色是死神的象征;在中國和日本,黃色還表達一種不成熟的意思,如稱還未成年的女孩為“黃毛丫頭”,日本的新生嬰兒衣服使用黃色。黃色在交通信號中為停止行駛的信號,是安全的象征。綠色,在宇宙中是植物、樹林和湖泊的色彩。在大自然的色彩中綠色約占50%,人的眼睛最適于綠色光。綠色是生命之色,是自然和生命力的象征,綠色充滿青春的活力。綠色還表達和平、安全和環保等意念。例如,世界性的“綠色和平組織”,交通安全信號的“綠燈”表達可以暢通行駛,無公害的環保類食品稱為“綠色食品”。在印度,綠色象征和平與希望;在伊斯蘭教國家中,由于這些國家地理位置因素,在茫茫的沙漠中看到綠色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綠色是最受歡迎的色彩。埃及把綠色作為國家顏色。正是因為這一點,可口可樂公司在進入中東地區的國家時將其標準色修改成了綠色。但在歐美西方國家,綠色含有嫉妒的意思。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色彩,是星空萬里、廣闊無際宇宙的象征色。藍色含有神秘感,還意味著幸福和希望。在基督教中,還把藍色作為到達天國的象征色彩。在葡萄牙君主時代,藍色和白色一起象征著君主國王;在瑞典,藍色和黃色代表國家,在古代中國藍色象征東方。由此可見,當設計師進行設計前,對其國家或者本國的地區差異的深入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說設計是情報的建筑,當設計師在掌握大量的設計對象的信息時,才能夠量體裁衣,作出更精確的合適的設計作品來。
三、VI設計的色彩要具有時代感
在視覺傳達環境中,基于人對色彩的生理機制、生活經驗、文化傳統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我們要學會利用色彩象征能使人們在形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企業理念、產品、服務產生印象與共鳴,在識別系統中能夠有效地區分與強調企業形象的差異與個性。作為一個設計作品而言,作品的色彩應具有現代感和時尚性,這樣不僅僅能體現企業的活力,而且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給受眾以美的感受。有時候大膽的用色,更能突出企業的個性和朝氣。醒目而富有現代氣息的標志色彩,能夠給人以享受,容易被人們識別記憶,從而能更好地起到宣傳作用。例如許多傳媒的VI設計,其標準彩豐富而鮮艷,運用多種色彩的搭配,更能體現現代文明給人們帶來的諸多精彩。所以,設計師們在用色時也需要能突破自我,沖破傳統用色的束縛,設計出更富時代感和潮流感的作品。
總之,在VI設計中,設計者要對設計作品中的色彩進行理性分析,以符合國家地區的民族習慣、符合人們對于色彩的正常的情感反應。同時也應注意色彩的發展流行狀態,從而設計出不僅能讓企業滿意并且更具人文關懷和時代感的VI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陳瀾.插圖的世界[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08月
[2]云雙慶編著.CI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5月
[3]周鈞.色彩設計與色彩心理[J].江蘇紡織,2009年3月
[4]/kns50/scdbsearch/cdbindex.aspx2010.9.6
[5]劉少輝,王長征編著.標志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
作者簡介:
vi設計畢業論文篇3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縮寫,有些理論還將之稱為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國內理論界將其翻譯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解釋為企業有意識、有計劃的將企業的各類特征向社會公眾傳播,使企業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起一個標準化、特色化、個性化的良好形象,以便公眾加以識別的一個操作系統。
相對現在行業領導者實施的CS(顧客滿意)等企業戰略來說,CI戰略更符合中小企業成長中的實際需要,因為無論從戰略本身的實施難度還是對企業軟件、硬件的要求,CI戰略在條件要求上都要相對低很多,可以說CI戰略是件“價廉物美的企業高級經營工具”。通過CI戰略的實施,中小企業在外部可以給社會公眾(包括最終產品消費者、普通消費者、投資者、供應合作商、產品經銷商、大眾媒介、政府等)一個具有發展前景、可信度高的現代標準化企業印象,快速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形成一個較為利于企業成長的外圍環境,這對于正在成長中的中小企業有為重要。
在企業內部,CI戰略可以促進企業形成統一的具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弱化中小企業創業初期形成的個人英雄主義和行為,強化團隊的協作氛圍,從而最終推動企業進入成熟成長階段。在市場上CI戰略可以提高產品品牌的知名度、識別率,便于營銷人員開展產品推廣、促銷等市場工作,降低有關制作費用并在市場上產生直接的經濟效應和宣傳效應。
CI戰略系統是由MI企業理念識別、BI企業行為識別、VI企業視覺識別三個識別模塊組成的。MI是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企業價值取向和文化觀念。BI主要指企業員工在企業內部、外部環境中所表現出的一種行為特征,外在主要表現為企業的經營行為特征。VI是指企業通過各類媒體如商標、品牌、廣告、包裝、標語、色彩、企業建筑等,向社會大眾傳達企業的特征。筆者認為,CI戰略從根本是講是企業為增強自我個性特征,以加強加深社會公眾對其良好印象的經營戰略。
