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古文閱讀及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試題,試題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劍古文閱讀及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刻舟求劍古文閱讀及答案 1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選自《呂氏春秋》)
問題: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是吾劍之所從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求劍者來到了你的身邊,你會對他說什么呢?根據寓言的寓意用四字短語完成下面填空。
我會對他說:“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你不應該墨守成規、____________________,而應該隨機應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2.
(1)這是我劍掉下水的地方;
(2)船停了,從剛才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
3.前一橫線可填:固執己見、不知變通、因循守舊……后一橫線:見機行事、隨機應變……(符合要求,意對即可)
刻舟求劍古文閱讀及答案 2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選自《呂氏春秋》)
1、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翻譯: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到水中,他急忙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2、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翻譯: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答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就像楚人,船在移動而劍沒有移動,他卻用刻舟的方法找劍,這是一種僵化、不懂得變通的做法。
4、楚人在水中找劍的結果會怎樣?為什么?
答案:楚人找不到劍。因為船在前行,而劍沉入水底后就靜止不動了。劍和船的相對位置已經改變,他按照在船上刻的.記號下水找劍,是找不到的,因為記號與劍的實際位置已經不一致了。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6-3596.html刻舟求劍古文閱讀及答案
相關文章:
北師版三年級上冊數學第6單元去游樂園教案01-10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原文及賞析08-23
治愈系晚安微信問候語10-05
商場員工年終總結10-23
學校遲到檢討書11-09
賭博檢討書范本08-15
岳飛傳讀后感09-20
父母的愛話題作文02-19
《把時間當朋友》讀書筆記11-22
描寫景的作文10-12
圍繞中心意思寫甜800字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