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作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敘事作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掌握敘事作文的寫作技巧。
2、把握好寫敘事作文的三個部分。
教學重點
1、對敘事作文中“六要素”的詳略進行合理的取舍。
2、如何寫好作文中的“經過”部分。
課前準備
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中有深刻教育意義的事,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敘事作文的寫作技巧。
2、把握好寫敘事作文的三個部分。
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教師做簡要說明。
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主要是以敘事作文為主。但敘事作文,同學們往往寫成了“流水賬”,沒有新意,不感人。那么,如何使得每一篇作文都能達到有具體內容,主題明確,并且豐富生動呢?重點是“六要素”的取舍與詳略。
這節課,我們重點解決這個問題。
二、引導學生以作文“六要素”為主要內容進行分析
1、時間:要寫具體,寫明確。(如“那是一個美麗的早晨……”)(簡寫)
2、地點:要寫具體。(如“海灘上”、“小山上拾柴火”等)(簡寫)
3、人物:要描寫人物,要對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行深入刻畫,通過語言、通過動作、通過表情等方面進行描寫。
安排人物時不宜過多,能夠為作文中心服務的要進行重點描寫,其他人物在描寫上不必過多過細,否則會沖淡主題。
這里以田恒同學的作文為例,引導學生分析和掌握人物描寫的特點。
人物是敘事作文中描寫的關鍵。如人物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要讓學生明白。人物是敘事作文的靈魂,事才是作文的中心內容,人為事服務,事為人做鋪墊,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起因:要具體寫,要言簡意賅,屬于略寫部分。
這里一定要指導學生,敘事作文的起因一定要寫的簡潔,以小為主。起因寫的太大、太廣反而讓作文的主題無法突出,人物不好安排。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寧挖一口井,不開一條河”的道理,口開得越大越不好寫。
這里以湯清文同學的《童年趣事》為例來分析。
5、經過:這是敘事作文中最細的部分,是詳寫部分。是小作者最需要思考、琢磨的地方。
啟發學生自己說一件事,盡量說得詳細一些。(教師要邊聽邊指導,提醒學生盡量說自己的事。)
課件出示范文《給小雞接生》
同年“傻”事:怎么給小雞“接生”?引導學生一層一層去學習作文中的“六要素”。
尤其作文的經過,要仔細研讀,如何體現詳寫之特點。
“小雞出來了,我真高興!”這里你是否能加上一些能表達出“高興”的語言或動作描寫?
“小雞出生用時太長”,自然過渡到給小雞“接生”的“妙招”上來。
從“我搬小凳子”到“磕破蛋殼”到“取出小雞”到“母雞向我沖來”再到“傻孩子,小雞一定要到時間才能出來!”這些都是細節描寫,有人物對話,有事情經過。每一個環節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都寫得非常具體。
此文的另一個特點是分層描寫。分層描寫的好處是能夠把作文的情節寫得詳細周到,具體生動。
6、結果
結果要引導學生以最簡單的語言、最能點出中心思想的詞句寫出來,以此表達個人要抒發的感情或是一個道理。
如《給小雞接生》一文事情的結果就是小雞“耷拉著頭,快要死了”,從而揭示“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道理。
三、作文中“三個部分”的重要性
作文中的“三個部分”就是開頭、經過和結尾。一般的,小學生的習作都能將三個部分寫得很清楚,但要引導學生從“鳳頭”→“牛肚”→“虎尾”去思考文章的構思、內容的取舍。
“鳳頭”,顧名思義,就是要寫得華麗美妙。
“牛肚”,主要指事情的經過,要把經過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分層、分節地進行描寫。
“虎尾”主要是有力,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能點明主題,使人一目了然。
學生分享自己作文中的好結尾。
四、以湯清文同學的《童年趣事》為例進行系統分析
五、小組互評作文
注意按照敘事作文“六要素”和三個重要部分分別進行點評,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如果有明顯不當之處,可以學老師的樣子修改一下,或在文后標注,讓本人修改。
六、布置作業
課后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然后把改好的習作讀給同桌聽。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40-25176.html敘事作文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烏鎮說明文12-14
描寫月亮景色的段落130段11-19
誠實守信的200字作文10-05
朱自清《春》讀書筆記09-07
優秀員工萬能頒獎詞11-09
中學生入團申請07-25
孩子開學發朋友圈的句子02-12
人生哲理的文章09-20
銷售頂崗實習報告08-17
大暑的問候語07-27
小學生中華魂讀書節活動總結08-16
企業員工的感謝信07-16
運動健兒的加油稿01-03
面試邀請函寫作詳細介紹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