正如許多經營營銷理論一樣,CI首先是被企業無意識實踐的,而后才逐步形成的標準化的戰略理論。CI最早在1914年被德國的AEG公司運用,主要是VI部分的商標。二戰后歐美企業發覺建立統一的企業視覺系統、有意識的塑造企業對外形象,對企業的成長十分重要,于是很多企業開始實施CI戰略。1956年美國國際商用計算機公司以公司文化和對外的形象為出發,為突出表現公司的科技尖端技術形象和追求,將公司的全稱縮寫為極副有時代感和品質感的深藍色字母“IBM”,這就是在現代代表時代、科技、智慧、服務的藍色科技巨人“IBM”。IBM的CI實施是CI戰略正式形成的重要標志。70年代現代飲料巨人可口可樂實施紅色飄帶的CI戰略。70年代日本企業開始引入CI并將CI中的MI、BI演義的有聲有色,為日本企業的快速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企業在90代開始正式實施CI,紅極一時的太陽神是CI戰略實施中的經典之作。
CI戰略對于不同的企業、企業中不同的人員來說,實施的重點、步驟也是不同的。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筆者認為從以下幾點進行CI實施。
首先,中小企業經營者對CI實施原則應有較為充分的認識。CI是建立在企業欲往現代化、標準化、持續成長方向發展,如果企業僅僅是為了生存的話,那CI戰略是不易實施的。CI戰略實施應遵循其長期性、個性化、整體化的內在原則。長期化是指企業如果要準備實施CI必須有堅持長期實施的思想。戰略本身就是全局、長期、策略的工作,并非一兩個月就可結束的事情,尤其是MI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個性化就是指企業在塑造形象中應結合企業的現在和發展方向,給公眾一個副有個性特征的企業印象,尤其避免VI視覺識別上的雷同和模仿。整體原則上是指CI實施包括BI、MI、VI,不能省略一方以免產生內外不一的、外秀中干的企業形象。
其次,中小企業不應對CI有“花拳繡腿”的看法。CI對于企業來說并非是簡單的“形象工程”,他對企業的內部管理效率、降低外部的市場營銷成本,都有直接的正面促進作用。就拿企業的宣傳單頁制作看,如果企業有VI識別系統,企業不僅可以快速的與廣告公司確定設計稿件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設計費用成本,并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營銷反應速度。
第三,中小企業在CI實施過程中應分階段、分重點、分人員的進行。在開始階段,企業在員工層重點實施CI中的BI部分,制定一些符合企業實際的行為制度讓員工的行為逐步向企業標準化靠近,如海爾在創業初期,其冰箱生產車間的墻上寫的是“嚴禁隨地大小便”而非現在的“日清日高、日事日畢”“零缺陷”等標語。在管理層面企業更多的是用MI來改變“個人英雄”,力求在管理層面逐步形成得到大家公識的企業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再如海爾創業初期,在管理層面前由當時的廠長張瑞敏砸毀了76臺冰箱,以喚起質量經營理念和企業生存意識。在CI實施中期階段,企業開始重點實施VI部分。VI部分主要由企業中執行層面人員來完成,而經營層仍重點在推進MI的形成。VI是企業形成個性特征、給社會公眾最直接的CI部分。VI要保持在較長的時間內不發生大的變化,所以對于VI一定要做到“生命力強”并符合企業的未來發展。現代很多企業將VI簡單的交給設計公司去做,沒有將公司和本行業的發展方向與設計公司進行充分溝通,而且經營層對VI大多只是用,好與不好做最后的斷定,少有真正的參與者,致使設計公司的設計不是短命就是雷同無個性。最后階段,對全員重點實施MI促進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的正式形成。
CI的實施過程其實遵循一個人的個性形成過程,既從人從意識出發,大腦意識指導日常行為,日常行為形成個人生活習慣,個人生活習慣產生個人個性或價值觀。
vi設計畢業論文篇4
美術學專業就業方向包括游戲公司、動畫公司、軟件公司、電影制作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教育機構、雜志社或出版社等單位。
美術學專業為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美術類實用專業的人才尤其供不應求,如大型國家工程、小區規劃、城市建設、標志性建筑、交通樞紐、產品設計、園林綠化工程;景觀設計、環境藝術、創意產業,甚至于影視、動漫、廣告、IT網頁、UI界面、多媒體藝術、舞臺、會展、VI形象、旅游產品等。畢業生就業形勢持續看好。
美術專業國畫和油畫專業稍微弱一些,畢業后主要從事設計工作或者任教,考研的也不少。學國畫和油畫的學生可以向實用美術方面發展,從事平面設計等方面的工作,因此也有比較廣闊的就業前景。
(來源:文章屋網 )
vi設計畢業論文篇5
可以看出,我國當前的藝術設計發展的方向和力度仍是非常明顯的,并且出現了很多值得稱贊的創新設計。不乏新穎、豐富,不乏精彩和膽識,還有想象力。
在VI設計的項目中,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太多的人把精力集中在標志圖形和字體上,忽略了標志最終的應用目的。在新的環境中,設計思路、風格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響而越來越開闊和豐富,同時在計算機軟件日益強化的功能的幫助下,一個單獨的標志圖形很容易取得強烈的效果。然而它的延伸部分卻得不到合理的關注和設計。這就像一個精美的茶杯,卻沒有一個合適的與之匹配的托盤。孤立的局部的靜止的設計是不完美的,正如我們不能將茶杯放在地板上。
一:輔助圖形的概念
輔助圖形也稱為輔助圖案或裝飾花邊,是VI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加標志等VI設計中其他要素在實際應用中的應用面,尤其在傳播媒介中可以豐富整體內容、強化企業形象。輔助圖形作為VI系統基礎要素中的一部分,目的是為有效地輔助視覺系統的應用,最大化地發揮圖形要素的使用價值,而且也使整體的視覺傳達系統更加嚴謹。
二:新的環境
國際文化的融入、當代思想觀念的改變、科技的發展、設計師的年輕化、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設計更加豐富多變的要求等等因素構成了當今一個全新的設計環境。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保留傳統的設計思路和方式的同時加強創新意識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新環境的影響同樣表現在VI設計中。被忽略的輔助圖形重新占據重要地位,而且,在延續了傳統的路線外,也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具有時代氣息。
