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3]。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4]。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5],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6]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7]。
可憐樓上月徘徊[8],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9]。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10]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11]。
昨夜閑潭[12]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13]。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14]。
【注釋】
[1]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
[2]芳甸: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3]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汀(tīng):水邊平地,小洲。
[4]纖塵:微細(xì)的灰塵。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象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5]窮已:窮盡。
[6]窮已:窮盡。
[7]扁舟子:指飄蕩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
[8]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離人:此處指思婦。
[9]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搗衣砧(zhēn):搗衣石、捶布石。
[10]月華:月光。
[11]文:同“紋”。
[12]閑潭:幽靜的水潭。
[13]碣石:山名。瀟湘:水名。一北一南,暗指路途遙遠(yuǎn),相聚無望。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yuǎn)。
[14]乘月:趁著月光。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作者】
張若虛(660~720年),字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唐代詩人。張若虛生平事跡不詳,按照《舊唐書》的記載,他曾經(jīng)擔(dān)任過兗州兵曹的職務(wù)。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7年),張若虛與、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人以文辭優(yōu)美著稱于世。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稱“吳中四士”。的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為其代表作。這首千古名篇沿用了樂府詩的舊題目,卻一掃陳隋宮體詩的頹唐與艷麗,通過描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表現(xiàn)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詩語言清新優(yōu)美,給人以清靈空明、自然脫俗的閱讀感受。
【賞析】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張若虛在唐代詩壇并不太有名氣,但這首《春江花月夜》卻被聞一多先生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唐詩雜論》),被世人稱為“孤篇蓋全唐”,一舉奠定了張若虛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不朽地位。
這首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細(xì)致、形象而有層次地描繪相思離別之苦,詞清語麗,韻調(diào)幽美,初步洗脫了六朝宮體詩的脂粉氣息。
全首詩以美麗、和諧的語言,通俗的文句,歌頌富于哲理的大自然。中間夾敘閨情別緒,增加了哀怨纏綿的感情,突破了哲理詩的枯燥。詩人又善于反復(fù)變化,造成了詭譎恢奇的波瀾,增加了詩的藝術(shù)感染力,因而成為千古名篇。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個字來寫,重點就是“月”。從月開始,以月收結(jié)。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詩人首先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恬靜、明凈的畫卷:一個春風(fēng)輕拂的月夜,詩人獨佇江邊,看到滔滔江水奔向天際,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輪明月在潮水中出現(xiàn)。江面上彌漫著一片波光,皎潔的月光照在開滿花兒的林子上就像是閃爍著晶瑩的雪珠。空中好像有銀白色的霜在暗暗地流動,白天看起來很白的沙石在這銀色的月光下也看不見了,江天一色,沒有一絲雜色。看到這樣的美景,不禁觸發(fā)了詩人對宇宙的思考。人生短暫,人類一代代繁衍下去,只有那月亮還像原來一樣皎潔,溫柔。詩人感到月亮也是有生命的,它年年月月每到夜晚就會出現(xiàn)是不是在等待什么人呢?
詩人從眼前的景象超脫到無限的宇宙與人生的思考上來,但是并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因為人生是有限的,怎比得上那年年歲歲一個樣的月亮呢。在一番感慨之后詩人的思緒又回落到人世中來,在這樣美好的月夜里,不知道有多少離人思婦沉浸在相思當(dāng)中。游子乘舟遠(yuǎn)行,留給岸上送別人的是長長的牽掛和無限的惆悵。此刻無論是天涯的游子還是閨中的思婦肯定都在凝望著這明月,思念著遠(yuǎn)方的那一位。游子看著令人憐愛的月亮在天空中慢慢移動,便期望它能夠照到佳人的梳妝臺上。思念就像那玉戶簾中的月光一樣,怎么也卷不起來。詩人突發(fā)奇想,希望自己能跟隨著月光回到佳人的身邊。詩人很快便從這浪漫的幻想中脫身而出,兩人阻隔太遠(yuǎn),便是有鴻雁和魚龍來送信也送不到。詩人的思緒再一次回到現(xiàn)實,想起自己和那位佳人還是像碣石和瀟湘二江一樣天各一方。
在詩中不難看到“江”和“月”這兩個意象被反復(fù)拓展,不斷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樹這紛繁的意象,和著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復(fù)雜的光與色,并通過與春、夜、花、人的巧妙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幅色美情濃而迷離跌宕的春江夜月圖。詩中貫穿著一種強(qiáng)烈的宇宙意識,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來拓展境界。時間上追溯宇宙的起源,從而引發(fā)對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感慨;空間上利用想象幻化了詩人與佳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希望自己能跟隨著月光回到佳人身旁。這樣就極大地豐富了詩歌思想的深度,拓展了情感表現(xiàn)的空間。
詩人入手就以細(xì)膩的筆觸,描繪了格外幽美恬靜的春江花月夜,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前八句,由大到小,由遠(yuǎn)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面對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詩人神思飛揚,探索著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奧秘。“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里,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和絕望,而是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種欣慰,表現(xiàn)了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回蕩著初唐時代的強(qiáng)音。
這是一首千年以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的杰作。聞一多先生認(rèn)為“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瀆褻”。全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kuò)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jié)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深遠(yuǎn)的意境,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著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淡雅清幽的水墨畫卷。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1994.html《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相關(guān)文章:
亞冬會口號簡短精辟11-16
哲理的人生語句170條02-06
數(shù)控專業(yè)自我鑒定07-07
安全生產(chǎn)管理協(xié)議書11-24
中學(xué)生的保證書11-19
為福利院募捐的策劃書10-18
學(xué)生軍訓(xùn)心得模板08-16
可愛又調(diào)皮的小蝸牛優(yōu)秀作文400字01-07
我的課余生活原創(chuàng)作文12-10
行政公文寫作基礎(chǔ)知識10-30
打動人心的歌詞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