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345 【文章標識碼】B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5-0136-01
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產生這樣那樣的感受和體會,把它寫成文章就叫讀后感.就體裁而言,讀后感屬于議論文范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因為文章所議論的問題是由“讀”的內容所引發的.受到“讀”的內容所制約。指導學生寫好讀后感,可以促進學生總結鑒賞能力,對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如何指導寫好讀后感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扣“讀”寫“感”,“感”要集中
因為讀后感的“感’是從“讀”引發出來的,所以我們寫“感”時,必須緊扣“讀”,要在讀上下功夫,為求把握的側重點積肥不同,如所讀為記敘文,則必須弄清主要人物和事物,中心思想和表現手法;如議論文,則要了解作者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對于所讀材料中的一些反復閱讀,細加揣摩,只有讀懂原文,才能把握中心,寫出對自己對別人都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看一扁,就匆匆寫讀后感,則是寫不好讀后感的。 因此“讀”是“感”的前提和基礎,是寫好一篇讀后的關鍵。
在“讀”的基礎上寫“感”,“感”必須要集中。
我們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感想往往是多方面,但在有限的篇幅內把所有的感受全部寫出來,那樣的讀后感就什么都說不透,猶如蜻蜒點水,泛泛而談,不易深入,顯得膚淺,與其面面俱到,倒不如抓住原作中的精華,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著力揮灑于寫得充實而深入。
如閱讀下列材料寫一篇讀后感:
“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凡爾納出師不利,處女作連被15家再版商退了回來,他正想一把火燒掉,多虧妻子勸說鼓勵,才把稿子送給第16家出版商,成功了!凡爾納人從此名聲越來越大,但是,他說:“使我感動的卻是妻子的勸說。”
上面這段話,可以梳理出四個方面的“感點”(一)患難之中識知己㈡成功在于最后晴次的努力㈢失敗后不氣餒是成功的基礎㈣失敗時的鼓勵比成功的恭維更加重要。我們在寫讀后感時,只要抓住其中的一兩個“感點’來寫即可。如果在一篇文章中, 四個觀點面面俱到,那么這樣的“感’’就顯得有點“散’,不利于中心的突出,因此讀后感的“感”務必集中。
二、聯系實際,“感”要具體
讀后感要議得具體、充實、透徹還必須聯系實際,那些無關痛癢的空泛議論則是寫讀后感這大忌。聯系實際可從兩方面引導。
首先,聯系個人實際。讀書有所得,應該見之于行動,剛讀先一篇文章或一一書被文章里人或事所感動,往往并不一定馬上就去干點什么,往往用作品中的人物、事跡、觀點來衡量自己的言和行。對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來說,聯系實際主要是聯系自己和周圍同學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在聯系自己實際時,切忌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把聯系實際寫成檢計書和決心書,這是對聯系實際的曲解。
聯系實際還包含聯系社會現實,由于人是在社會中生活,“讀”所萌生的思想也不可能脫離社會實際,只有聯系現實社會,才能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若以《讀(濫竽充數)有感》為題寫讀后感,如只談不學無術的人沒有好下場的放,那么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是通用的,這樣寫就沒有時代特色,如果我們將寓言與今天的社會現實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從三百多人與南郭先生朝夕相處明知南郭先生是個冒牌貨,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有意無意地保護他,這不正反映現實生活中地方保護主義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庇護嗎?像這樣聯系社會現實寫出的讀后感才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三、開拓思路,“感”出新意
感想人人有,但有深淺這分,新俗之分.如果閱讀時浮光掠影,思考時鸚鵡學舌,就很容易停留在作品表面,而如果細讀深思,在別人感想不到的地方,你卻情有獨“感”,則可為讀后感平添不少新意。
近日筆者曾于報端見過這樣一篇讀后感,題為《為東施叫好!》文章大致觀點如下:
其一: 東施有自知之明,看問題客觀,很清楚自己丑西施美,不導以丑為美,不思進取;其二:她不甘于丑,力圖改變丑,而且學有榜樣,高標準嚴要求,最丑的人向最美的人看齊;其::她不導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而是敢想敢做的實踐家。其四:最可貴的是她百折不撓的韌勁,緊跟西施,在人們一片嘲諷聲中大踏步向前走支,我們當前的改革開放也必須從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開始,也離不開模仿,也很可能走彎路,也免不了有人冷潮熱諷,我們是多么需要這種東施效顰的精神。
這篇讀后感,一反常人觀點,反彈琵琶,不僅密切聯系現寡而且立意新穎,可謂推陳出新的范例。
四、以“議”為主,敘議結合
讀后感在結構的安排上,不外兩種夾敘夾議。一種是先敘后議,一種是夾敘夾議。
先敘后議,是指先“讀”后“感”,文章的開頭,要對所讀的文章作簡明扼要的引述,或介紹全文中心,或講述文中某一人事,或引述文中某一論點等等。總之,要讓讀者知道你“讀”的是什么,“感”的由來,寫“讀”以后,緊跟著就要引出自己的“感”作為文章的中心,然后對所瀆的某一方面內容作闡述,聯系實際進行分析,最后再照應所讀的內容收尾,做到首尾呼應。
夾敘夾議,是一邊引述讀的內容,一邊寫讀的感想,以讀的過程為綱,寫下讀的過程中的感受。也可以從幾個方面圍繞最深刻的感受引述材料,逐層加深寫出讀后的感想.最后收束全文。
無論采用哪種寫法,都必須以“議”為主,“敘’為輔,“讀”“感”相扣,防止讀后感寫作中出現有“讀”無“感”,以敘代議,或“讀”“感”相半,平分秋色的現象。另外定“感”還真誠,要言出田衷,有理有情,如果9頭上說“讀了此文我激動不已,心情如大海波濤久久能平靜”而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內容,那就是裝腔作勢之感,令讀者生厭。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2048.html淺談讀后感的寫作
相關文章:
法制宣傳心得體會11-18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08-20
描寫風的優美段落摘抄150段12-05
對媽媽說四年級作文11-23
描寫清潔工的作文10-19
小學三年級我和我的老師作文09-20
文科350分的二本大學有哪些12-16
江蘇省三本院校有什么10-23
八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學反思12-28
《鐘山即事》翻譯及賞析09-13
畜牧產品銷售口號10-18
優美的早安QQ問候語38條01-21
戀愛語錄01-07
調離工作崗位感言08-08
師范生頂崗實習報告03-26
公司行政部門工作計劃01-30
延遲交貨道歉信11-19
臨時用工合同協議書07-20