三:輔助圖形的延伸應用
VI設計中輔助圖形的作用有以下三點:1、強化企業視覺識別系統的訴求力;2、增加了設計要素的適應性3、提高了視覺美感。輔助圖形的變化與發展不能脫離它的本質和這些基本功能,否則就是舍本求末。即便在新的環境下,輔助圖形的設計仍然是整套視覺識別設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融入整體才能成為企業對外宣傳的一個表達手段。不過在它的延伸產品中,就可以圍繞著核心進行千變萬化的設計了。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四:結合具體實例分析輔助圖形的延伸設計
一般來講,輔助圖形的設計可由兩個方面進行開發:一是以標志圖形的某些要素衍生變化作延伸性的表現;二是重新設計具有個性的視覺符號,再進行一定限度的延伸變化。二者都應該是根據某些造型元素提煉、加工完成的,目的在于從形式和內涵上能更好的與標志聯合,為視覺識別系統進行補充和深化。
在新的環境下,輔助圖形的延伸設計就有了更加多樣的發展路線。除了在視覺上的更新演變外,還融入了新的風格和特點。以下結合這些特點進行分類說明。
1.文化型
此類設計多是將輔助圖形作為代表一種文化的符號或元素加以引申應用,以表達某種文化情調。大多建立在傳統的或具有民族特色、風情的元素上加以改進。此時的輔助圖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脫離標志而獨立起到傳達、標識、寓意的作用,并突破如平鋪底紋等較為普遍的方式,轉而進行平面風格、形態層面上的應用設計。文化型的延伸設計更多的體現某種情結和精神,在內涵層面上追求更強的表現力。
2.插畫型
商業插畫本身即是為企業或產品傳遞商品信息,集藝術與商業的一種圖形或圖像的表現形式。此類設計將輔助圖形與插畫元素進行結合表現,利用繪畫的表現手法、創造性和藝術想象力,能夠達到更強烈的直觀感受和更具特色的風格。無論抽象的表達或具象的描摹,插畫方式帶來的造型上和色彩上的感受都更加飽滿和富有張力。
3.品牌型
在當今注重品牌包裝的形勢下,商家在與消費者接觸的各類場合,把產品的個性特征,以各種載體形式進行塑造和推廣。這將使輔助圖形的延伸設計面臨更深的層次和更寬的范圍,從產品、包裝到銷售終端和各類推廣物,從造型、色彩到材質、形態,形成一個對消費者由大到小的環境影響。這也正造就了品牌型延伸設計的特點:為了樹立品牌的形象,設計師必須營造一個能夠體現其格調、品質的“氛圍”,使消費者獲得一個全方位的“品牌文化”感受。也正因此,輔助圖形在應用方面,更注重全局的關注和細節的把握,令“品牌”貫穿于任何的位置和方向。
4.時尚型
與之對應的產品或品牌自然也是時下較為流行的,多受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所喜愛。此類vi設計中的輔助圖形可以與核心標志稍有偏離,而在輔助圖形的設計中大量融入時尚的圖形元素。這些元素的造型大多富有彈性和活力,色彩的采用上會比較鮮艷或清爽,甚至采用較為流行的卡通形象。不僅該類輔助圖形本身即具有較大的面積或較為復雜的結構,在與具體應用設計部分的結合中也會占用較大部分的版面。其宗旨即為創造一種新鮮朝氣的外延設計。
5.創意型
此類設計品(包括其他設計門類的創意設計)在近年的強勢發展與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技術的進步,媒介的豐富等內外因素息息相關。受眾需要并要求更多具有創意的設計品,這影響到設計的方方面面,因而在平面設計中也出現了針對創意思維的分支。特別是對于一些本身就新鮮、具備創意性質的行業機構,他們的創意理念僅僅表現于一個單獨的項目例如標志是完全不夠的,而在系統性的體現上就必須借助輔助圖形的結合。以凸顯創意為目的的輔助圖形不拘泥于常規形式,弱化內涵而注重外延,并且在一些規范和習慣性的設計方式上也可以打破進而獲取一些創意性的制作和組合。創意型的輔助圖形可以是異常抽象的,只有在延伸應用時體現設計者的令人驚奇的想法;也可以是具象的表達,通過對事物具有典型性的常態或具有代表性的非常態的細致描摹達到清晰表達的視覺效果;還可以是將生活中固有的或常見的設計元素通過解構、重組甚至改變性質等處理方式來表達創意。創意型的輔助圖形可以獨立或與標志等其他元素結合來產生跨越、驚奇、另類的設計。
6.趣味型
常見于一些適用卡通造型的行業內,輔助圖形與核心標志共同營造富有趣味的效果。這類輔助圖形不僅在造型上就要求具備趣味性,在延伸設計上通過平面和色彩構成、編排方式等手段創造出生動活潑的視覺感受。
vi設計畢業論文篇6
關鍵詞:軟件故障預測;貝葉斯信念網;軟件度量
1引言
當前關于軟件故障預測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軟件工程領域的某個方面,畢業論文如面向對象系統中利用各種度量屬性建立模型預測故障數和故障傾向,利用測試過程中用例的覆蓋率預測模塊故障,利用專家經驗建立專家知識庫預測故障等等.軟件故障的原因貫穿于軟件開發全過程,僅從一個方面來考察軟件故障是不充分的.近十幾年備受關注的貝葉斯網絡(BBNs)對于解決復雜系統不確定因素引起的故障具有很大的優勢,被認為是目前不確定知識表達和推理領域最有效的理論模型.本文提出基于BBNs的故障預測方法,綜合利用軟件開發過程信息預測軟件故障.
2軟件故障預測的研究現狀
預測故障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1)基于數量的技術,關注預測軟件系統中的故障數;碩士論文(2)基于分類的技術,關注于預測哪些子系統具有故障傾向.第一類已經有一些研究,但是開發一個有效的模型比較困難.第二類方法更成功一些.利用軟件度量來預測故障傾向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和研究內容,當前的預測模型涉及軟件設計度量,代碼度量和測試度量.軟件維護的歷史數據,例如軟件改變歷史[1]和過程質量數據[2]也被用于軟件故障預測.很多專家認為開發過程的質量是產品質量(這里默認是殘留故障密度)最好的預測器.AhmedE.Hassan等人提出利用啟發式規則預測軟件子系統故障傾向[3].還有文獻提出利用測試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如測試覆蓋率)來預測故障[2].
分析已有的故障預測模型,它們大多基于軟件開發過程中的某一個或幾個階段的數據,或者基于一種或者幾種度量,如軟件復雜性度量和測試度量.但顯而易見,影響軟件質量的關鍵因素不僅僅是其幾個度量.軟件故障與軟件開發全過程往往具有不確定的因果關聯關系,導致軟件故障的因素很多,單純從軟件開發過程的某個階段或基于幾種度量來預測軟件故障是不充分的.BBNs本身是一種不確定性因果關聯模型,具有強大的不確定性問題處理能力,能有效進行多源信息表達與融合.因此本文提出基于BBNs構建軟件故障預測模型,綜合利用軟件開發過程信息預測軟件故障.
3貝葉斯網絡
一個BBNs是一個有向無環圖,由代表變量的節點及連接這些節點的有向邊構成.節點代表隨機變量,可以是任何問題的抽象,醫學論文如問題復雜度,觀測現象,意見征詢等.節點間的有向邊代表了節點間的相互關聯關系.有向圖蘊涵了條件獨立性假設,用A(vi)表示非vi后代節點構成的任何節點集合,用∏(vi)表示vi的直接雙親節點集合,則P(vi|(A(vi)∪∏(vi)))=P(vi|∏(vi)).用條件概率表(conditionalprobabilitiestable,CPT)來描述點與點之間關聯,條件概率表可以用P(vi|∏(vi))來描述,它表達了節點同其父節點的相關關系———條件概率.沒有任何父節點的節點概率為其先驗概率.圖1用BBNs描述了一個簡單的關于軟件產品質量的例子[4],產品質量由管理能力和開發能力確定,表1為其CPT.BBNs對構造者的信念(專家知識和經驗)建模,基于這個模型它能夠提供精確的數學計算和預測.
4基于BBNs的軟件故障預測方法
將BBNs應用于軟件故障預測的步驟是:(1)確定變量及其順序;(2)建立BBNs結構;(3)確定BBNs的參數(CPT).本文從軟件開發過程來建立一個BBNs基本模型,并以此模型為基礎擴展節點.
4·1一個BBNs故障預測的基本模型
影響軟件項目風險的基本因素可分為兩組,一是與組織相關的因素,包括組織文化,管理經驗和能力以及過程成熟度.二是與項目相關的因素[4].影響軟件故障的基本因素可以描述為圖2的基本模型.方框是可以擴展的基點.“項目特征”和“驗證和確認”影響到軟件開發的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過程,軟件故障受開發過程的影響,這個模型涵蓋了軟件開發過程
4·2擴展的BBNs故障預測模型
我們用已探測的故障數,殘留故障數,職稱論文殘留故障密度和測試中故障密度四個節點來描述軟件故障,分別用“問題復雜度”,“設計功效”和“測試功效”節點描述需求分析,設計和測試過程.V&V[4]與問題復雜度,設計功效和測試功效三個變量關系緊密,因此本文去掉V&V節點,將這些描述V&V節點的變量(如測試覆蓋率,員工能力等)用來確定問題復雜度,設計功效和測試功效的參數.
本文采用如圖3所示的BBNs故障預測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解釋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覆蓋了軟件生命周期的規約,設計和編碼;第二個階段覆蓋了測試.設計規模和缺陷數節點為整數或者一個限定的范圍,故障密度為實數,其他節點有下面的狀態:很高,高,中等,低,很低.問題復雜度表示待開發問題集中內在的復雜度,這些問題是規約中離散的功能需求,問題復雜度和設計功效之間的不匹配將導致引入故障數和設計規模增大.測試階段在設計階段之后,實踐中實際分配的測試功效比所要求的少得多.測試功效和設計規模之間的不匹配將會影響已探測故障的數目,引入故障是其邊界條件.已探測故障和引入故障之差是殘留故障數.測試中故障密度是已探測故障和設計規模的函數(已探測故障/設計規模),同樣,殘留故障密度是殘留故障數/設計規模.這里的問題復雜度,設計功效和測試功效的粒度仍然較大,不利于確定其狀態,將其繼續擴展,建立相應子網來描述這些節點:(1)問題復雜度子網(圖4);(2)設計功效子網(圖5);(3)測試功效子網(圖6).
4·3確定BBNs參數
接下來的問題是確定變量狀態的概率和變量之間關系的強度.從對軟件開發過程的各種文檔記錄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確定性知識.對于不確定性知識,傳統的方法是根據專家經驗主觀確定.研究人員定義了大量軟件度量描述軟件質量[2,5,6],將這些研究與專家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確定BBNs參數.
4·4推理規則
采用應用最廣的隨機模擬采樣法(PearlsandGibbs算法).首先,為網絡上的節點做初始實例化,證據節點實例化為觀察值,非證據節點實例化為隨機值;然后,開始遍歷圖,對每一非證據節點Y,計算在其他節點給定值的情況下Y的后驗概率分布:
P(Y|WY)=αP(Y|Pa(Y))∏iP(si|Pa(si))
式中,WY表示除Y的節點集合,Si表示Y的第i個子女,工作總結為正規化因子,其余乘積項為條件概率.公式表明了本節點的概率僅與其父母節點,子節點及其子節點的父母節點有關;Pearl使用上式結果對節點進行采樣,結果作為Y的新實例化,反復進行,直到近似過程收斂(設進行了m次遍歷),這時查詢結果為:P(Y|e)=1m∑mi=1fi,fi為第i次遍歷Y的條件概率,e為證據向量的觀察值.
5仿真實驗
本文在AgenaRisk[7]系統中對該模型進行仿真實驗.實驗部分采用了AgenaRisk中關于軟件故障預測和軟件項目風險管理的數據.由于具體的項目數據難以收集,我們根據圖3所描述的簡化模型來做仿真實驗.在實驗中我們用軟件需求復雜性度量和軟件需求變更度量來描述問題復雜度[6].利用各種度量來描述設計功效,包括對象(模塊)之間的耦合數(耦合度量),不使用公共屬性的方法的個數(內聚度量),繼承樹的深度和繼承的平均深度(繼承度量)[5].用代碼覆蓋度量來描述測試功效,定義一個相應策略的測試有效率(testeffective-nessratio,TER),TER1是語句覆蓋的測試有效率,TER2是分支覆蓋的測試有效率,TER3是線性代碼順序和跳轉覆蓋測試有效率.我們設定的是一個中等規模的系統,嚴格按照軟件工程開發過程開發,花費了大量資源在設計和測試上,盡量減少耦合,增加內聚,TER1,TER2達到100%,TER3達到90%,因此可以判定設計功效為很高(概率為100%),測試功效很高(概率為100%),如圖7所示.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到設計規模較小,引入故障數較少(期望值為17.8),已探測故障密度相對較高,剩余故障數較小(期望值為6.6),這與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當我們將設計功效設置為較低時(概率為100%),如圖8所示,明顯設計規模變大,引入故障數增加(期望值為43.1),相應的剩余故障數增加(期望值13.0),已探測故障密度減少.表2是兩者的對比結果.在實驗中我們分別對問題復雜度,測試功效和設計功效賦值,以檢查模型對各種環境下的變化,其結果與實際較為符合,說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6結語
本文從軟件開發全生命周期來考察故障,給出了一個BBNs故障預測原型系統,并在AgenaRisk系統中對該模型進行仿真實驗.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到,BBNs能夠使用來自主觀和客觀的概率分布和不充分的數據預測軟件故障數.仿真實驗還只是基于一個簡化的模型,將實際項目數據應用于模型,探討建立完備網絡結構和確定節點狀態的方法,建立適應具體項目便于數據收集和確定節點狀態的網絡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ToddLGraves,AlanFKarr,JSMarron,HarveySiy.Predict-ingfaultincidenceusingsoftwarechangehistory[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2000,26(7):653-661.
[2]Fenton,NE,NeilM.Acritiqueofsoftwaredefectpredictionmodels[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1999,25(5):675-689.
[3]AhmedEHassan,RichardCHolt.Thetoptenlist:dynamicfaultprediction[A].Proceedingsofthe21st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Maintenance(ICSM’2005)[C].Bu-dapest,Hungary:IEEE,2005.263-272.
[4]Chin-FengFan,Yuan-ChangYu.BBN-basedsoftwareprojectriskmanagement[J].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04,73(2):193-203.
[5]MunsonJC,NikoraAP.Towardaquantifiabledefinitionofsoftwarefaults[A].Proceedingsof13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oftwareReliabilityEngineering(ISSRE2002)[C].Annapolis,MD,USA:IEEE,2002.388-395.
[6]王青,李明樹.基于SPC的軟件需求度量方法[J].計算機學報,2003,26(10):1312-1317.WangQing,LIMing-Shu.MeasurementofSoftwareRequire-mentBasedonSPC[J].ChineseJournalofComputers,2003,26(10):1312-1317.(inChinese)
vi設計畢業論文篇7
關鍵詞:省域經濟;財政分權;空間計量
作者簡介:王海南(1983-),女,遼寧海城人,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政府間財政關系問題研究;崔長彬(1982-),男,河北豐潤人,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縣域經濟和空間經濟研究。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12)03-0146-05收稿日期:2011-08-08
一、文獻綜述
合理的政府間財政關系,是事關一國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古今中外,各種政府間財政關系的調整均以集權和分權為核心展開,采取多樣的財政分權政策成為許多國家推動經濟及實現其他經濟目標的常規手段。就中國而言,經濟體制轉軌后,財政分權改革不斷深化,但在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對于財政分權改革是否以及如何促進經濟這一關鍵問題依然存在很多爭議。中國作為一個長期高度集權并依然處于體制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關系著下一步財政分權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分稅制改革之后,關于財政分權是否促進了經濟的爭論日趨激烈。喬寶云(2002)認為財政分權與經濟率之間存在二次函數關系,財政分權促進了經濟。張晏等(2006)認為財政分權與經濟的關系存在明顯的跨時差異, 1994年~2002年間顯著為正,而1986年~1993年則為負。周業安等(2008)認為財政分權與經濟之間是一次關系。溫嬌秀(2006)通過引進地區虛擬變量,證明了二者關系跨區差異的存在,認為東部地區財政分權經濟優勢優于西部地區。
出現分歧的原因一是所選衡量財政分權的指標不同,二是選擇的控制變量不同,三是選取的樣本存在差異,四是計量方法不同。這些差異導致了事實判定的現實困境,由于不能達成基本一致的結論,從而難以對政府間財政關系改革的實踐提供科學指導。
二、研究方法、模型構建與數據處理
(一) 研究方法
筆者以為,應以莫蘭指數分別對省域間經濟和財政分權度進行空間自相關檢驗,在證實的基礎上,應用地理加權回歸模型對各省份2000年~2009年財政分權對經濟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
1.莫蘭指數
莫蘭指數(Moran’s I)是進行空間自相關檢驗的常用統計量,用于發現不同區域變量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空間關聯性,是觀測值與其空間滯后之間的自相關系數。因此,Moran’s I的取值一般為-1至1,在給定的顯著性(由ZI值度量)水平下,I大于0表示正相關,即高、低觀測值分別集聚在一起,高低分離;I小于0表示負相關,高觀測值和低觀測值集聚在一起,高低混合。I的絕對值越大,相關性越強。當Moran’s I接近期望值時,不存在空間自相關,觀測值在空間上隨機排列。
Moran’s I和ZI的計算公式如下。
I=nS0gX′WXX′X (1)
ZI=I-E(I)VAR(I) (2)
其中,X是觀測值與其均值的離差向量(n×1),W是一個n×n的空間權重矩陣,矩陣元素為經標準化的觀察對象間的空間距離,S0是空間權重矩陣(W)的所有元素之和。
2.地理加權回歸
Fotheringham 等(1996)提出的地理加權回歸(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可以在空間上對每個觀測對象的參數進行估計,此時參數的估計值不再是利用全局信息獲得的假定常數,而是利用鄰近觀測對象的子樣本數據信息進行局域回歸估計而得到的、隨空間上局部地理位置變化而變化的變數,它更能反映經濟變量之間的空間依賴性。
對于如下全局回歸模型
yi=β0+∑kxik+εi (3)
地理加權回歸模型對傳統回歸框架進行了擴展,允許局部的系數估計,擴展后的模型如下。
yi=β0(ui,vi)+∑kβk(ui,vi)xik+εi (4)
其中(ui,vi)是第i個樣本點的空間坐標,βk(ui,vi)是連續函數βk(u,v)在i點的估計值。如果βk(u,v)在空間上保持不變,則(2)式退化為全局模型。
通過距離衰減系數對距離向量進行調整,構建權重函數賦予某樣本點臨近觀察值更高權重之后,利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地理加權模型參數進行估計,可得到
β^(ui,vi)=(xTW(ui,vi)x)-1xTW(ui,vi)Y (5)
其中,W是空間權重矩陣,它由第i個樣本點與其他所有樣本點之間的距離向量和帶寬決定。常用的空間權重函數為高斯函數
wij=exp[-(dij/b)2] (6)
其中,b是帶寬,dij是樣本點i和j的距離。
常用的帶寬b確定方法為Cleveland(1979)和Bowman(1984)提出的交叉確認(cross-validation)法:
CV=∑ni=1[yi-≠i(b)]2 (7)
其中y^≠i(b)是yi的擬合值。當CV達到最小值時,對應的b就是所求帶寬。不同的空間加權函數會得出不同帶寬,為了取得最優帶寬,Fotheringham等(2002)提出了AIC最小準則。
(二) 模型構建、數據來源與工具
1.實證模型
本文采用生產函數法。假定各省按標準Cobb-Douglas生產函數生產,即:
Y=AKαLβ (8)
其中A為技術系數,K為資本存量,L為勞動力。我們將上式取對數形式并擴展成控制了市場化率、城鎮化率和對外開放程度指標的方程,以分析財政分權對產出的影響。最后,結合地理加權模型,得到如下實證模型:
lnY(ui,vi)=C(ui,vi)+a1(ui,vi)lnK+a2(ui,vi)lnL+a3(ui,vi)MKL+a4(ui,vi)UL+a5(ui,vi)TL+a6(ui,vi)FD+a7(ui,vi)FD2+a8(ui,vi)FD3+ε(ui,vi)(9)
其中,(ui,vi)為各省經緯度,各變量含義及計算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變量定義說明Y地區生產總值2000年不變價格K固定資產存量2000年不變價格L勞動力總量年初年底從業人員平均數MKL市場化水平非國有經濟工業總產值比重UL城鎮化水平城鎮常住人口比重TL開放程度進出口總額與GDP之比FD財政分權度 人均省級財政支出在人均總財政支出中的比重
需要說明的是,在這里選用了地區生產總值的絕對值和財政分權的三次項進行回歸分析,以檢驗財政分權對經濟總量的影響是基于如下考慮:一是過度財政分權與經濟的關系存在爭論(王紹光,1997;殷德生,2004),如果過度財政分權不利于經濟,那么必然存在財政分權度的最優值,即財政分權與經濟呈曲線關系(喬寶云,2002),選用財政分權的三次關系對GDP(LN)的實際值進行解釋與選用二次關系對其增長率進行解釋具有一致性,而以地區生產總值為解釋變量能更為直觀的發現二者關系。二是如果過高的分權對經濟可能存在負向影響,那么過低的財政分權是否利于經濟是值得懷疑的,因為過低的財政分權度將導致降低中央政策解決問題的精準度,畢竟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難以忽視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一點在三次函數中能夠反映得更加直觀。三是不影響與最大經濟率對應的最優財政分權度的計算。四是在預回歸中,財政分權與經濟總量二次關系顯著的年份和省份均很少,在這里略去。
2.數據來源與工具
數據來源為《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0)。各省物質資本存量數據根據張軍等(2004)的方法進行測算,所得結果均已利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折算成2000年不變價格。各省經緯度數據來自于Google Earth。所有計算過程在MATLAB7.0上完成。
三、 實證分析
(一)空間相關性判斷
應用31省2000年~2009年數據計算各年度經濟總量(LN)的莫蘭指數,以檢驗各省經濟之間的空間相關性,結果如表2。
由上表可知,各省份GDP之間存在空間正相關關系,各年份數據均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GWR適用。
(二)結果分析
應用GWR對31省2000年~2009年財政分權與經濟之間關系進行分析,2009年的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①。
由表3可知, 21省的財政分權對省域經濟存在顯著影響,占總數的67.7%,其三次函數形狀為含有兩個拐點的倒“S”型。其他年份情況與此相同,這一結果和財政分權與經濟率之間的弧線關系是一致的。表4統計了2000年~2009年各年度財政分權對省域經濟影響的顯著數和比例。
可見,除2004年外,其余各年均有半數以上省份財政分權對省域經濟的影響可以用三次曲線來解釋。財政分權與省域經濟之間,存在隨財政分權度的上升經濟總量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關系。不同省份財政分權對經濟的影響,不僅因時間不同而產生迥異結果,還會因為空間位置不同而引起較大差異。財政分權對各省經濟影響的顯著性也存在較大差別,如表5所示。
在2000年~2009年期間,廣西連續10年表現出財政分權對經濟的顯著影響,8年以上的省份有12個,而低于5年(含)的省份有10個,最少的吉林僅僅表現出2年,很難確定這些省份的財政分權與經濟之間存在可置信關系。下面選擇顯著省份最多的2001年對顯著年數超過8(含)的11省份,通過計算其函數關系的一次、二次導數,計算并列出各省財政分權保證經濟總量增加的最低值、最高值和保證經濟速度最快的最優值,并將三值與實際值進行對比。由于各省份財政分權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均表現為倒“S”型,我們通過比較四值大小便可以確定當年財政分權對經濟的影響方向。我們以2001年為例進行展示,如表6所示:
表6 財政分權與經濟的關系衡量:2001
省份最低值最高值最優值實際值影響方向廣西0.6330.7630.6980.619-北京0.4900.9830.9630.900+內蒙0.5730.9240.8070.749+海南0.6150.7660.6900.687+陜西0.5970.7050.6510.680+甘肅0.6990.7260.7120.670-新疆0.5290.9570.7650.757+山西0.4730.9980.9920.662+湖南0.6110.7900.7010.592-四川0.6670.7220.6940.604-云南0.6410.9220.8210.720+
表7 11省財政分權對經濟率的作用方向與
年份:2000年~2009年
省份正向年份負向年份省份正向年份負向年份廣西37北京36內蒙36海南72陜西81甘肅45新疆44山西62湖南25四川35云南53
可見,各省財政分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有差異的,4省份表現出負向作用,7省份表現出正向作用,為了觀察這種影響是否具有持續性,我們將該11省份十年間財政分權對經濟的影響進行統計,如表7所示。各省財政分權與經濟的關系,在時間維度上均不具穩定性,而是隨時間變化,二者關系未表現出規律性,正向影響和負向影響的年份也表現出隨機性。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應用地理加權回歸方法對2000年~2009年中國省級財政分權與經濟的關系進行了空間計量經濟學檢驗。得到如下結論。
1.各省人均GDP顯著正向相關,傳統最小二乘法估計結果可能存在嚴重偏誤,應選用考慮相關性的空間計量經濟方法研究財政分權與經濟的關系。
2.大部分省份的經濟總量與財政分權表現了顯著的三次函數關系,這與經濟增長與財政分權存在二次關系的結論基本一致,但它不是一個普遍的結論,而是一個針對既定年份和既定省份的結果,因此這種關系的成立受到嚴格限制。OLS測算出的財政分權對經濟的影響是各省全局意義上的一種估計,其估計結果只能作為國家制定政策的一種基礎性判斷,不能直接應用于各省財政分權政策的制定,財政分權對省域經濟的影響,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和經驗。
3.不同年份表現出顯著關系的省份存在很大差別,最多的2001年有26省表現出顯著關系,而最少的2004年只有14省;同時,各省份表現出二者顯著關系的年份數也有很大差別,只有廣西在10年間均表現出這種關系,其他省份則只有部分年份表現出顯著性,最少的吉林只有2年表現出顯著性。因此,財政分權與省域經濟的關系不僅在東西部省份間存在差異,在東部或西部內部省份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因為財政分權對經濟的正負向影響在不同年份沒有規律可循而不可比。該結論與周業安等(2006)的觀點一致,一方面,分權可能會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會給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持續的經濟增長伴隨著政府誘致型波動,是導致財政分權對經濟增長影響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分權導致了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進而可能導致經濟增長不穩定,也使得財政分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缺乏一致性。
4.Breuss等(2004)認為的財政分權和經濟增長弧狀關系下的最優財政分權程度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從實證結果來看,部分省份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表現出明顯的倒“S”型,即不僅存在使經濟總量不變的財政分權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還存在一個保證經濟增長率最高的最優財政分權度。然而,各省最優分權度在不同年份之間都會發生變化,且幅度較大,最優分權度作為政策制定的指導意義不足。這是因為,財政分權的最優水平是根據數據所體現的歷史和現在的經濟環境決定的,經濟環境的變化會引起財政分權最優水平的變化(喬寶云,2002)。
綜合上述,OLS計算的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來自于全局意義上的估計,得到的結論是針對整體的,無法對省域經濟的實踐提供指導,省域經濟與財政分權的關系因經濟環境的變化而缺乏穩定性。當然,經濟與財政分權的關系需要更長時間數據的支持,其長期關系的成立也并非要求每一年均表現出顯著性和影響方向的一致性。從指導實踐的角度來看,只要這種關系在一個較長時期內的大部分時間表現出顯著性,即可根據財政分權的歷史水平進行經驗選擇。空間計量經濟學方法的運用,為這一研究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視角。通過未來年份數據的繼續積累,將可以看到更為明晰的財政分權與省域經濟的關系。
①10%水平下不顯著的結果沒有報告,報告結果未做1%、5%和10%水平的區分。其他年份數據因篇幅所限未予反映,感興趣的讀者可向作者索取。
參考文獻:
駱永民.2008.財政分權、空間溢出與經濟[J].財貿研究(3):66-72.
喬寶云.2002.增長與均等的取舍:中國財政分權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紹光.1997.健全的制度設計: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合作關系的關鍵[J].國際經濟評論(1):32-35.
溫嬌秀.2006.中國的財政分權與經濟:基于升級面板數據的實證[J].當代經濟科學(9):109-114.
殷德生.2004.最優財政分權與經濟[J].世界經濟(11):62-71.
張晏,龔六堂.2005.分稅制改革、財政分權與中國經濟[J].經濟學(季刊)(10):75-108.
張晏,夏紀軍,張文瑾.2010.自上而下的標尺競爭與省級政府公共支出溢出效應差異[J].浙江社會科學(12):20-26.
周業安,章泉.2008.財政分權、經濟和波動[J].管理世界(3):6-15.
BAICKER K.2005.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state spending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529-544.
BOWMAN A W. 1984.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cross-validation for the smoothing of density Estimates [J].Biometrika, 71:353-360.
BREUSS F ,ELLER M. 2004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here really a link?”, CESifo DICE Report[J]. Journal for Institutional Comparisons, (2):3-9.
DEVARAJAN S, VINAYA S, ZOU H. 1996.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7): 313-344.
FOTHERINGHAM A S , CHARLTON M E, BRUNSDON C. 1996 .The geography of parameter space: An investigation of spatial nonstationar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10(5):605-627.
(編校:少 卿)
A Spatial Econometrics Examin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WANG Hai-nan1, CUI Chang-bin2
(1.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2.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by analyzing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c statistics data from 2000 to 200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among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y. Although quadri-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s partly confirmed, it appears obvious difference both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different years,which results in frequent change of optimal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degree. For each province,more data is needed to conform reasonable rang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degree.
vi設計畢業論文篇8
一、加強辦公室領導班子建設
辦公室正副主任在工作中注重溝通,分工協作;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是一個團結奮進、富有戰斗力的領導班子,為辦公室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堅持廠務公開
在廠務公開方面,我們嚴格按照有關文件制度的要求,一方面,將辦公室分管的招待費用開支和通訊費用開支在一定場合、利用一定的形式進行公開,同時,充分利用辦公自動化,做好檔案記載;業務招待費開支在職代會上對全體職工代表進行公開和說明;通訊費用,嚴格按照廠部文件規定的標準,實行定額報銷,特殊情況由廠領導審批。另一方面,在辦公室內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凡涉及辦公室人員的考核、分配、工作量的調整,全部在部門會議上征求意見,公開內容并留下記載。
為切實加強費用管理,降低成本、節約開支,根據目前××高速公路全線維修和××至××新型空調列車開通的實際情況,經廠長辦公室討論通過,=月=日正式出臺了《關于加強出差及小汽車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我廠中層干部出差××一律搭乘火車或長途汽車,同時在駐××辦事處安排兩臺小車值班,負責接、送站及××市內公務活動。根據測算:小車在××與××之間往返一次,過路費和燃油消耗等開支需===多元,若加上車輛折舊和司機住宿等,總計支出近千元,單程時間約=小時。而乘坐火車臥鋪為==多元,硬座才==多元,單程時間約=小時。乘坐火車出差××,不僅節約了企業開支,而且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此外我們還出臺了《移動電話費用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對移動電話的費用管理。
三、加強員工隊伍建設
今年以來,我們繼續將加強員工隊伍建設作為加強辦公室內部管理的重點工作。重點加強了辦公室人員的思想教育、學習培訓和作風建設,著力于培養“四有”員工隊伍,提高辦公室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
=、加強思想教育和作風建設。今年=月,組織辦公室人員認真學習了集團公司辦公室暨外事工作會議精神,重點學習了集團公司總經部×××主任在會上所作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規范管理,提高效率,努力開創辦公室工作的新局面》的報告,要求辦公室人員增強五種意識(參謀意識、執行意識、大局意識、窗口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種能力”(輔助決策能力、推動政策落實的能力、綜合協調能力、公關能力、服務保障能力),此外在三月份又專門辦公室工作會議,××主任在會上對辦公室全體人員提出了“嚴謹、務實、準確、高效”的八字要求,辦公室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和改變。黨員同志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起到了表率作用,非黨員同志,在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今年有=人轉為正式黨員,=人被發展為預備黨員。
=、加大培訓力度。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大了對辦公室人員的培訓力度,分別組織檔案文秘人員參加了系統內組織的學習培訓,其中=人參加了省檔案局檔案知識培訓班,=人參加了全國秘書職業資格鑒定培訓和考試,=人完成了雙證mba的學業,通過了畢業答辯,=人參加了執業律師年度培訓,=人參加了集團公司舉辦的中青干部培訓班。
四、逐步推廣集團公司vi視覺識別系統
vi視覺識別系統體現著一個企業統一的精神面貌和法人人格,是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針對目前vi推廣工作發現的問題,=月=日,再次重申了關于規范使用國電vi標識的要求,并分別于=月份和==月份在全廠范圍內,開展了兩次vi推廣大檢查,目前國電vi標識已逐漸為廣大干部員工所熟悉,并能正確應用,為廣大干部員工所熟悉,為塑造集團公司統一社會形象、增強集團公司凝聚力作出了貢獻,受到了集團公司有關領導的好評。
五、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辦公室現有正式黨員=人,在這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通過學習先進,自我剖析,開展交心談心活動,不僅對三個黨員自身存在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今后改進的方向和具體措施都有了清醒認識,而且通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了全體辦公室人員的黨性修養,增強了宗旨意識、服務意識,綜合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明顯得到增強。同時認真落實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制定了廠辦公室====年度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實施細則,多次在辦公室會議上要求全體辦公室人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不斷強化辦公室人員的廉潔自律和遵紀守法意識,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這次自查,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加強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為更好完成全年工作任務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同時自查中也暴露出我們對政治學習記錄重視不夠,未對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狀況進行定期分析研究等問題。雖然存在工作繁忙、事務繁多等客觀原因,但更多的應該是主觀上還不夠重視,值得我們去反思、去改進。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1-3389.htmlvi設計畢業論文范文8篇
相關文章:
暑期社會實踐日記12-23
家長會對家長的歡迎詞11-30
押韻霸氣班級口號11-24
壓歲錢調查報告10-24
陽光的勵志語錄55條02-06
勵志發朋友圈的精美句子08-02
真誠的早安心語朋友圈07-20
大學職業規劃07-07
高考倒計時100天勵志演講稿10-11
最新喜迎元旦作文01-13
假如我可以重生為題目的作文07-29
與詩為友作文07-23
高中英語演講稿07-23
高中畢業出國讀大學要什么條件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